內容概況:作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的患病人數高達2.45億,占據了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的絕大多數。外周動脈疾病的患病人數為4530萬,是僅次于高血壓的心血管疾病。外周動脈疾病主要影響的是除心臟和顱內血管以外的其他動脈,特別是下肢動脈。這些動脈的狹窄或閉塞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進而影響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是下肢的供血。腦卒中(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的患病人數為1300萬,是僅次于高血壓和外周動脈疾病的心血管疾病。同時,冠心病的患病人數為1139萬,其中心肌梗死的患病人數也占有一定比例。此外,心衰、肺原性心臟病、房顫、風心病、先心病等,這些疾病的患病人數也分別達到數百萬不等。
關鍵詞:中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情況、中國城鄉心血管病死亡率變化情況、全球心血管疾病負擔可歸因的危險因素排名
一、中國心血管疾病患病情況
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等權威資料推算,我國心血管病的現患人數已達3.3億。這一數字表明,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對國民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在心血管病的總體患病人數中,各類疾病的患病人數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作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的患病人數高達2.45億,占據了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的絕大多數。外周動脈疾病的患病人數為4530萬,是僅次于高血壓的心血管疾病。外周動脈疾病主要影響的是除心臟和顱內血管以外的其他動脈,特別是下肢動脈。這些動脈的狹窄或閉塞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進而影響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是下肢的供血。腦卒中(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的患病人數為1300萬,是僅次于高血壓和外周動脈疾病的心血管疾病。同時,冠心病的患病人數為1139萬,其中心肌梗死的患病人數也占有一定比例。此外,心衰、肺原性心臟病、房顫、風心病、先心病等,這些疾病的患病人數也分別達到數百萬不等。
從2000年到2021年,中國城鄉居民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盡管醫療水平有所提升,但心血管病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從2009年起超過并持續高于城市。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高脂肪、高蛋白、高鹽、高糖的飲食攝入增加,同時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導致心血管疾病高發的重要因素。此外,農村地區的煙酒消費量也在逐年上升,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特別是男性居民,吸煙率普遍較高,進一步加劇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相比城市,農村地區的健康宣教工作相對滯后,居民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和預防意識普遍較低。這導致很多農村居民在出現心血管疾病癥狀時不能及時就醫,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2021年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為364.16/10萬,其中心臟病死亡率為188.58/10萬,腦血管病死亡率為175.58/10萬;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為305.39/10萬,其中心臟病死亡率為165.37/10萬,腦血管病死亡率為140.02/10萬。
慢性病是中國城鄉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總死因的84.22%。其中,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感染及呼吸系統疾病等是主要的死因。心血管疾病是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其死亡率遠高于其他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位居各類疾病之首,2021年分別占農村和城市死因的48.98%和47.35%。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往往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發展過程可能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在這個過程中,患者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或者即使有癥狀也容易被忽視或誤診,從而導致病情惡化。同時,吸煙、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高鹽、高脂、高糖飲食)、缺乏運動、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這些因素在人群中廣泛存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此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這些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且往往與心血管疾病相互關聯,形成惡性循環。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疾病用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全球心血管疾病負擔可歸因的危險因素眾多,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的信息,排名前五(TOP5)的危險因素有高收縮壓、飲食風險LDL-C水平高、環境顆粒物污染、吸煙。高收縮壓是心血管疾病過早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2021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1080萬(95%CI: 915-1210萬),總體死亡中的1130萬(959-1270萬)可歸因于高收縮壓,特別是與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死亡密切相關。同時,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飲食風險因素包括攝入不足(如水果、蔬菜、豆類、全谷物、堅果和種子、牛奶、纖維、鈣、ω-3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或攝入過度(如紅肉、加工肉類、含糖飲料、反式脂肪酸和鈉)。2021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658萬(227-952萬)、總體死亡中的800萬(303-1180萬)可歸因于飲食風險因素。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最密切相關的標志物之一。2021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381萬(217-542萬)可歸因于LDL-C水平升高。2021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475萬(376-558萬)、總體死亡中的854萬(735-971萬)可歸因于空氣污染。對于全球90%以上的人口而言,PM2.5水平仍然高于WHO空氣質量指南中的標準。此外,吸煙是心血管死亡的第五大原因。2021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301萬(124-496萬)、總體死亡中的761萬(350-1170萬)可歸因于吸煙。
近年來,中國心血管藥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成為醫藥市場的重要支柱之一。隨著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患者基數的增加,以及公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心血管藥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我國心血管藥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908億元上漲至2022年的2312億元。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發展,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推動了心血管藥市場的快速增長。同時,公眾健康意識的提高促使更多患者尋求并接受規范的藥物治療,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擴展。
二、預防心血管病的措施
1、改善生活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步驟之一。首先,戒煙是首要任務,因為吸煙會直接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并顯著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對于已經吸煙的人群,應盡早制定戒煙計劃,并尋求專業幫助以成功戒煙。同時,限制酒精攝入也至關重要,過量飲酒會損害心臟健康,因此應遵守推薦的飲酒量限制。此外,保持規律的體育活動對于心血管健康同樣重要。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不僅有助于維持健康的體重,還能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2、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同樣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一環。首先,減少鹽分攝入是關鍵,因為高鹽飲食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和外賣食品,這些食品往往含有較高的鹽分。相反,應多選擇新鮮食材,自己烹飪,以控制鹽分的攝入量。其次,均衡膳食也是保護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這意味著要攝入多樣化的食物,包括全谷物、蔬菜、水果、健康脂肪和蛋白質來源。全谷物富含纖維,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對心臟健康有益;而健康脂肪,如橄欖油、魚油和堅果中的脂肪,則有助于維持正常的心臟功能。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疾病用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心血管疾病用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心血管疾病用藥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七章,包含心血管疾病用藥行業研究進展分析,心血管疾病用藥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中國心血管疾病用藥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