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超硬材料及制品是指硬度特別高的材料及其制品。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此之前,金剛石鋸片等超硬材料及制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八十年代全國各地興起了大批以生產小直徑金剛石鋸片為主的生產企業,九十年代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一個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完整工業體系,包括配套的原材料供應體系、設備供應體系、輔助材料體系和市場體系,已經能夠生產出基本滿足各行業發展所需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每年還有大量產品出口,尤其在中低端產品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2024年8月,商務部發布《關于對銻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其中提出對銻、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旨在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這對于超硬材料相關產品出口來說,意味著在出口時將會受到較為嚴格且復雜的監管,短期內產品出口將受到限制、出口成本將有所上升;而從長期來看,出口管制政策將有助于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有助于優化出口結構,提升出口效益等。
關鍵詞: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鏈、市場規模、超硬刀具、出口量
一、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概述
?超硬材料及制品是指硬度特別高的材料及其制品。超硬材料可分為天然以及人造兩種,前者主要包括天然的鉆石(金剛石)、黑鉆石,后者則包括聚合鉆石納米棒(ADNR)、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CVDD),以及研究較多的多晶立方氮化硼(PCBN)等。利用超硬材料制作而成的產品,憑借“超硬”這一特點已在工業中已經獲得廣泛應用,不僅解決了用傳統工具無法加工或難以加工的難題,還明顯提高了傳統加工效率,明顯降低消耗及廢物排放。目前,相關產品主要包括鋸切工具、 磨具、切削刀具、鉆探工具、修整工具、拉絲模具、其他工具及不同的功能元器件。
二、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上游是指石墨、六方氮化硼、觸媒、葉臘石粉、白云石粉等原材料。中游是指超硬材料及制品的生產制造,在這一環節,企業需要具備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以確保超硬材料及制品的性能和質量。目前,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的制備技術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部分企業的產品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下游是指行業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機械、冶金、地質、石油、煤炭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三、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發展現狀
超硬材料,以其卓越的硬度、耐磨性和熱穩定性,在切削工具、磨具磨料、地質勘探、半導體加工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制造業升級、科技創新加速以及新材料產業的蓬勃發展,超硬材料行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3.29%外,2017-2023年中國超硬材料行業市場規模整體處于上升趨勢,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約50億元,同比上升7.02%。
超硬刀具是指以天然或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作為關鍵工作部位、由超硬材料部分起加工作用的工具。目前,工業超硬刀具材料主要分為人造金剛石和人造立方氮化硼兩類。超硬刀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耐熱性、良好的導熱性、工藝性以及較低的摩擦系數的特點。隨著近年來“以車代磨”“以銑代磨”“高速切削”等加工新概念的出現,超硬刀具在我國刀具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市場規模穩定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超硬刀具行業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53.62億元增長到58.01億元,估計2023年我國超硬刀具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3.12億元左右。
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此之前,金剛石鋸片等超硬材料及制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八十年代全國各地興起了大批以生產小直徑金剛石鋸片為主的生產企業,九十年代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一個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完整工業體系,包括配套的原材料供應體系、設備供應體系、輔助材料體系和市場體系,已經能夠生產出基本滿足各行業發展所需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每年還有大量產品出口,尤其在中低端產品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據統計,2024年1月至6月,我國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8.19萬噸,同比上漲11.33%;出口額10.18億美元,同比下跌1.90%;出口單價12.42美元/千克,同比下跌11.89%。從商品分類來看,11產品出口量上升、2產品出口量下降;10產品出口額上升、3產品出口額下降。
2024年8月,商務部發布《關于對銻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其中提出對銻、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旨在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這對于超硬材料相關產品出口來說,意味著在出口時將會受到較為嚴格且復雜的監管,短期內產品出口將受到限制、出口成本將有所上升;而從長期來看,出口管制政策將有助于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有助于優化出口結構,提升出口效益等。
四、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競爭格局
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差異化的特點。全球市場上,參與者眾多,包括國際知名的大型企業、國內領先的科技企業以及眾多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市場渠道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共同推動著超硬材料行業的進步。目前,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相關企業包括中南鉆石、豫金剛石、黃河旋風、四方達、博深股份、江鉆股份等。
黃河旋風是全球質量最穩定的、品種最齊全的超硬材料制造商,全國超硬材料行業第一家上市的民營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工業金剛石、培育鉆石、砂輪、刀具、鉆頭、鋸片等,主要應用于金剛石工具制造、珠寶首飾、陶瓷加工、勘探開采等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憑借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優異的產品質量獲得了客戶和市場的認可,銷售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在國內企業中位居前列,形成了較強的品牌效應。從企業經營業績來看,2019年-2023年黃河旋風營業收入整體處于下降趨勢,2023年降至15.75億元;歸母凈利潤雖有升有降,但也處于下降狀態,2023年虧損7.98億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主營業務超硬材料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低迷,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4.51%至3.28億元;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下降568.59%。
五、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發展趨勢
國家政策推動行業發展
超硬材料及制品基于其優異的性能,已在民用方面成為超精密加工、高速高效加工和綠色環保加工的不二選擇,廣泛應用于高檔數控機床、芯片制造、汽車制造、光伏新能源、油氣鉆探、生物醫藥等重點國民經濟領域。近年來,為推動行業發展,國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2023年發布的《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中,提到支持重點地區發揮骨干企業作用,協同發展超硬材料等優勢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這將有利于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形成集群優勢,進一步推動行業創新發展。未來,隨著超硬材料及制品的不斷應用,相關政策有望繼續出臺,為行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復合超硬材料及制品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金剛石與立方氮化硼復合而成的超硬材料制品,相較于傳統磨料磨具,展現出結合強度高、成型優異及使用壽命長久的獨特優勢。隨著中高速、高速乃至超精密切割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磨料工具逐漸力不從心,難以滿足現代生產的高標準需求。在此背景下,國內機械加工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工業4.0、國家智能制造戰略等政策的深入實施,進一步推動了“以CBN(立方氮化硼)替代剛玉系列,以金剛石(DIAMOND)替代碳化硅(C)”的行業變革趨勢。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共九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超硬材料及制品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