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食材配送行業作為一種服務行業,滿足不同客戶對于食材需求的安全優質化、定制化和時效性的要求,對于促進農業和物流等行業發展以及滿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食材配送市場持續增長,呈現出繁榮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食材配送市場規模達1.72萬億元,同比增長率達13.62%,高于同時間段全國食材流通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率。
關鍵詞:食材配送產業鏈;食材配送市場規模;食材消費市場規模;同城配送服務市場
一、行業概述
食材配送是一種專業的商業服務形式,指專業的服務型食材供應鏈企業向學校、醫院、飯店、旅館、餐飲生產工廠,以及其他需要食材配送服務的企業機構和家庭個人用戶輸送食品加工原料的過程,這是餐飲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之一。食材配送行業服務分類方式繁多,按食材種類的不同劃分,可大致分為糧油類(含調味品)配送、生鮮肉類配送、冷凍食品配送、蔬菜類(含干貨、鮮活水產品和禽蛋、豆制品)產品配送等幾大類別;按配送服務范圍不同劃分,可大致分為跨城配送及同城/同區域配送服務兩大類;等。
食材配送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農產品種植/養殖業,即蔬菜、水果、肉類、水產等四大類生鮮食材的種植、生產及初加工環節,這是食材配送行業發展的基礎。產業鏈中游為服務型食材供應鏈企業,即為下游需求者提供食材配送服務的經營商。該環節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較大投資,例如配送分揀車間、食品倉庫、冷藏冷凍庫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冷鏈車等基礎運輸設備的購置,以保證食材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的各個環節中始終保持規定的低溫環境,保證食材的新鮮度和安全性。產業鏈下游為食材配送服務需求方,包括家庭消費者、餐飲生產企業、團餐公司、超市商超、學校、飯店、醫院等。食材配送服務逐漸普及,為下游客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食材采購方式。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食材配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二、行業現狀分析
食材配送行業作為一種服務行業,滿足不同客戶對于食材需求的安全優質化、定制化和時效性的要求,對于促進農業和物流等行業發展以及滿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食材配送市場持續增長,呈現出繁榮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食材配送市場規模達1.72萬億元,同比增長率達13.62%,高于同時間段全國食材流通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率。主要原因在于,隨著居民生活消費水平提高,食材新鮮度成為餐飲者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主要關注點,疊加各類面向C端用戶的線上生鮮配送服務平臺的大量涌現,為國內食材配送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
從市場競爭格局分析,目前我國食材配送行業參與者從專業的食材配送公司,逐漸拓展至淘菜菜、美團優選、京東到家等即時零售平臺,以及盒馬等生鮮品牌服務商。以京東到家為例,京東到家是京東旗下同城業務品牌,依托京東App、京東到家App及小程序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城市生活服務,服務內容涵蓋同城零售、到店服務、家政便民、社區團購、同城配送等。該平臺有效實現了線上流量導流至線下門店,將原本割裂的線上線下兩套營銷體系打通融合,帶動線下門店的銷售,為O2O渠道帶來新的營銷增長引擎,而這是傳統電商平臺觸達不到的。此外,新的流量導入,京東到家也能夠助力品牌商觸達傳統線下渠道相對缺失的年輕客群,通過社群等承接,還可沉淀為商家、品牌的私域流量和數字用戶資產。
整體來來看,目前這些即時零售平臺及生鮮品牌服務商已憑借龐大的年輕人消費流量,逐漸在食材配送市場中嶄露頭角,與專業食材配送服務商形成了多元化競爭格局,促使國內食材配送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
三、行業需求市場分析
餐飲業是食材配送服務的主要需求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餐飲業全年收入總額達52890億元,同比增長20.4%,較2019年復合增長3.15%。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發展,我國居民生活質量水平日益提升,全國餐飲業即使受到不可因素劇烈影響,仍然呈現出整體增長態勢。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2023年,我國食材消費市場規模已達9.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1%。其中,零售食材消費規模達7.25萬億元,同比增長7.66%;餐飲食材消費規模達2.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45%。隨著國內餐飲消費持續恢復,帶動餐飲食材消費的快速增長,全國居民食材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為食品配送行業發展帶來強有力支持。
隨著國家城鎮化進程推進,以及市場主力消費軍逐漸轉向九零、零零后,城鎮同城配送服務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從細分市場分析,目前我國同城配送行業收入主要來源于餐飲外賣收入,所占比例高達70%。但值得注意的是,受近兩年經濟增速變緩影響,我國城鎮同城配送服務中的生鮮蔬果配送服務需求呈現日益增長態勢,其2023年整體市場規模已較2022年增長了17.65%,且越來越多線下商超、線上電商平臺都在開拓面向家庭消費者的生鮮食材配送服務市場。這意味著,未來國內同城食材配送市場規模將呈現日益增長趨勢,不斷助力我國食材配送行業發展。
除居民食材消費量增長驅動外,更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對于“吃得好”“吃得健康”也更加注重了。特別是,當下有越來越多消費者已經開始不滿足于終端的“明廚亮灶”,而對食材產地、流通過程、保鮮時間、營養搭配等等,都提出了更多期待,這也將成為食材配送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驅動力,持續刺激國內食材配送行業發展。
四、行業發展趨勢
1、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我國食材配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2023年我國食材消費市場規模達到9.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1%。其中,餐飲食材消費規模達到2.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45%;零售食材消費規模達到7.25萬億元,同比增長7.66%。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國內食材配送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特別是隨著消費者對食材品質和新鮮度的要求不斷提高,對食材配送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我國食材配送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大,年增長率也或將有一定程度提升。
2、產業加速智能化轉型升級
在產業智能化自動化升級趨勢推動下,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智能分揀機等智能設備正在加速應用至食材配送市場。通過應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食材配送企業可以實時監控食材的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確保食材的品質和安全。此外,冷鏈物流技術的提升也將確保食材在配送過程中的新鮮度和品質,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要求。因此,在未來市場競爭中,食材配送企業在業務智能化升級方面的投入將不斷增多,食材配送行業將保持高質量發展。
3、企業品牌建設投入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增長,食材配送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未來食材配送企業將更加注重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即通過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和品牌形象,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食材配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食材配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食材配送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食材配送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食材配送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