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險意識的增強,個人對人身保險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產品受到了廣泛關注。中國人身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在過去幾年中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我國人身保險保費收入除2021年較2020年下降0.01萬億元之外,我國人身保險保費收入整體呈上漲趨勢。2023年我國人身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76萬億元,同比增長9.9%。國家陸續發布政策鼓勵人身險行業多元化發展,豐富人身險市場的產品供給,我國人身保險需求將逐步釋放,保費規模還將繼續上漲。壽險是人身保險業務增長的主力軍。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壽險保費收入達到27646億元,同比增長12.75%。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為9035億元,同比增長4.41%。意外傷害保險保費收入為959億元,同比減少10.62%。未來,我國人身保險行業風險管理和合規意識將不斷提升、行業數字化轉型將不斷加速、人身保險產品持續創新。
關鍵詞:人身保險、壽險、健康險、意外傷害險
一、人身保險行業定義及分類
人身保險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按照保單約定向保險人繳納保險費,當被保險人在合同期限內發生死亡、傷殘、疾病等保險事故或達到人身保險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由保險人依照合同約定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按保險責任分類,人身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傷害保險、健康保險三種。其中,人壽險是最主要的人身保險,我國人壽險保費收入占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的70%以上。人壽保險又可分為死亡保險、生存保險、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等,健康保險則又可分為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護理保險等。
二、人身保險行業產業鏈
人身保險產業鏈的上游行業主要包括金融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產業鏈中游則為人身保險行業,人身保險行業重點企業主要有中國人壽、新華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以及人保壽險等企業。產業鏈下游則主要為個人投保人和企業投保人。上游行業中的金融業為人身保險行業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這些資金有助于保險公司進行產品開發、市場推廣、客戶服務等各個環節的運作,從而促進了人身保險行業的整體發展。上游中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人身保險行業提供了技術支持。這些技術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數據分析、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有助于保險公司更好地開發、設計和創新保險產品,提高產品定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優化客戶體驗,提升運營效率。產業鏈下游的個人和企業投保人是人身保險產品的最終消費者。下游需求直接決定了人身保險市場的規模和發展方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居民保險意識的提高,下游市場對人身保險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人身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中國人身保險行業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近年來,我國政府推出許多相關政策促進人身保險行業的發展,如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發揮普惠型人身保險保障民生作用。積極發展面向老年人、農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殘疾人等群體的普惠型人身保險業務,擴大覆蓋面。通過積極發展面向老年人、農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和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的普惠型人身保險業務,可以有效擴大保險市場的需求基礎,特別是在傳統保險服務較少觸及的區域和人群中增加保險產品的滲透率。鼓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和面向縣域居民的健康險業務,有助于豐富健康保險產品供給,滿足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同時也為保險公司提供新的增長點和利潤來源。一系列政策的頒發與實施,有助于推動我國人身保險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四、中國人身保險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政府推動保險行業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保險產品創新,這些都為人身保險市場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險意識的增強,個人對人身保險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產品受到了廣泛關注。中國人身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在過去幾年中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我國人身保險保費收入除2021年較2020年下降0.01萬億元之外,我國人身保險保費收入整體呈上漲趨勢。2023年我國人身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76萬億元,同比增長9.9%。國家陸續發布政策鼓勵人身險行業多元化發展,豐富人身險市場的產品供給,我國人身保險需求將逐步釋放,保費規模還將繼續上漲。
近年來,中國人身保險賠付支出持續增長。例如,2023年人身險賠付支出已達9712億元,同比增長25.67%,這一數字較2022年的7728億元有了顯著提升。這表明人身保險在保障民生、履行保險責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人身保險賠付支出主要包括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等險種的賠付。其中,壽險和健康險是賠付支出的主要部分。從賠付原因來看,健康險中的重疾賠付和醫療險賠付是主要的賠付項目。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診療技術的發展,重大疾病的治療和康復費用不斷上升,導致重疾險賠付金額顯著增加。同時,醫療險的賠付件數也居高不下,反映出人們對醫療保障的迫切需求。隨著保險市場的不斷發展和人們保險意識的提高,中國人身保險賠付支出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特別是在健康保障領域,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加和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健康險的賠付支出有望進一步增加。
中國人身保險的賠付率是指人身保險公司在一定時期內支付的賠付總額與同期收集的原保險保費收入之間的比率。這個比率可以用來衡量保險公司履行合同承諾的程度以及行業的風險水平。近年來,隨著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公眾風險意識的增強,人身保險的賠付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在疫情后的恢復階段,由于民眾活動增加,意外和疾病相關的就醫量也隨之增加,進一步推動了賠付率的增長。我國人身保險賠付率較2022年的23%上漲至2023年的27%。隨著保險行業的不斷發展和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預計中國人身保險的賠付率將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且合理的水平。
根據公開發布的信息,人身保險行業在近年來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態勢。特別是隨著居民風險意識的提高和保險需求的增加,人身保險各險種的保費收入均有所增長。壽險是人身保險業務增長的主力軍。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壽險保費收入達到27646億元,同比增長12.75%。健康險保費收入次于壽險的保費收入,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醫療費用的上升,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健康險成為中國保險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023年,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為9035億元,同比增長4.41%。健康險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醫療保障需求的增加。此外還有意外傷害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保費收入先升后降,2022年之前增長穩定,2022年后保費收入下降。2023年,意外傷害保險保費收入為959億元,同比減少10.62%。隨著消費者風險意識的提高,他們可能更加關注其他類型的保險產品,如壽險、健康險等,這些產品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從而影響了意外險的保費收入。
五、中國人身保險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風險管理和合規意識提升
隨著保險行業的不斷發展,風險管理和合規意識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未來,中國人身保險行業將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完善風險評估、預警和應對機制,確保公司穩健運營。同時,合規意識也將得到全面提升,保險公司將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加強內部合規管理,防范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通過加強風險管理和合規意識,保險公司將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行業形象,促進健康發展。
2、數字化轉型加速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人身保險行業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保險公司將加大在數字技術方面的投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數字化轉型還將推動保險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和精準營銷,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同時,數字化手段也將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提高理賠效率和準確性。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將為人身保險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競爭優勢。
3、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是保險行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未來,中國人身保險行業將繼續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的保險產品。在產品創新過程中,保險公司將注重與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相關領域的深度融合,開發具有綜合保障功能的保險產品。同時,保險公司還將關注新興風險領域,如網絡安全、氣候變化等,推出相應的保險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通過不斷創新產品,保險公司將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4-2030年中國人身保險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人身保險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4-2030年中國人身保險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2024-2030年期間中國人身保險業投資策略,人身保險投資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