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包括交通、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的建設,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載力顯著增強,進一步促進了人口向城市的聚集。疊加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為城鎮化提供了強大動力。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推動了城鎮化率的提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持續增加,在一線、新一線等重點城市中,越來越多的新市民及青年人群體,因購房能力、工作穩定程度、個人留居意愿、置業意愿等因素,大多數選擇通過“租房”來解決居住問題,房租租賃市場需求日益擴大。截至2023年底,我國房屋租賃市場規模約為3.0萬億元,同比增長2.38%。
關鍵詞:房屋租賃、住宅租賃、商業用房、市場規模
一、房屋租賃行業概述
房屋租賃指由房屋的所有者或經營者將其所有或經營的房屋交給房屋的消費者使用,房屋消費者通過定期交付一定數額的租金,取得房屋的占有和使用權利的行為。房屋租賃是房屋使用價值零星出售的一種商品流通方式。房屋租賃期限超過六個月雙方當事人必須簽訂書面合同。房屋租賃合同中應包括以下方面的主要條款:出租房屋的范圍、面積;房屋租賃的期限、用途;租金的數額及交付時間;房屋修繕的責任、轉租以及違約責任等等。
房屋租賃按所有權的性質可分為公有房屋的租賃和私有房屋的租賃;按房屋的使用用途,房屋租賃分為住宅用房的租賃和非住宅用房的租賃,其中,非住宅用房的租賃包括辦公用房和生產經營用房的租賃。
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實行的是福利性質的公房租賃制度,城鎮職工的住房只需向單位繳納極少的象征性的租金。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之后,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逐漸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由于建設資金匱乏和維護不足,公房供給日益短缺并成為嚴重的民生問題。198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全國基本建設工作會議匯報提綱》,住宅商品化政策正式實施,住房體制改革的大幕也由此拉開。1995年,《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42號)出臺,為住房租賃市場的交易和管理建立了基本的法律規范框架。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為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1998年7月,國務院頒布《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國發[1998]23號),明確要求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培育和規范住房交易市場。福利分配的公房租賃制度自此終結,住房市場化全面起步。直至2014年,我國房屋租賃市場始終以廉租房和公租房為重點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
2015-2020年,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流動人口規模的擴大,我國住房租賃市場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持續上漲的房價讓購買住房的門檻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只能通過租賃住房以解決居住需求。這一階段,住房租賃市場開始受到國家重視,相關政策加快出臺,“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逐步確立。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確定為2021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并首次提出“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此后,全國住房和城鄉工作會議、《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都重點提出聚焦解決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難題。202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了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強調加快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重點解決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難題,并在土地、金融、財稅等多個領域給予強力政策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進一步提速。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房屋租賃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
二、房屋租賃產業鏈
房屋租賃產業鏈上游主要涉及房地產開發商、裝修公司、家電、物業管理等,主要負責提供租賃房源、家用設備以及房屋維修保養,確保房屋的安全和舒適。中游為房屋租賃服務。目前,我國房屋租賃市場主要被大型房地產企業以及中介服務機構占據。其中,大型房地產企業承包地產開發和房源銷售等業務,其依托自身業務優勢向下拓展,布局房屋租賃事業,迅速搶占市場;而房屋租賃中介機構主要面向個人房東,通過收集房源信息、發布租賃廣告、提供帶看服務等方式,幫助房東和租客實現對接,從而在房屋租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產業鏈下游主要包括個人租客、企業租客以及機構租客。
三、房屋租賃市場現狀
近年來,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包括交通、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的建設,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載力顯著增強,進一步促進了人口向城市的聚集。疊加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為城鎮化提供了強大動力。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推動了城鎮化率的提升。截至2023年底,我國城鎮人口達9.33億人,城鎮化率為66.16%。未來,依托政府高度重視新型城鎮化工作,明確提出以人為核心、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及城鎮化率有望持續攀升。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持續增加,在一線、新一線等重點城市中,越來越多的新市民及青年人群體,因購房能力、工作穩定程度、個人留居意愿、置業意愿等因素,大多數選擇通過“租房”來解決居住問題。根據發布的《2023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租房人口已近2.6億人。在長租成為城市居住常態的同時,新市民及青年人群體的住房消費理念也在悄然發生新變化。在住房租賃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及“租購并舉”等一系列政策的推進下,新一代租客正在更加理性地衡量“租”與“購”之間的長遠關系,更多青年人選擇以“租”代“購”滿足對“家”的需求,房租租賃市場需求日益擴大。
中國房屋租賃市場在政策引導下自2015年開啟了快速發展模式,在“積極培育經營房屋租賃的機構、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其持有房源向社會出租”的政策號召之下,房屋租賃企業機構化、規?;l展成為趨勢,并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房屋租賃市場的規模擴充。近年來,受宏觀經濟運行承壓、居民收入預期下行、保租房入市供應等因素影響,國內重點城市住宅平均租金均呈現出較大幅度的下跌,盡管2023年以來經濟恢復常態化運行,市場需求持續釋放,但我國房屋租賃市場整體增速仍不及預期。截至2023年底,我國房屋租賃市場規模約為3.0萬億元,同比增長2.38%。
目前我國房屋租賃市場可細分為住房租賃、寫字樓租賃、廠房租賃以及倉儲租賃等。其中住房租賃市場是中國房屋租賃市場的最大組成部分,在整個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受到城市化進程加速、人口流動增加以及年輕一代購房觀念轉變等因素的驅動,住房租賃市場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場關注。2023年,我國住房租賃市場規模約為2.02萬億元,占房租租賃市場的67%。同時,伴隨著宏觀經濟環境不斷改善、企業擴張需求持續擴大、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疊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推動,以及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寫字樓租賃、廠房租賃等商用房屋租賃市場也呈現出一定的增長態勢。
四、房屋租賃發展趨勢研判
目前,我國房屋租賃市場已進入調整期。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續加強租賃市場的金融支持,通過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金融機構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等方式,增加市場化和保障性租賃房源的有效供應。另一方面,政策發力構建“保障+市場”的住房供應體系,旨在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加速落地,將進一步提升租賃市場的供給質量。未來,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逐漸加大,流動人口租賃需求持續支撐,住房租賃市場將迎來蓬勃發展期。同時,我國重點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不斷增強,這些城市的住房租賃市場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且隨著家庭戶規模逐漸小型化,小戶型住房需求將有所增加。此外,綠色建筑、智能化辦公、智慧倉儲等新興產業的興起,推動我國房屋租賃市場多元化發展,包括租賃產品類型的多樣化、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等,也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穩定驅動力。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房屋租賃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房屋租賃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房屋租賃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房屋租賃行業投資前景,2025-2031年中國房屋租賃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