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2022年,我國軍用直升機保有量從2016年的809架增長至913架,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56.57%縮小至47.09%,2022年通用和民用直升機保有量從2016年的621架增長至1026架(含教練機),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43.43%擴大至52.91%;預計2023年我國軍用直升機保有量市場份額為46.72%左右,民用直升機市場份額約為53.28%左右。
關鍵詞:直升機市場規模、直升機市場競爭格局、直升機行業發展前景
一、直升機行業定義及分類
直升機是一種能夠垂直升降、懸停以及以傾斜的方式飛行的飛行器。與傳統的固定翼飛機不同,直升機通過旋翼的旋轉產生升力,并且具有獨特的垂直起降能力。
直升機根據用途可以分為通用直升機、軍用直升機、醫療救護直升機;根據旋翼配置可以分為、單旋翼直升機、雙旋翼直升機、共軸雙旋翼直升機;根據發動機類型可以分為活塞引擎直升機、渦輪引擎直升機;根據設計特點可以分為輕型直升機中型直升機、、重型直升機;根據駕駛方式可以分為單發直升機、雙發直升機。
二、全球直升機行業分析
武裝直升機作為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作戰工具,受到全球軍事力量的廣泛應用。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武裝直升機保有量為19946架,較2020年減少322架;2022年全球武裝直升機保有量增至20093架,較2021年增加147架。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民用直升機交付量為932架,其中活塞直升機194架,渦輪直升機738架。2022年全球民用直升機交付金額4519.2百萬美元,其中活塞直升機交付金額80.8百萬美元,渦輪直升機交付金額4438.4百萬美元。
三、國內直升機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直升機研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攻克了多項核心技術,并逐漸走到了世界前列,我國直升機發展已經進入井噴時代。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我國直升機保有量從2016年的1430架增長至1939架,預計2023年我國直升機保有量有望達到1980架。
直升機在民用和軍用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我國直升機在軍用市場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為中國軍隊提供各種類型的直升機,包括運輸、攻擊和偵察型號。隨著我國民航和民用航空需求的增長,我國直升機制造商也可能在民用市場上尋求機會,提供用于運輸、旅游、醫療救援等領域的直升機產品。2022年,我國軍用直升機保有量從2016年的809架增長至913架,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56.57%縮小至47.09%,2022年通用和民用直升機保有量從2016年的621架增長至1026架(含教練機),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43.43%擴大至52.91%;預計2023年我國軍用直升機保有量市場份額為46.72%左右,民用直升機市場份額約為53.28%左右。
從民用直升機區域分布來看,2022年我國華北直升機市場占比25.60%;華東直升機市場占比22.87%;中南直升機市場占比28.67%;西南直升機市場占比7.88%;東北直升機市場占比9.41%;西北直升機市場占比5.58%。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直升機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四、直升機行業產業鏈
1、直升機行業產業鏈結構
直升機行業的產業鏈按照直升機生產制造順序,直升機產業鏈可分為原材料、零部件、子系統、整機以及維修檢測五部分。其中子系統包括動力系統、飛行設備、傳動系統、通信導航系統以及旋翼系統等。上游原材料包括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等;零部件包括發動機、葉片、尾槳、機身、艙門、旋翼等。中游為機載系統,包括航電系統、機電系統;下游為直升機的整機制造、航空維修、航空租賃;下游是應用領域,可以廣泛的應用在運輸、巡邏、旅游、救護等多個領域;終端是應用領域,直升機在民用和軍用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包括運輸、救援、醫療緊急救援、警務、軍事作戰等。
2、直升機行業產業鏈上游-復合材料
軍用、民用和輕型直升機均大量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直升機復合材料用量已達到結構重量的40%-60%。航空復合材料的優勢包括高強度、低密度、優異的抗腐蝕性能和設計的靈活性。它們被廣泛應用于航空器的結構部件,如機身、機翼、尾翼等,以提高飛機的性能、降低燃料消耗,并滿足輕量化和高強度的要求。借助于國產大飛機項目的成功,中國航空航天產業高速擴張,2022年中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制品規模增長至601.13億元,其中:碳纖維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為283.25億元;陶瓷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為30.05億元;金屬及其他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為524.05億元。預計到2023年我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市場規模為696.86億元,其中:碳纖維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增長至354.49億元;陶瓷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為11.79億元;金屬及其他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為330.58億元。
3、直升機行業產業鏈下游-旅游
直升機的懸停特性,讓游客能夠更好地欣賞風景。直升機為旅游業提供游覽飛行服務,給旅游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據統計,2022年國內旅游總人次32.46億人,比上年同期減少7.16億人;旅游收入為2.04萬億元,較2021年減少0.88萬億元。預計2023年旅游總人次有望增長至54.07億人,旅游收入有望增長至5.2萬億元
五、直升機行業進口貿易
中國直升機的進口貿易通常涉及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和采購。中國可能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各類直升機,包括軍用和民用型號。據統計,2022年我國直升機進口量為46架,同比2021年減少33架,進口金額為2.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33%。
從進口單價來看,2016年我國直升機進口單價238.5萬美元/架,2018年、2019年直升機進口單價分別為203.0萬美元/架、292.9萬美元/架,2020年為257.3萬美元/架,2021年以來,我國直升機進口單價連續三年上漲,截止2023年11月,我國直升機進口單價為687.2萬美元/架。
六、直升機行業競爭格局
1、主要企業
長期以來,由于基礎薄弱、低空空域管制嚴格等原因,我國直升機裝備尚處于起步階段,機隊規模較小,大量市場份額被歐美制造商搶占。與世界水平相比,我國目前直升機擁有量和應用程度都很低,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市場。世界直升機技術來源于歐美,我國一直以來都在學習和跟蹤歐美先進的直升機技術。近年來,我國直升機技術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直升機技術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論證一代、研制一代、生產一代的良好發展勢頭。國產直升機“大家庭”不斷壯大,國內一些科研機構和大學在直升機技術創新和研發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機構與制造商合作,推動技術的進步。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直升機制造商也逐漸嶄露頭角。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的直升機制造分支和中國航空工業直升機公司(CAH),以及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等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逐漸增強。
2、中航科工
中航科工是中國最具規模的直升機制造商,產品涵蓋1噸、2噸、4噸、7噸及13噸級等各系列直升機,包括直8、直9、直11等系列(含AC系列);同時和世界知名航空企業合作研制生產多種機型。2022年中航科工營業額為712.43億港幣,2023年上半年中航科工營業額為443.31億港幣。
七、直升機行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政府的政策支持可能在直升機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市場推廣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政策的引導促進產業創新和競爭力提升。當前,直升機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各種突發性應急事件要求全社會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直升機技術在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直升機制造商和研發機構將繼續進行技術創新,以提高直升機性能和安全性,將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技術來提高運維效率、飛行安全性和客戶服務水平,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未來,我國可能繼續推動軍民融合戰略,將軍用技術應用于民用領域,直升機可能在城市空中交通中發揮更重要的角色,應對交通擁堵問題。中國直升機行業發展潛力大。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直升機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直升機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直升機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0-2024年中國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運行走勢分析,2025-2031年中國直升機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直升機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