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自疫情以來,醫藥市場需求帶動制藥專用設備市場提速。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制藥專用設備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203個,同比2021年新增22家企業,2022年國內制藥專用設備規模以上企業營收達到298.7億元,利潤總額達到35.6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1%、0.3%。
關鍵詞:制藥專用設備、制藥設備、制藥裝備
一、制藥專用設備綜述
制藥專用設備是指藥品生產企業為進行化學原料藥和藥劑、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等藥品生產所采用的專用生產設備。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02)》,中國把制藥專用設備歸入到專用設備制造業(國統局代碼C35)中的印刷、制藥、日化生產專用設備制造(國統局代碼C354)中,即制藥專用設備制造,其4級代碼C3544。
為保證藥品質量水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1999年開始在制藥行業實行GMP強制認證,對制藥企業的生產設備和生產環境提出了硬性要求,這推動了制藥專用設備需求大幅增加。國家和行業標準按照制藥專用設備產品的基本屬性,將制藥專用設備分為八類。
二、制藥專用設備行業相關政策
制藥裝備行業大環境轉暖,政策持續利好。2019年12月起實施的新版《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取消了GMP認證,改為強化對藥品生產過程和藥品生命周期進行動態監管,制藥裝備行業需求平穩釋放。目前,國內制藥裝備市場仍以進口廠商為主,為支持本土企業發展,大量政策出臺支持制藥裝備產業發展,尤其針對高端制藥、中藥、生物制藥裝備匹配支持政策,推進制藥裝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制藥專用設備產業鏈
制藥裝備行業在整個醫藥制造產業中處于較為上游地位,其對國家醫藥行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藥裝備行業的產業鏈上游包括生產設備所用的鋼材、零部件、高分子材料等,下游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制藥企業(生物藥、中醫藥、化學藥)、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實驗室等。
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世界人口總量的增加、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居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新型國家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和各國醫療保障體制的不斷完善,全球藥品市場呈持續增長趨勢。在全球范圍內,醫藥行業已成為衛生保健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2年我國醫藥制造業營業收入2.91萬億元,與2021年基本持平,增速較2021年全年下滑18.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為0.43萬億元,受疫情影響同比下滑32.0%。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制藥專用設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四、制藥專用設備行業現狀分析
全球制藥設備發展至今,已達到一定的規模,產生了一批全球知名的重點企業,主要包括德國Plumat公司、瑞士Rommelag公司、日本森松工業株式會社、意大利IMA-Edwards公司等。目前全球制藥設備消費區域只要集中在北美、歐洲、亞洲地區,三大消費區域市場占全球制藥設備市場份額的90%左右,其中歐美制藥設備市場發展成熟,亞太地區制藥設備市場發展迅猛,是近年來全球制藥設備市場主要的增長點。據統計,2022年全球制藥專用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36.7億美元,同比增長4.3%。
國內市場方面,2010年以來,新版GMP認證對制藥企業的要求提高到“軟硬件并重”,強化生產過程中數據監控及管理,大幅提高無菌生產標準,并明確要求制藥企業需在5年內完成設備更換以達到相關要求,進而促進了制藥行業整體設備的新一輪更新換代。此外,自疫情以來,醫藥市場需求帶動制藥專用設備市場提速。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制藥專用設備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203個,同比2021年新增22家企業,2022年國內制藥專用設備規模以上企業營收達到298.7億元,利潤總額達到35.6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1%、0.3%。
市場供給方面,國內制藥專用設備生產企業較多,主要有東富龍(凍干系統)、楚天科技(生物醫藥設備)、千山藥機(注射劑生產設備)和新華醫療(中藥、生物制藥設備)等企業,各企業業務不盡相同,各有優勢。2022年我國制藥專用設備主要產品總計產量增長至68079臺,同比增長18.8%。其中飲片機械及設備產量為21407臺,占比最大為31.4%,其次藥物檢測機械及設備、膠囊劑機械及設備產量均超過10000臺。
五、制藥專用設備行業競爭情況
目前國內制藥設備行業格局分散,行業集中度存在較大提升空間,行業CR4約為34%。據數據顯示,東富龍和楚天科技在國內市占為13.7%和10.2%,位于國內行業第一梯隊。其后是新華醫療和迦南科技,市占分別為5.4%和5.1%,排名第二梯隊,剩余65.66%的市場份額被其他企業占據,如千山藥機、賽得力、遠東藥機等位列第三梯隊。我國制藥裝備市場經過集中洗牌后已開啟新增長階段,高端產品上市+集中度提升將為頭部企業帶來廣闊空間。
六、制藥專用設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制藥裝備行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一些不具備技術優勢的企業通過低價產品來爭奪市場份額,而國內眾多制藥企業特別是資金實力較弱的中小制藥企業,因GMP改造費用對其來說相對較大,在進行制藥裝備固定資產投資時,往往以價格、交貨期等非技術因素作為對制藥裝備供應商資質與實力的判別依據,而忽視設備的技術差異與技術水平的高低,這種現象造成了制藥裝備市場一定程度的混亂局面。但對于大型的國內外制藥企業,因其更關注產品的質量,因此生產線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自動化程度等技術指標是這類企業設備選型的主要參考因素,這也對國內的制藥裝備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
新版GMP改造反映出未來制藥裝備行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制藥工業企業對于制藥裝備的要求不斷提高,設備的更新周期縮短,制藥裝備整體向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前期發展中積累了技術與研發優勢的企業將通過內外延伸與上下游整合,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整個制藥裝備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在前期發展中積累了技術與研發優勢的頭部國產制藥裝備企業,將通過內外延伸與上下游整合,擴展自身的服務領域,提高裝備質量和性能,以此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逐步向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不斷完善整體交鑰匙工程能力,推動構建未來醫藥工業4.0的制藥體系。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制藥專用設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