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國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建設資金增速遠高于基礎設施投建總金額增速,全國5G基站、數據中心、算力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基建項目的建設投資關注度日益增強,數字基建系統建設日益完善,持續賦能國家數字經濟發展。
關鍵詞:數字經濟、數字基建、5G基站、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
一、基礎設施投建力度加大,數字基建成為投資關注重點
在黨中央規劃指導下,我國各級政府對外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國債,以增加基建、保障房、棚改和舊改等項目工程投建資金,活躍投資市場,持續為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財政支撐。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1-9月,我國各地組織發行的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累計達34598億元;截至2023年9月底,2023年全國計劃新增地方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已達到91.05%。2023年以來,在財政部“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力爭在9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要求下,我國各地地方債券發行不斷提速,促使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持續增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速達6.2%,同比減少2.4個百分點,較2019年增加2.4個百分點。國債對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工程推進的資金保障力度不斷增強,說明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我國財政資金投入的主要領域,全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速推進,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另外,據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顯示,我國將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進一步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進一步增強國內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資金保障。這意味著,2023年第四季度我國實際基建投資增速仍將保持較高水準,且2024年初國內基建投資也將持續處于高位,繼續為國家經濟復蘇提供支撐。
從全國各地新增政府債券資金流向看,市政建設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農林水利、生態環保、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新能源項目等基建工程仍舊是我國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投資的主要方向。據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9月,全國新增地方債券資金中有超過60%的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全國社會事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債券投資資金占比僅有31%以上,較上年同期的55.81%下滑了二十幾個百分點。我國各地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國家建設力度持續增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國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建設資金增速遠高于基礎設施投建總金額增速,這意味著,我國對于5G基站、數據中心、算力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基建項目的建設投資關注度日益增強,數字基建已成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的重心。
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支撐能力不斷提升
數字基礎設施是以數據創新為驅動、通信網絡為基礎、數據算力設施為核心的基礎設施體系。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進程加速推進,3D打印、智能機器人、AR眼鏡、自動駕駛等新型數字科技應用場景增加,數字基礎設施已成為社會生產生活的又一必要基礎要素,成為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底座,其建設重要性已成為廣泛共識。2023年8月4日,在2023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江明濤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夯實數字根基,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以進一步深化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數字基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從應用場景角度分析,數字基建應用框架可大致分為核心層、外延層和輻射層三層。其中,核心層指能為數字信息技術應用提供底層技術支撐、提高數據處理和傳輸能力的數字基礎設施,包括5G基站、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中心、衛星通信等;外延層指以數字基建為基礎衍生出的新興領域配套基礎設施,包括服務于新能源產業的充電樁、加氫站,用于自動駕駛的CMOS、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以及用于智能制造的仿真軟件、自動化機器人等;輻射層指經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傳統基建設施及其新興細分領域,包括傳統基建中,橋隧邊坡等場景的數字化施工建設與后續運維,以及整體城市的智慧升級、電力電網場景的系統數字化升級等。
隨著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增加,互聯網通信設施已成為國家工業化、現代化、數字化建設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特別是,自5G信息技術突破應用以來,國內5G應用創新不斷增加。黨中央指出,要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打造綜合性數字基建系統,貫通數字經濟脈絡。我國互聯網通信行業已進入5G網絡升級階段,5G基站成為各地區信息類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重心,國內5G網絡應用覆蓋范圍不斷擴張。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3年9月末,全國5G基站建設數量已達到318.9萬個,較上年末同比增長37.93%%,占國內移動基站建設比例高達27.9%;全國有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國內千兆光網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的能力。隨著5G基站鋪建推進,我國互聯網通信能力不斷提升,各地產業數字化升級基礎水平加速提高,對于社會經濟穩定運行、發展有重要意義,持續為國民經濟高質量增長注入活力。
工業互聯網是圍繞“物”的連接構建商業模式,其核心是連接各種需要監控的設備和產品,包括放置在工廠和各種使用場所的固定或移動設備,以及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實現過程追溯、設備遠程狀態監控、故障預警等,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智能工廠和智能服務。隨著萬物互聯時代到來,工業互聯網已成為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在中央政策指導下,“中國智造”改造升級工作進程加速推進,如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已完成工業互聯網改造升級,其廠房產能已由以往的150臺樁機/月提升至300臺樁機/月,生產節奏大幅加快。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國內工業互聯網已覆蓋工業大類的85%以上,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建成,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過8000萬臺(套);全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已超1.2萬億元,同比增長速率高達15.5%。工業互聯網建設推進,加速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持續賦能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據中心指為集中放置的電子信息設備提供運行環境的建筑場所,包括主機房、輔助區、支持區和行政管理區等,是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發展的數據中樞和算力載體,對于數字經濟增長具有重要助推作用。近年來,《關于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政策陸續出臺,重點指出,大數據中心建設是國家算力提升的重點,政府將加大對于相關企業的扶持力度,推動數據中心適度超前合理布局,鼓勵行業發展創新。國內數字中心建設部署加速推進。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650萬標準機架;近5年來,國內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年均增速超過30%,全國在用數據中心算力總規模超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據發改委預測,未來我國數據中心規模仍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保持快速增長,持續推動國內算力水平提升,進一步增強數字產業發展基礎。
隨著數字基建網絡建設推進,我國數字技術應用基礎日益夯實,國內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應用場景不斷增加。如政府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方面,據統計,從2012到2022年,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國際排名從78位上升到43位,是全球排名上升最快的國家之一,全國電子政務外網已實現地市、縣級全覆蓋,鄉鎮覆蓋率也已達到96.1%;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方面,據統計,至2022年底,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已達到58.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已達到77%,較2020年分別提升了6.5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全國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應用融合工程加速推進,為國內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增長速率高達10.3%;全國數字經濟規??偭恳逊€居世界第二,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也已提升至40%以上。數字基礎設施持續賦能國家經濟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數字基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4-2030年中國數字基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數字基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4-2030年數字基建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數字基建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