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隨著電力、冶金、石化、環保、交通、建筑等行業的迅速發展,從數字家庭用的機頂盒、數字電視。到銀行柜員機、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加油站管理、制造業生產線控制,金融、政府、國防等行業信息化需求不斷增加。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工控機產量為601.1萬臺,同比增長3.7%;需求量為471.8萬臺,同比增長4.3%。
關鍵詞:工控機行業發展趨勢 工控機行業競爭格局 工控機行業市場規模 工控機產量
一、概述
工控機(IPC)即工業控制計算機,是一種采用總線結構,對生產過程及機電設備、工藝裝備進行檢測與控制的工具總稱。工控機具有重要的計算機屬性和特征,如具有計算機CPU、硬盤、內存、外設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統、控制網絡和協議、計算能力、友好的人機界面。由于工控機是專門為工業現場而設計的計算機,而工業現場一般具有震動強烈、灰塵多、電磁場力干擾強等特點,且需要長時間連續不間斷作業,因此,工控機與普通計算機相比具有可靠性、擴展性、實時性、標準性等特征。
二、行業政策
工控機作為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關鍵設備,與工業自動化行業的政策趨勢基本一致。近年來,國家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行業發展,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同時強調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產業政策的陸續出臺,為國內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三、產業鏈
從行業產業鏈方面來看,工控機的客戶雖然都是機構或者組織單位,但其上游行業結構幾乎和個人電腦行業是一致的,工控機上游包括半導體、印制電路板、芯片組、電源等各種原材料和相關零部件;下游則包括電力、機器人、包裝、物流、軌道交通等應用領域。
集成電路是工控機生產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從集成電路行業方面來看,我國作為世界最大電腦、手機及家電生產國,各種電子消費產品為集成電路產品提供了廣泛的市場銷售空間。與此同時,我國的汽車電子產業和工業產量也在不斷增長,也為我國集成電路產品的銷售提供廣闊的市場,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十分迅速。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為3241.9億塊,同比下降9.8%。
四、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球工控機市場持續增長,主要是因為過程工業的預期投資提高以及工業計算機在工業自動化現有領域之外的持續應用。同時,物聯網在制造業中的越來越廣泛的使用,這使得工業計算機可以通過廣泛的智能設備網絡進行連接,從而增強制造工廠的自動化程度。物聯網有助于獲取和生成大量制造數據,因此需要工業計算機一類的設備來進行數據采集和過程控制。據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工控機市場規模達144.58億美元,同比增長5.2%。
工控機作為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關鍵設備,二者間發展密不可分。工控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和自主品牌的崛起契合國家制造強國的戰略,也是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之一。近些年來,國家層面關于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不斷出臺,在政策上對推動行業發展升級提供支持。同時,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趨勢愈演愈烈,人力成本快速上漲,通過自動化升級用機械生產替代手工勞動的經濟性突顯。加之國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都直接帶動了工控機行業需求的增長,推動行業規模迅速擴張。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工控機行業市場規模為146.7億元,同比增長5.6%。從市場結構方面來看,2022年工控機市場占比前三的領域分別為機器人、半導體、激光/雕刻機,占比分別為18.7%、18.5%、14.8%。市場區域分布方面,華東和中南地區是我國工控機最主要的市場,2022年占比分別為35.6%和28.8%。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工控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工控行業的產品和技術非常特殊,屬于中間產品,是為其他各行業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業計算機。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小斷深入,關鍵性行業的關鍵任務將越來越多地依靠工控機,而以IPC為基礎的低成本工業控制自動化正在成為毛流,本土工控機廠商所受到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隨著電力、冶金、石化、環保、交通、建筑等行業的迅速發展,從數字家庭用的機頂盒、數字電視。到銀行柜員機、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加油站管理、制造業生產線控制,金融、政府、國防等行業信息化需求不斷增加。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工控機產量為601.1萬臺,同比增長3.7%;需求量為471.8萬臺,同比增長4.3%。
目前國內工控機市場不同品牌、不同應用領域、不同參數產品價格擦差異明顯,產品價格在數百元及數萬元以上。整體來看,隨著近年來產業整體生產能力的提升,產業競爭的加劇,國內工控機產品平均價格走勢呈現下滑態勢,但整體波動幅度不大。但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增長動能結構轉化進展較為順利,產業升級趨勢越發明顯,未來隨著行業的持續發展,技術水平提升,對中高端產品需求將持續增長,將推動產品價格持續提升,預計未來我國的工控機產品價格將保持震蕩上升態勢。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工控機產品市場均價在3109元/臺左右,較2015年減少了116元/臺。
五、競爭格局
我國的工控機供應渠道主要來源于中國臺灣及內地的廠商,國外的產品(例如RADISYS,ROCK-WELL,INTEL等)經過幾年的市場拼殺后,由于成本高、價格高、服務難,現已完全退出國內市場。目前,國內的IT業研發、加工技術力量不斷提升;各類芯片和各類器件、生產設備在國際市場基本可平等選購;軟件資源的可移植性可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這些有利條件下,國內一些廠商抓住機會快速崛起,利用本土綜合競爭優勢逐步將國外品牌擠出國內工控市場。現如今,我國工控機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超過了50家?,F國內市場主要工控機廠商有臺灣的研華、磐儀、大眾和大陸的研祥、華北、東田等。
六、發展趨勢
工控行業的產品和技術非常特殊,屬于中間產品,是為其他各行業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業計算機。近年來,在物聯網、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等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關鍵性行業的關鍵任務越來越多地依靠工控機,工控機的產品和技術也將迎來變革與升級。
首先便是嵌入式工控機、工業平板電腦等工控機產品的多方衍生,使工控機的應用不再局限于早先的工業自動化領域,而是廣泛應用到軌道交通、醫療設備、電力、金融、網絡安全等新興領域,且正在向工業物聯網、網絡安全、新能源及智能機器人等領域不斷擴展。
其次,隨著各行各業轉型升級建設的不斷加快,相關制造商對應用其中的工控機產品和技術也提出了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時期下的工控機將不斷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突破現有的技術架構,以更高集成度、模塊化的技術設計,擔當起不同行業領域智能系統的技術載體。
此外,定制化和專用化將是工控機產業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當前,社會新技術及智能設備層出不窮,各行各業都在不斷加強自主創新力度,以推出更具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新產品及服務來搶占市場份額。工控機廠商為了更好地滿足不同行業領域的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高度彈性且定制化的產品及服務,不斷推出能符合客戶實際應用需求的產品已經成為工控機行業發展新的潮流。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工控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工控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工控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工控機行業風險及對策,工控機行業發展及競爭策略分析,工控機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