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印染行業的發展為服裝、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等下游產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為滿足人民對紡織產品新需求、引領綠色時尚新潮流提供重要保障。從我國印染布供需現狀來看,2022年我國印染布產量為556.22億米,同比下降7.52%,需求量為279.18億米,同比下降18.56%。
關鍵詞:染整行業政策、染整行業產業鏈、染整行業銷售收入、染整行業市場規模、印染布供需現狀、染整行業前景展望
一、染整行業概述
染整又稱印染,指對紡織材料(纖維、紗線和織物)進行以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過程。染整同紡紗、機織或針織生產一起,形成紡織物生產的全過程。我國印染行業的發展歷程主要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緩慢發展階段(1952-1993年)、快速增長階段(1994-2007年)、產能波動階段(2008-2011年)、優化收縮階段(2012年-2017年)。自1978年改革開放后,逐漸釋放產能,印染行業緩慢增長。1996年,經貿委推出“九五”技改重點及一系列政策紅利,帶動了印染行業的迅速發展。2008年金融危機,國家投資拉動內需,印染行業逐漸復蘇。2011年,印染行業產能達到歷史最高峰。而后由于環保政策加嚴,產能開始下降,更注重如何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品質。
二、中國染整行業相關政策
近些年,為了促進印染行業規范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比如2021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重點圍繞火電、石化、鋼鐵、有色、造紙、印染等高耗水行業,組織開展企業內部廢水利用,創建一批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示范企業、園區,通過典型示范帶動企業用水效率提升。
三、染整行業產業鏈
染整行業是紡織產業鏈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其上游主要包括棉紡、毛紡等原材料和染料、印染助劑等生產商。棉紡和毛紡等原材料為染整提供了可加工的織物,而染料和印染助劑則使織物能夠進行染色、印花等加工處理。染整行業的下游則是服裝、家紡等行業。染整行業為這些行業提供經過染色、印花、后整理等工藝處理的織物和面料,這些面料被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紡等產品的制造。
據統計,2020年-2022年國內染料總產量分別為76.9萬噸、83.5萬噸、81.2萬噸。從染料的下游市場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556.22億米,同比下降8.2%。需求不足是當前染料行業生產面臨的突出問題,同時近兩年國內染料市場供應增加導致競爭加劇,盈利水平處于近幾年的相對低位。我國是印染助劑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2022年,我國紡織業受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國內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行業經營承壓,主要產品產量下降,對上游印染助劑需求增長形成拖累。2022年,國內印染助劑產量為257.68萬噸,同比下降0.39%,需求量為259.52萬噸,同比下降0.55%。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染整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四、印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西方的工業染整技術伴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由于化學工業和煤炭工業發展迅速,為現代染整技術提供了工業基礎。1856年,英國化學家威廉·亨利·帕金試圖在煤炭的副產品焦煤油中合成奎寧,卻意外得到了奎胺紫。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得到的染料,隨后更多的化學染料被合成,和天然染料相比,因為其上色快、色相均勻、不易褪色等優點,被染整技術吸納并廣泛使用。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染整市場規模1047.97億美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881.09億美元。區域分布來看,2022年北美染整市場規模242.74億美元,歐洲染整市場規模208.64億美元,亞太染整市場規模354.73億美元。
作為重要民生、基礎性消費產業的紡織業,是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和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科技、時尚、綠色”,正成為新時代中國紡織工業的工作新定位、行業新標簽、社會新認知。印染行業作為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紡織品服裝內在品質、賦予紡織品服裝色彩、圖案和功能性的重要環節,是具有高創意感染力、高附加值特征的產業。印染行業的發展為服裝、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等下游產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為滿足人民對紡織產品新需求、引領綠色時尚新潮流提供重要保障。從我國印染布供需現狀來看,2022年我國印染布產量為556.22億米,同比下降7.52%,需求量為279.18億米,同比下降18.56%。
2022年對紡織印染行業來說是充滿考驗的一年,面對地緣政治、極端天氣等諸多超預期因素沖擊,行業保持戰略定力,努力克服困難挑戰,彰顯出行業發展的韌性與活力。2023年,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將呈現出新的變化。國際方面,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給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外貿出口帶來較大壓力,在2022年較高基數的背景下,2023年出口規模將呈現收縮趨勢。從我國印染布進出口現狀來看,據統計,2022年我國印染布進口量為3.74億米,同比下降11.37%,進口金額為76.24億元,同比下降8.77%;出口量為280.78億米,同比增長5.08%,出口金額為2309.14億元,同比增長13.91%。
“十四五”時期是著力推動印染行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盡管國際環境依然錯綜復雜,我國印染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變化,但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全球貿易摩擦與多邊合作并存,市場環境呈現新局面,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以及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將為行業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能。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綠色轉型邁上新征程,“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將倒逼印染行業采取更加積極務實的措施,綠色發展正成為構筑產業發展持續競爭力與未來話語權的重要支點。新科技革命疊加滲透,智能化變革迎來新機遇,工業化和信息化將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行業的廣泛應用,將推動生產、管理、服務不斷向柔性化、精細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加速由傳統生產向智能制造轉變。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25.26億元,同比增長4.42%;2022年我國印染行業市場規模為892.36億元,同比下降11.31%。
五、中國印染行業重點企業
由于印染行業對天然氣、電、蒸汽、水等資源的剛性需求以及地方產業發展規劃的影響,我國印染行業主要集中在水資源豐富、配套政策支持的地區,行業競爭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浙江是全國最大的印染集聚區。國內印染行業市場化競爭較為充分,行業集中度較低,產業競爭格局呈現兩極化,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在低端產品領域競爭激烈,少數具有規模、資金和經營優勢的企業參與中高端市場競爭。當前,印染行業“地域集中、市場集中度低”的特點明顯。印染行業對產業上下游及市場、自然地域有很強的依賴性,東部沿海五省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山東等,具有“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專業市場比較發達、水資源較為豐沛、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等比較優勢,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但企業較多、規模較小、廠區分散的局面比較突出,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的航民股份僅占全國總產量的2%。
六、中國染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新時期,印染企業的一大發展趨勢為推進生產管理與大數據信息的充分融合,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統,對繁雜的工藝流程予以參數優化,構建標準的生產流程,進而實現印染過程動態監測、生產設備狀態在線監測、工藝優化等,進而適應生產數字化、智能化要求,達成柔性生產、提升產品品質及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在能源供給方面,打造能源管控系統,從各個環節規劃生產全流程能源監控系統,推進能源的全面監測及智能管控,企業實時掌握能源使用狀況,達到合理配置能源、節能減排的目的。在環保方面,推進環保設施設備的優化調節、遠程運營維護及廢水廢氣智能化處理,進一步獲得理想的環保效果。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染整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染整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染整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投資發展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染整行業投資前景,2025-2031年中國染整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