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2022年我國紙漿進口量為2964萬噸,同比下降2.88%,出口量為26.68萬噸,同比增長73.02%,我國進口紙漿來自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自前十大來源國進口合計占比達到91.2%。我國進口紙漿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呈現較為明顯的波動起伏走勢,2022年我國紙漿進口均價為766.35美元/噸,出口均價為1563.66美元/噸。
關鍵詞:
一、紙漿行業概述
紙漿是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經不同加工方式加工制成的纖維狀物質,其依照原料來源、加工方式、加工程度等可以分為很多細分品種,并可廣泛應用于造紙、人造纖維、塑料、化工等領域。按制漿材料分,紙漿可劃分為廢紙漿、木漿與非木漿。其中,廢紙漿多用于生產包裝用紙,其產量占比最大。木漿可細分為針葉漿和闊葉漿,主要用于文化紙、白卡紙、特種紙和生活用紙的生產。非木漿主要為竹漿、蘆葦漿、甘蔗漿等漿種,其占比較小,也用于生活用紙的生產。
二、中國紙漿行業相關政策
紙漿行業是我國鼓勵發展、重點推進的產業之一,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性文件予以鼓勵和扶持。2022年國家發改委與商務部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其中鼓勵新型造紙機械(含紙漿)等成套設備制造以及江西省單條化學木漿30萬噸/年及以上、化學機械木漿10萬噸/年及以上、化學竹漿10萬噸/年及以上的林紙一體化生產線及相應配套的紙及紙板生產線(新聞紙、銅版紙除外)建設,采用清潔生產工藝、以非木纖維為原料、單條10萬噸/年及以上的紙漿生產線建設。
三、紙漿行業產業鏈
紙漿行業產業鏈上游為林木及纖維資源等,紙漿下游應用于醫療包裝原紙、食品包裝原紙及工業特種紙等;紙漿業是典型的長鏈條、重資產、需求多樣的長周期型行業:典型產業鏈為“林木-制漿-造紙-下游各類用紙”。其中,培育制漿用速生林需要儲備林地及栽培,林木的成熟周期較長,需要至少5年以上才能采伐用于生產;生產紙漿與機制紙需購入大型造紙設備并配套投放產能,周期雖相對較短,但仍需1至2年時間;而下游各類需求在經歷中國高速成長階段后增速放緩,周期性正逐步取代成長性,文化用紙與包裝用紙方面周期性已明顯,生活用紙仍處于成長階段。
木材纖維和植物纖維是生產紙漿的主要原材料。我國是世界上木材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國內木漿產量不能滿足造紙業產業的需求,需要從國外進口。目前,國際木漿生產主要集中在北美、北歐、南美,這些地區的商品漿產量超過全球的60%,世界主要商品漿出口國有加拿大、巴西、瑞典、智利、芬蘭、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等。近年來,國際木漿生產地木漿供應較為穩定。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木材產量為10693萬噸,同比下降7.73%,進口量為8123.82萬噸,同比下降22.28%。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紙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四、中國紙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造紙行業也逐步經歷著從早期的產能分散、工藝粗放式生產向集約型發展模式的過渡。由于森林資源相對有限,長期以來形成了“以草為主”的原料方針,導致造紙企業規模小、數量多、效益差、污染重,且產品結構明顯失調。直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才最終確定了以木漿為主的路線,通過關、停、并、轉等多種方式,淘汰了大量萬噸以下小廠,原料重心向木漿造紙轉移。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紙漿產量為8587萬噸,同比增長5.01%,其中:木漿2115萬噸,較上年增長16.92%;廢紙漿5914萬噸,較上年增長1.72%;非木漿558萬噸,較上年增長0.72%。2022年我國紙漿消費量為11295萬噸,同比增長2.59%。木漿4328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38%,其中進口木漿占20%、國產木漿占18%;廢紙漿6430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57%,其中:進口廢紙漿占3%、用國內廢紙制漿占54%;非木漿537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5%。
在國內紙漿供應不足的背景下,我國進口紙漿持續快速增長。2000年我國進口紙漿334.1萬噸,2009年進口量已經突破千萬噸大關,達到1367.5萬噸,2016年再次站上2000萬噸新臺階,2020年更上一級跨越3000萬噸關口,達到3135萬噸的歷史新高。此后連續2年進口量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2900萬噸以上水平,2022年我國紙漿進口量為2964萬噸,同比下降2.88%,出口量為26.68萬噸,同比增長73.02%。2022年我國進口紙漿來自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自前十大來源國進口合計占比達到91.2%。巴西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紙漿生產國,但卻是全球最大的紙漿出口國。我國進口紙漿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呈現較為明顯的波動起伏走勢,2022年我國紙漿進口均價為766.35美元/噸,出口均價為1563.66美元/噸。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造紙工業最重要的生產與消費中心,從2009年起,我國紙和紙板產量和消費量已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位,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制漿設備和幅寬最寬、車速最高和自動化水平最先進的造紙機,許多國際知名的造紙裝備、化學品、造紙織物和商貿服務等公司的業務都主要集中在中國,很多國際性的造紙業跨國公司已在中國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我國造紙企業的總數在逐年減少,但紙和紙板產量卻呈快速增長。近年來,在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原料結構、裝備技術水平、污染治理、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得到穩步提升。造紙工業發生的巨大變化得益于制漿造紙科學技術的進步。近年來我國紙漿行業市場規??焖僭鲩L,截至2022年我國紙漿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487.21億元,市場均價約為1316.7元/噸。
五、中國紙漿行業重點企業
我國造業紙高速發展,而木漿將長期依賴進口。國際紙漿的價格將直接影響我國造紙業的發展。依賴進口存在政治風險(出口國政治穩定性等)、貿易風險(貿易開放程度、匯率波動等)和運輸風險(運輸距離、運輸方式)等諸多風險。雖然我國紙漿進口風險整體平穩,波動較小,但我國進口依賴性的增強,仍然對紙漿產業發展構成了潛在的阻礙。這些潛在的不確定性對于國內紙漿行業的影響會通過量和價兩種機制擴散傳導,影響行業穩定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造紙企業遍地開花,一大批優秀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造紙行業中的翹楚。民營造紙企業發展尤為迅速,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向造紙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市場占有率和行業影響力不斷提高,目前已成為我國造紙工業的重要力量。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重要的綜合性紙、漿產品供應商之一,企業合并紙、漿總產能已超過一千萬噸,主要產品雙膠紙、銅版紙、溶解漿、牛皮箱板紙、淋膜原紙等在國內市場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在業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22年末,公司紙、漿合計總產能超過1000萬噸,標志著太陽紙業山東、廣西和老撾“三大基地”已經進入全面協同發展的新階段。從公司經營業績來看,2022年太陽紙業營業總收入為397.7億元,同比增長23.66%,其中化機漿收入19.94億元,同比增長9.13%,溶解漿收入41.71億元,同比增長28.13%,化學漿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2140.36%。產銷量來看,2022年太陽紙業紙漿產量183萬噸,同比增長61.95%,銷量為184萬噸,同比增長71.96%。
六、中國紙漿行業前景展望
制漿造紙裝備發展總的趨勢是: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向節能、降耗和少污染、無污染方發展;制漿設備向單機產能大、體積小、效率、自動控制程度高的方向發展;造紙裝備向大型、高速、寬幅、自動化控制和成套化方向發展。制漿造紙裝備業要進一步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向造紙行業提供低投人高產出,節能、降耗、少污染的先進裝備,參與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競爭。為了高效利用資源特別是水資源,減少污染,提高質量,必須繼續研發與這一要求相適應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裝備,以滿足我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紙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紙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紙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紙漿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2025-2031年紙漿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紙漿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