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工業4. 0是一個相對較簡單的概念,其本質是融合,即將大量的人力、AI系統、自動化原件以及相關的機器信息通過虛擬的網絡系統融合在一起,然后根據所產生的數據來為企業進行服務,通過工業4. 0可以建立起一種人與技術的嶄新的互動模式,那就是機器為人服務模式。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總產量約為44.31萬臺。
關鍵詞:工業4.0、智能化時代
一、行業概況
所謂工業4.0(Industry4.0),是基于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作出的劃分。按照目前的共識,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則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時代,也就是智能化時代。概念最早出現在德國,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德國所謂的工業4.0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工業4.0俗稱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繼前三次工業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生產方式變革。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發展到今天,已經實現了完全的自動化和部分的信息化。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產能過剩日益嚴重,未來工廠需要實現完全的自動化和完全的信息化以滿足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生產的要求。工業4.0應運而生,其目標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廠。
政府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扶持工業智能制造轉型。從2012年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智能制造以來,中央政府多次在重要文件中強調智能制造以及發展的重要性,其中在2021年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等文件,其中智能制造與數字化、現代化被反復提及,充分表明智能制造深刻符合我國未來發展方向,同時將有助于實體經濟的穩步發展。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工業4.0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二、發展現狀
工業4.0背景下,智能制造得到快速發展,工業機器人也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機械加工等領域。根據IFR 數據,2021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為51.7萬臺,同比增長34.7%,預計2025年出貨達到70萬臺。按2025年以后年增長率為8%估計,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于2030年達到2483億元。微特電機作為機械傳動的重要元件,整體出貨將受益工業機器人發展。
乘"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之東風,中國消費電子智能制造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隨產線智能化升級快速擴容。2022年中國智能制造市場規模約為2.68萬億元,2017-2022年CAGR約為16%。行業成長迅速,主要歸因于政策扶持、加工精度提升以及勞動力成本增加。分下游看,消費電子自動化設備占整個智能制造設備的21%,消費電子屬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下游賽道。
實現工業 4.0 轉變的基礎和前提是實現生產、制造的標準化以及模塊化。首先在政策層面需要制定加快制定工業 4.0 標準化路線圖,建立包括電子、通信、裝備、軟件、自動化等行業代表組成的工業 4.0 標準工作組,加快制定工業 4.0 綜合標準化體系,確定在系統架構、基本原理、技術系統、組織流程等重點領域的標準化需求,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相關收入15.45萬億元,同比增長5.1%。
工業4. 0是一個相對較簡單的概念,其本質是融合,即將大量的人力、AI系統、自動化原件以及相關的機器信息通過虛擬的網絡系統融合在一起,然后根據所產生的數據來為企業進行服務,通過工業4. 0可以建立起一種人與技術的嶄新的互動模式,那就是機器為人服務模式。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總產量約為44.31萬臺。
發展趨勢
工業4.0的發展趨勢是朝著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AI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數字孿生技術的大力推廣將成為未來工業生產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人機界面的不斷創新也將為工作人員和管理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工作環境。預測性維護在工業4.0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增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AI項目的經濟性優勢日益凸顯:AI技術在工業4.0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在預測性維護、健康監測、生產優化、基于視覺的質量檢驗等方面,已經成為未來工廠的常見應用。許多公司開發了專門的AI工具軟件和APP,極大地減輕了開發設計人員的負擔,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比如,Mondi公司利用MATLAB開發出了一款基于機器學習技術的生產線健康檢測APP,通過7*24小時不間斷運行,每年能夠節省至少5萬歐元。
2、數字孿生技術廣泛應用:數字孿生可以使預測性維護更加容易,并提供有價值的可視化功能以提高效率。在工業4.0中,數字孿生技術將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工業生產帶來更大的便利性和效率。
3、人機界面創新:傳統的計算機屏幕在工業領域仍占主導地位,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增強現實應用可以提供更有價值的反饋,并為員工提供有關制造設備的物聯網衍生信息,使公司能夠更好地進行管理與維護。同時,虛擬現實技術也可以使用更傳統的方法為工作人員提供強大的可視化功能。這些技術將更受歡迎,特別是在工業環境中。隨著頭戴設備和智能眼鏡的普及與價格下降,這些技術將更廣泛地應用于工業4.0中。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工業4.0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工業4.0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工業4.0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工業4.0重點受益領域市場分析,中國工業4.0重點推薦企業經營分析,中國工業4.0投資戰略規劃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