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2015年我國殘疾人用車市場規模約36.77億元,截止2022年我國殘疾人用車市場規模約94.6億元,較2021年增長至8.9%,其中殘疾人輪椅市場規模77.45億元。
關鍵詞:殘疾人用車進出口 殘疾人用車市場規模 殘疾人用車分類情況 殘疾人用車產業鏈
一、殘疾人用車產業概述
殘疾人用車主要是指行動不便人士的可以直接方便上下的車輛,殘疾人用車主要用于殘疾人出行。殘疾人用車的種類很多,大體來看可以分為非機械驅動殘疾人用車和其他殘疾人用車。非機械驅動殘疾人用車包括輪椅、洗澡椅等;其他殘疾人用車包括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殘疾人專用汽車等。
二、殘疾人用車相關政策
近年來我國關于殘疾人出行相關國家和地方政策持續出臺助力我國殘疾人安全出行,但實際政策多集中在完善相關便利設施,關于殘疾人用車的實際國家級政策仍未出現,疊加實際消費者和成本高等因素,整體殘疾人用車發展緩慢,目前我國肢體殘疾人只有部分特批的殘疾人不但能合法駕駛汽車,還能參加比賽。但是由于政策的制約性,大部分殘疾人只能運用代步車出行,目前市面上殘疾人用車實際使用仍較少。
三、殘疾人用車產業鏈簡析
殘疾人用車行業上游主要是為輔助裝置、轎車/客車、液壓和電控等部分,我國在汽車、液壓電控等方面的發展較為迅速,完全能夠提供殘疾人車的各種裝置及技術;中游主要為殘疾人車的改裝和制備,除開老車型的改造外,目前殘疾人用車在高端品牌存在部分企業推出量產型號,但價格相對較高,產品主要針對經濟發達地區和人群;下游主要是殘疾人和社會福利機構,隨著殘疾人數量的增長、出行的困難、政策的松動將增大殘疾人車的需求量。
四、殘疾人用車發展規模
我國一直在不斷完善殘疾人的各類保障問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賦予殘疾人公民平等的權利,甚至國家通過運用輔助的措施,減輕或者消除因殘疾造成的社會影響與障礙,確保殘疾人的權利得以實現。殘疾家庭經濟條件普遍底下,市場就業面狹窄,生活壓力較大,社會福利不能完全解決廣大殘疾人的生活保障問題,推動殘疾人多途徑自主就業,較為現實合理。國際上一些國家或地區,如香港,殘疾人使用的汽車與健全人并無差異,只是加裝了一套方便殘疾人駕駛的特殊操縱系統,并允許殘疾人駕車營運,但目前國內暫時仍未出現相關國家政策,主要規模以電動輪椅等需求帶動。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殘疾人用車市場規模約36.77億元,截止2022年我國殘疾人用車市場規模約94.6億元,較2021年增長至8.9%,其中殘疾人輪椅市場規模77.45億元。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殘疾人用車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殘疾人用車市場區域格局份額而言,在行業的區域性上,殘疾人用車的市場需求與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醫療保障條件、人口數量及結構等因素密切相關。從全球市場來看,殘疾人用車市場主要集中于發達國家, 并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相對發達、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發展較快。從國內來看,我國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及內地大中城市為主要的消費區域。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殘疾人用車在華東市場占比較高,份額達34.8%。
我國殘疾人用車進出口現狀,隨著國內殘疾人輪椅等非機械驅動殘疾人用車相關技術持續發展,我國整體殘疾人用車進口量逐步下降同時出口量穩步上升,數據顯示,我國殘疾人用車進口量從2015年的2.1萬輛下降至2022年的0.44萬輛,殘疾人用車出口量從2015年的594.9萬輛增長至2022年的982.8萬輛,其中非機械驅動殘疾人用車出口量924.2萬輛,出口目的地來看,目前國內殘疾人用車主要出口美日英德等發達國家,2022年出口美國379.8萬輛,占比總出口量的38.6%。
五、殘疾人用車競爭格局
國內殘疾人自駕車改裝市場主要受到經濟發達地區的推動,而整車生產廠商則以一些知名汽車制造商為主。雖然無障礙設施不斷完善,但市場上的殘疾人用車銷量仍然較少,競爭相對較小。殘疾人用車品牌主要包括泰坦、中進、韓復榘、海倫哲等,產品價格不低,主要面向經濟實力較強的殘疾人群體。此外,一些汽車廠商也生產具有無障礙使用性能的汽車,但多以國際汽車品牌為主,如本田奧德賽和豐田賽那等量產殘疾人車主要面向高端市場,產品售價都在30萬元以上,國產品牌多以小規模嘗試為主。未來,隨著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無障礙設施的不斷完善,殘疾人用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六、殘疾人用車發展趨勢
殘疾人的需求和身體狀況各不相同,因此殘疾人汽車逐漸向個性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汽車廠商可以根據不同殘疾人的具體需求和身體狀況,生產出適合其使用的專用車輛,例如針對腿部殘疾人士的汽車,針對視力殘疾人士的汽車等等。同時,也可以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生產出適合使用的汽車,例如醫療用車、旅游用車等等。可以預見,未來殘疾人汽車將會更加個性化和專業化,以滿足不同殘疾人士的需求。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和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殘疾人汽車也逐漸向這兩個方向靠攏。智能化汽車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服務,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導航、自動泊車等功能,能夠為殘疾人士提供更加舒適和便利的出行體驗。而電動汽車則可以減少對傳統燃油的依賴,降低污染和噪音,為城市環境帶來積極的影響。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預見智能化和電動化將成為殘疾人汽車的重要發展趨勢。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殘疾人用車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殘疾人用車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殘疾人用車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殘疾人用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分析,2025-2031年殘疾人用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