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近年來中國政府對洗滌劑行業實施了環保政策限制。由于產能落后和高污染的合成洗滌劑生產企業逐漸被市場淘汰,合成洗滌劑的產量不斷下落。到2018年,其產量下降至1265萬噸左右,跌幅超過26%。然而,隨著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朝著環保化、液體化、濃縮化的方向發展,產品質量得到提升,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因此,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的產量開始增加。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中國合成洗滌劑的產量經歷了波動上升的趨勢。截至2023年7月,中國的累計合成洗滌劑產量達到60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11%。
關鍵詞:合成洗滌劑、功能化、環保、低碳、綠色、競爭
合成洗滌劑是一種由合成的表面活性劑與輔助組分一起混合而成的,具有洗滌等功能的復配產品,是由輔助劑和表面活性劑、各種助劑配制而成的一種洗滌用品。合成洗滌劑的分類方式有許多,按照外觀形態可分為液體、漿狀、顆粒狀、塊狀、粉狀等洗滌劑;按泡沫級別分為非泡沫型、低泡沫型、抑泡型和高級沫型洗滌劑;按照用途主要可分為工業洗滌劑和民用洗滌劑兩大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合成洗滌劑已經成為家庭必備的消費品,并且備受歡迎。合成洗滌劑的使用范圍廣泛,比如在洗地、洗碗、洗衣等多種衛生和清潔方面,它具有出色的清潔能力和去污力,能夠迅速有效地清除各種污漬,而且,使用合成洗滌劑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因此,消費者對合成洗滌劑非常青睞,并將其視為家庭必備的產品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2012年到2016年,中國的合成洗滌劑產量持續增長。然而,許多合成洗滌劑中含有較高量的磷(如磷酸鈉)。當洗滌后的廢水流入江河湖泊時,這些含有磷酸納的廢水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而富營養化問題會使得水體中的藻類進行大量繁殖,進而導致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缺氧死亡,使得水質惡化,甚至變質和發臭。與此同時,高磷洗滌劑對皮膚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其對皮膚有刺激性作用,可引發多種皮膚疾病。近年來中國政府對洗滌劑行業實施了環保政策限制。由于產能落后和高污染的合成洗滌劑生產企業逐漸被市場淘汰,合成洗滌劑的產量不斷下落。到2018年,其產量下降至1265萬噸左右,跌幅超過26%。然而,隨著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朝著環保化、液體化、濃縮化的方向發展,產品質量得到提升,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因此,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的產量開始增加。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中國合成洗滌劑的產量經歷了波動上升的趨勢。截至2023年7月,中國的累計合成洗滌劑產量達到60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11%。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中國合成洗滌劑的產量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其產量為187.03萬噸,占總產量的31%。其次是浙江省和四川省,它們的合成洗滌劑產量分別為75.25萬噸和64.34萬噸,分別占總產量的13%和11%。可以看出,廣東省的合成洗滌劑產量遙遙領先。
從合成洗滌劑市場細分來看,我國合成洗滌劑可以分為中低端、高端和專業市場。中低端市場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主要面向普通消費者群體,產品價格相對親民,滿足家庭日常洗滌需求。但這個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消費者對價格敏感;高端市場針對較為高端的消費者群體,產品定位明確,注重品質和使用體驗。雖然其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仍在不斷擴大,并且有一定的增長潛力。在這個市場上,競爭壓力相對較小,但要求產品品質高,研發創新能力強;專業市場主要面向洗滌公司、賓館、酒店和大型企事業單位等專業領域的使用需求,盡管市場份額不大,但需求穩定且具備較強的競爭力。這個市場具有專業化定位,市場集中度高,競爭壓力相對較弱。
近年來,中國洗滌用品的產量穩步增加。市場上涌現出許多著名品牌,而中國合成洗滌用品市場的份額被寶潔和聯合利華等知名外資集團所壟斷。由于跨國品牌在洗滌劑市場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如強大的品牌實力、研發能力和銷售網絡等,導致本土品牌難以與之競爭。汰漬、潘婷、奧妙、清揚等知名洗滌產品均由聯合利華和寶潔生產的,相反,中國本土品牌在國際競爭力方面仍與國外知名品牌存在較大差距。然而,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和本土品牌的崛起,跨國品牌在合成洗滌劑市場中的地位正逐漸受到挑戰。中國本土品牌在提高質量、創新產品以及拓展銷售渠道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盡管與跨國企業相比仍存在差距,但本土品牌的競爭力不斷增強,逐漸挑戰著跨國品牌的地位。自2008年以后,中國本土洗滌用品企業在技術和工藝創新方面積極行動,重新定位其品牌位置和市場布局。以廣州立白、廣州浪奇、廣州藍月亮和浙江納愛斯為代表的企業迅速成長,本土企業及其品牌在市場上不斷提升其競爭力與影響力:以洗衣粉為例子,在2010年我國洗衣粉生產商排名第一的為立白,其市場占有率為24.3%,第二的是汰漬,其市場占有率為20.6%,第三的是雕牌,其市場占有率為17.7%,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立白洗衣粉一直保持本土市場的領先地位。在2018年本土合成洗滌劑企業和品牌在市場上實現了全面超越。本土品牌通過不斷創新,加上差異化定位,增強自身品牌形象與營銷策略,逐漸提高競爭實力,同時,在技術、服務和價格等方面也占據一定優勢。截至2022年,在中國洗滌用品行業市場中,中方代表性企業主要有立白、納愛斯、藍月亮以及上海和黃白貓等企業;國際代表性企業有花王、聯合利華和寶潔等企業。在這些企業中,被認為屬于第一梯隊的有立白、藍月亮、納愛斯和聯合利華等企業。根據相關上市企業的公告數據來看,就產能方面而言,我國合成洗滌用品行業的上市企業中,麗臣實業的產能利用率最高。據2022年的數據顯示,麗臣實業的表面活性劑年產能為43.3萬噸/年,產能利用率達到85.76%。其次是廣州浪奇,其洗衣粉年產能約為18萬噸/年,產能利用率為78%。目前我國合成洗滌用品行業的上市企業,大多數的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說明我國的產能存在一定的過剩現象。
目前,本土合成洗滌劑品牌市場已超過外資品牌,但在單品牌市場競爭中,外資品牌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如推出獨特的膠囊型產品包裝設計、功能化產品開發和節水降耗洗滌等創新產品。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加強,合成洗滌劑企業在產品研發上越來越注重綠色環保,未來市場主流趨勢將是純天然、無磷、低碳的洗滌劑。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洗滌劑的質量和效果要求也越來越高,高品質的高端洗滌劑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
從行業進出口情況來看,我國合成洗滌劑繼續保持以出口為主。隨著我國合成洗滌劑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合成洗滌劑出口規模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而進口規模相對穩定,導致其凈出口規模逐步擴大。從2015年開始,其進口金額為77億元,出口金額為106億元,凈出口金額為29億元。隨著時間的漫延,出口規模擴大速度遠超進口規模,截止2023年7月,我國合成洗滌劑進口金額為57億元,同比減少12.48%,而出口金額為140億元,同比增長10.82%。我國憑借著較大的生產能力和、功能齊全的產品等方面,成功地滿足海外合成洗滌劑市場強勁的需求。
目前,我國合成洗滌劑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去解決。首先,行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產業轉型與升級。這意味著企業需要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提高競爭力。其次,相對于國際高端市場,我國的洗滌用品在品牌力方面還有待加強。國外品牌的進入使得國內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此外,中小型企業的涌入也增加了市場的競爭度,導致行業內部比較容易混亂,產品質量出現良莠不齊等問題。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過去,,合成洗滌劑行業一般通過增加產量來實現企業以及行業的迅速發展,但是這種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和滿足新增市場需求。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合成洗滌劑行業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機遇或途徑。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消費者對洗滌用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環保和安全方面的關注。因此,對洗滌用品企業來說,采取低碳發展策略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而國內合成洗滌劑市場的其他發展呈現以下特點:產品不再只追求簡單的洗凈功能,而是向洗護功能轉變。那些具備附加的護理功能的洗滌產品將會更有競爭力。例如,柔順劑和抗靜電劑等產品可以讓衣物更柔軟、光滑,減少靜電問題;傳統產品將向新概念產品擴展,以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需求的追求。例如,針對敏感肌膚人群推出無過敏配方的產品,或者專門為男性設計的洗滌產品,以及帶有香水香氛的洗滌用品等;濃縮化和高端化的品牌產品將占據更大比例,以提供更便捷、用量更少、效果更好的洗滌體驗。濃縮產品不僅節約包裝材料,還方便攜帶和存儲,同時也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洗衣凝珠因其獨特的形態和單次投放的特點,將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的喜愛。這種產品使用方便,無需測量用量,同時減少了包裝廢棄物的產生。綜上所述,中國洗滌用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液體化、濃縮化、功能化、綠色化和更安全。市場上的洗滌產品將呈現綠色環保、功能性強、市場細分、抗菌抑菌和時尚便捷等五個主要趨勢,以滿足消費者對可持續、高品質洗滌體驗的需求。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4-2030年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
《2024-2030年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4-2030年合成洗滌劑行業發展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2024-2030年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投資風險分析,2024-2030年中國合成洗滌劑行業發展策略及投資建議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