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環境分析
近些年,我國的超導材料產業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狀態,為不斷提高超導材料行業規模,我國大力引進人才,積極投入建設資金,推進以人才為基礎的超導材料研發機制,爭取將我國超導行業發展至全球前沿,對此我國各部門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2023年7月發布的《試點優秀本科生資助 設立杰青基金延續資助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將進一步構建基礎研究人才長周期培養機制》,提出構建基礎研究人才長周期培養機制,促進產出超導材料前沿成果,初步形成以高質量人才為基礎、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的產業發展格局。超導技術一直未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主要是受限于高溫超導材料產品的不成熟且低溫超導材料成本較高,因此多停留在實驗室和市場拓展階段,當前在技術成熟,超導材料成本下降且迭代加速以及政策驅動三重影響下,超導行業迎來向上加速拐點。
超導材料行業相關政策盤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經濟環境分析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醫療服務需求也隨之不斷增長,進一步強化了醫療服務需求的增長,推動居民衛生費用及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快速增長。同時,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也帶來診療人數與住院人數不斷增加。我國近幾年的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逐年上漲,2020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支出突破20000億元大關,2021年我國醫療保險總支出為24043.1億元,同比增長14.77%,2022年我國醫療保險支出為24597.24億元,同比增長554.14億元。作為當前市場上超導材料最主要的應用領域,醫療行業的需求增長必然帶動超導材料行業的發展,超導材料在醫療領域主要應用于核磁共振成像、高梯度磁分離技術以及磁控導管,超導技術為醫生提供了更準確、更高質量的診斷手段,在醫療服務需求增加的未來,超導材料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9-2022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支出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超導材料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全球超導技術不斷進行研發革新,超導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超導行業已然進入火熱年代。全球超導材料市場規模正穩步上升,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超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61.5億歐元,2020年全球超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64.6億歐元,同比增長6.1%;2021年全球超導材料市場規模為64.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2022年全球超導材料的市場規模為68億歐元,同比增長6%。
2019-2022年全球超導材料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超導材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三、社會環境分析
由于電阻的存在,電流在傳輸過程中會產生熱量,導致電網設備的溫度升高,從而產生能源的損耗,超導材料的出現,使得電阻大幅降低,電流傳輸過程中的熱量也相應減少,從而減少了電能源的損失。我國作為用電大國,每年的總用電量都達到了萬億千瓦時的級別,并且近年來用電總量保持著上升趨勢,2020年我國總用電量為7.51萬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為5883千瓦時/人,2021年我國用電總量為8.3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65%,2022年我國用電總量為8.64萬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達到了6116千瓦時/人。超導材料對于電力行業的發展有著直接而又深遠的影響,超導材料的應用可以提高電網的穩定性、降低電力設備的損耗及維護成本、提高電纜線路的保護能力,同時還可以為環保節能減排做出貢獻。在未來的電力行業中,超導材料將會有更加廣泛的應用,為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2018-2022年我國用電總量及人均用電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超導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技術之一。超導材料的零電阻和完美磁性特性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診斷和治療疾病,提高醫療水平和治療效果。超導材料的下游應用產品有磁共振成像(MRI),MRI是隨著超導體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物磁學核自旋成像技術,該技術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并重建出人體信息像的一種醫學成像方式。MRI是低溫超導材料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市場需求缺口尚存,近年來我國的MRI數量增長幅度有限,2020年我國MRI數量為1.07萬臺,2021年我國MRI數量增長到1.18萬臺,增長了10.28%,2022年我國MRI數量為1.27萬臺,同比增長7.63%。長期來看,MRI作為醫學影響診斷中心等醫療機構的基本配備要求,市場發展有較強確定性,我國也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MRI市場,并且隨著國內MRI設備廠商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國產超導MRI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對低溫超導材料行業需求也將穩步增長。未來,隨著超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超導材料在醫學中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和深入。
2019-2022年我國超導磁共振成像設備(MRI)數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技術環境分析
近年來我國大力扶持超導材料行業,發布了許多有關超導材料行業的扶持政策,但我國的超導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科研仍存在著許多問題,我國超導材料的專利數量近年來也呈現波動狀態,2019年我國超導材料專利數量為311項,2020年我國超導材料專利數量為287項,同比減少了24項,2021年專利數量為304項,對比2020年增長了17項,2022年專利數量下滑至279項,同比減少了25項。
2019-2022年我國超導材料專利數量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超導材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超導材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超導材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四章,包含未來超導材料行業發展預測分析,超導材料行業投資現狀分析,超導材料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