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中國自2003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精鉛生產國,此后一直維持絕對優勢。西方國家因鉛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產量呈下降的趨勢,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精煉鉛產量為781.1萬噸,需求量為773.17萬噸。
關鍵詞:鉛行業相關政策、鉛行業產業鏈、精煉鉛產量、精煉鉛需求量、精煉鉛進出口、精煉鉛市場規模
一、鉛行業概述
鉛是一種金屬化學元素,元素符號Pb,原子序數為82,原子量207.2,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鉛金屬為面心立方晶體。鉛是制造蓄電池、電纜、子彈和彈藥的原材料,也是汽油的添加劑。鉛化合物用作顏料、玻璃、塑料和橡膠的原料。由于金屬鉛具有優良的耐酸、堿腐蝕性能,廣泛用于制造化工和冶金設備。鉛合金用作軸承、活字金和焊料等。此外,鉛也開拓了一些新的用途。如用作瀝青的穩定劑,以延長路面使用壽命;用于制造核電站屏蔽和核廢料貯罐,電業部門調整負荷的大功率蓄電池組,及磁流體動力學裝置等。鉛的主要物理和力學性能如下:
二、中國鉛行業主要政策
近年來,有色金屬及合金行業遵循“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積極推進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調整產業結構、扶持稀有金屬及新興領域發展等相關政策。在國家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全國各省市也紛紛出臺政策,支持和促進本省市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強化技術創新、推進延鏈升級,著力優化產品結構、擴大有效供給,著力完善政策機制、營造良好環境,推動有色金屬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基地。
三、鉛行業產業鏈
鉛行業上游主要涉及礦山資源勘探、礦山機械生產等領域,下游主要用于鉛酸蓄電池、電纜護套、鉛合金、化工醫藥等領域。對于鉛行業而言,上游產品價格的影響巨大。原材料成本在行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已成為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項,對行業利潤率等相對影響較大。近年來,受環保治理等影響,鉛礦產量持續下降,鉛礦對外依賴度整體呈上升趨勢,鉛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應該積極協調與上游企業的關系,或是向上游拓展產業鏈,爭取降低成本進行。
金屬鉛為面心立方晶體。金屬鉛是一種耐蝕的重有色金屬材料,鉛具有熔點低、耐蝕性高、X射線和γ射線等不易穿透、塑性好等優點,常被加工成板材和管材,廣泛用于化工、電纜、蓄電池和放射性防護等工業部門。產量方面,2022年,世界鉛礦產量450萬噸,中國鉛精礦產量2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44.44%,為世界最高。鉛屬于我國優勢資源。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鉛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四、中國鉛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中國鉛礦石資源分布廣泛,但資源相對集中。在已查明礦產地中,除天津、北京、上海、臺灣、寧夏、福建等地以外,其余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均有不同規模鉛礦資源。中國鉛礦資源儲量達50萬噸以上地區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及華北內蒙古地區。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鉛礦儲量為2186.5萬噸,其中,內蒙古地區儲量占比為22.66%,位居全國第一,此外,云南、西藏、甘肅、、廣西、江西等地區均具有較豐富的鉛礦資源。
鉛是使用歷史最長、被應用最廣泛的金屬之一,用鉛制成的日常器具不容易生銹,曾經被用于管道、銅鏡等;因其比重大,被用來制造彈藥;利用其耐腐蝕、密度大的特性,也經常用在輪船、房頂、防射線設備當中;后來隨著鉛蓄電池的問世,被廣泛的應用到蓄電池領域。近年來,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積極帶動了鉛的消費,使我國鉛鋅工業發展較快,在全球鉛鋅產業鏈中逐步占有重要地位。中國自2003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精鉛生產國,此后一直維持絕對優勢。西方國家因鉛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產量呈下降的趨勢,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精煉鉛產量為781.1萬噸,需求量為773.17萬噸。
進出口來看,2015-2022年我國精煉鉛進出口量都具有一定波動性,截至2022年我國精煉鉛進口量為4.12萬噸,同比下降20.44%,出口量為12.05萬噸,同比增長21.99%。出口目的地來看,2022年我國精煉鉛主要出口至美國、越南、土耳其、荷蘭與中國臺灣等地,前五地區出口量合計占比78.86%。
據統計,2015-2022年我國精煉鉛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態勢,截至2022年我國精煉鉛市場規模約為1203.31億元,平均價格約為15563元/噸。
五、中國鉛行業重點企業
根據我國鉛礦產地的分布和建設條件,目前現已形成東北、湖南、兩廣、滇川、西北等五大鉛采選冶和加工配套的生產基地。由于鉛礦這類大宗商品的運輸成本較高,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較大,因此鉛礦采選企業向周圍的冶煉企業就近供應成為行業內的普遍現象。冶煉企業從控制成本和穩定供應渠道的角度出發,亦積極在當地尋找長期穩定的礦石供應商。上述原因導致我國鉛礦市場區域性特征較明顯,各鉛礦生產集中區域在供求狀況方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六、中國鉛行業發展趨勢
鉛工業發展當前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一是新時期的產業結構調整和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為鉛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二是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新技術為鉛傳統制造技術的升級提供了無限可能;三是關乎鉛未來前景的新材料、鉛蓄電池新技術等鉛產業鏈有關環境友好的技術開發帶來了新的希望;更為重要的是,鉛生產技術本身多樣化快速發展,為未來冶煉新技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新的突破性的技術正在孕育發展。
鉛是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鉛工業和整個有色金屬工業一樣,也正處于戰略轉型期。鉛行業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鉛是鉛蓄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推廣,鉛蓄電池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加大,將會拉動我國鉛行業的市場需求。因而,我國鉛市場發展潛力依然較大。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鉛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鉛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鉛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鉛行業投資前景,2025-2031年中國鉛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