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中國鹽行業在技術方面不斷發展和創新,投資增加了原鹽的生產效率和產量。新的采礦技術、提純技術以及設備升級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中國政府對鹽行業的政策支持也可能是原鹽產量上漲的原因之一。政府鼓勵鹽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大產能,并提供資金和稅收優惠等支持措施。中國鹽行業可能通過優化供應鏈來提高原鹽產量。包括改進物流、采購和供應商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確保原鹽供應充足。
一、鹽行業概述
鹽(Salt)在化學中,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與酸根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一般來說鹽是復分解反應的生成物,如硫酸與氫氧化鈉生成硫酸鈉和水,也有其他的反應可生成鹽,例如置換反應等。
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堿式鹽,合鹽分為復鹽和絡鹽。其中酸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離子,堿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離子,復鹽溶于水時,可生成與原鹽相同離子的合鹽;絡鹽溶于水時,可生成與原鹽不相同的復雜離子的合鹽-絡合物。
鹽的分類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劃分,常見的分類包括:礦物鹽:由地下巖石中提取的天然鹽,如海鹽、巖鹽(如巖石鹽、鹵石鹽等)。食用鹽:主要用于食品調味的鹽,通常是經過精制、加工和添加劑處理的,如食用海鹽、食用巖鹽、精制鹽(如氯化鈉)等。植物鹽:由某些植物或植物部分提取的鹽,如蘆葦鹽、藻類鹽等。動物鹽:由動物體內或動物分泌物提取的鹽,如動物骨骼中的磷酸鈣鹽、動物血液中的血鹽等。食鹽替代品:指那些用于替代傳統食鹽的其他物質,如低鈉鹽(鈉含量較低的鹽)、海藻鹽(富含碘的鹽)等。
二、政策
1996年國務院《食鹽專營辦法》規定我國食鹽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專營制度,此后食鹽的銷售嚴格受專營制度管控,我國食用鹽市場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此后在2016年4月22日,國務院實施了《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國發[2016]25號),在堅持食鹽專營制度基礎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兩年的過渡期內主要取消了食鹽產銷區域限制,允許省級食鹽批發企業、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開展跨省自主經營,此外促使食鹽銷售定價更趨市場化,鹽改的實施為我國食鹽行業及業內各企業發展帶來了顯著影響。
三、產業鏈
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化學工業的基礎原料,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紡織印染、冶金、食品加工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按用途分類,鹽產品可分為食鹽、小工業鹽和兩堿用鹽等。食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其所含鈉元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兩堿用鹽是兩堿行業的主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燒堿、純堿的生產制造;小工業鹽是除兩堿用鹽以外的工業鹽,主要用于印染等行業。
燒堿、純堿為鹽行業產業鏈下游主要產品,其產量的上漲對鹽行業的需求隨之上漲,為了滿足燒堿和純堿的增長需求,鹽行業可能會進行技術升級和改進,以提高產能和生產效率。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燒堿及純堿產量呈現逐年上漲態勢,2022年中國燒堿產量為3980.5萬噸,純堿產量為2920.2萬噸。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鹽行業投資機會分析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
四、中國鹽行業發展現狀
中國鹽行業在技術方面不斷發展和創新,投資增加了原鹽的生產效率和產量。新的采礦技術、提純技術以及設備升級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中國政府對鹽行業的政策支持也可能是原鹽產量上漲的原因之一。政府鼓勵鹽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大產能,并提供資金和稅收優惠等支持措施。中國鹽行業可能通過優化供應鏈來提高原鹽產量。包括改進物流、采購和供應商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確保原鹽供應充足。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原鹽產量逐年上漲,2022年中國原鹽產量約為10835萬噸。
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中國對鹽加工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鹽加工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行業、化工行業、制藥行業等多個領域,這些領域的發展促使市場對鹽加工產品的需求增長。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鹽加工行業總產值約為179.4億元。從產能結構來看,井礦鹽占比最重,占比為59%。
五、中國鹽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量企業在中國鹽行業中也日益崛起。通常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能夠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并快速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私營企業在一些細分市場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按純堿企業產量占比來看,三友化工占比最重,占比為11.61%,其次為中鹽化工,占比為10.69%。
三友化工是全國純堿知名企業,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充分發揚“創業守成,事在人為”的企業精神,一直秉承“產品鏈接、工藝銜接、資源集約、產業集群”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現已由成立之初單一純堿業務發展成為具有“兩堿一化”(純堿、氯堿、化纖)特色循環經濟模式的集團型企業,實現了從無機化工向有機化工、從基礎化工向精細化工的轉型升級。根據公司年報顯示,三友化工2022年燒堿收入為16.37億元,純堿收入為81.27億元。
六、未來中國鹽行業發展趨勢
1、行業將建立安全信息追溯體系
截至2018年6月,全國共有23個省52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在平臺注冊;18家食鹽批發企業在平臺注冊。食鹽定點生產企業25家正在使用全息防偽二維碼標志;平臺累計發碼18億枚;企業追溯系統已經建設完成24家;正在建設的有44家;企業追溯系統已經完成招標3家,企業追溯系統準備招標36家。
2、積極開拓電商等渠道
當前,“互聯網+”的概念成為時尚,而作為市場化程度較低的食鹽行業,其電商化道路作為傳統經銷渠道的有益補充,已為越來越多的鹽企所利用。例如,云南鹽業已經與郵樂網開始合作,將在京東、天貓等網站開展電商布局。另外,包括廣鹽、中鹽、蘇鹽在內的多家鹽業已經在京東、一號店等電商平臺設立了專營店,開始在網上銷售。另一方面,中鹽積極開拓新渠道,推進跨界合作。截至2018年8月,中鹽已與中國郵政在16個省正式開展業務合作,充分利用中國郵政的物流優勢,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農村市場。
3、龍頭企業或將脫穎而出
對于省級的鹽業公司和中鹽公司,他們由于多年的壟斷已占據了非常豐富的渠道資源,近幾年為了備戰鹽改,很多鹽業公司已經提前布局上游的生產企業,為今后實現產銷一體做好準備。所以實力強勁的鹽業公司在產銷一體后會最有可能成為市場競爭的巨頭。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鹽行業投資機會分析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鹽行業投資機會分析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鹽行業投資機會分析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主要采鹽業企業分析,中國鹽業營銷及發展策略分析,2025-2031年中國鹽業市場態勢分析與投資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