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智慧礦山不僅是我國礦業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還是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障。近年來,在國內5G、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礦業不斷融合發展背景下,國內智慧礦山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現階段已取得較大成果,行業發展前景較好。2021年我國智慧礦山服務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205億元增長至1920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智慧礦山服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
關鍵詞:智慧礦山市場規模、智慧礦山市場競爭格局、智慧礦山行業發展前景
一、定義及發展歷程
智慧礦山是工業互聯網體系在礦山領域的垂直應用。為了提高礦山生產效率,保障安全開采,減少人員安全事故發生,中央政府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推動智慧礦山行業發展,從政策引導規劃,落地到企業示范工程,自上而下的智能化路徑明確。
煤礦信息化建設是煤礦智能化建設的主線與基礎,從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至今,我國煤礦信息化建設主要經歷了單機(系統)自動化、綜合自動化及礦山物聯網階段,且隨著工業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煤礦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將向煤礦智慧化方向演化。
二、智慧礦山主要生產系統發展形勢
傳統礦山行業是高危、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一個可靠高效的數據采集和信息傳輸系統,促進礦山人、機、物的全面互聯。5G大帶寬、低時延的技術加持,使設備遠程控制成為可能,這一創新大大降低礦山企業運維成本與施工風險,實現礦山少人化,提高礦山智能決策、智能感知與執行能力?;凇败?路-云-圖”的思路,礦山“裝-運-排”24小時自動化無間斷生產成為新趨勢。
智慧主要生產系統包括智慧主要生產系統和智慧輔助生產系統,智慧主要生產系統包括采煤工作面的智慧化和掘進工作面的智慧化,對于煤礦來講,就是以無人值守采煤掘技術為代表的智慧綜采工作面和無人掘進工作面。對于非煤礦山來講,可能是以智慧爆破采礦為代表或者以自動機械采礦技術為代表的無人采礦工作面和無人掘進工作面系統。
從綜采工作面設備發展來看,綜采工作面設備經歷了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階段,近幾年綜采工作面自動化已經基本實現,部分控制技術與設備初步具備智能化,但是由于綜采系統、煤機裝備控制動作多,且對動作準確性、順序性、響應速度等要求嚴格,且現有綜采裝備多為單機分散控制,不能實現快速、準確的配合,無法充分發揮智能設備的性能。
而智慧輔助生產系統是輔助系統的智慧化工作,主要以無人值守為主要特征的智慧運輸系統(含皮帶運輸、輔助運輸)、智慧提升系統、智慧供電系統、智慧排水系統、智慧壓風系統、智慧通風系統、智慧調度指揮系統、智慧通訊系統等,近年來發展迅速。
三、中國智慧礦山行業發展現狀
智慧礦山的建設不僅是一項超級工程,更是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基于智慧礦山的物聯網系統已經在各煤礦中廣泛使用,提高了煤礦的開采效率。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而產生的,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通信、數據傳輸,形成物與物、人與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可分為四層組成架構,分別為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在智能礦山建設中,物聯網技術必將發揮重要作用,物聯網技術也必將在智能礦山建設中得到更大的發展。
智慧礦山不僅是我國礦業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還是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障。近年來,在國內5G、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礦業不斷融合發展背景下,國內智慧礦山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現階段已取得較大成果,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2021年我國智慧礦山服務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205億元增長至1920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智慧礦山服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
智慧礦山信息通訊的細分領域包含礦井工業以太網、煤礦無線網絡、通信系統、5G通信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其中礦井工業以太網占據75.92%的市場份額;5G通信網絡占15.08%;信息安全占7.09%;其他占1.91%。
四、智慧礦山產業鏈
1、產業鏈結構
智慧礦山產業鏈上游主要由硬件設備及軟件系統集成構成;中游是智慧礦山實施廠商;上游主要包括煤炭開采企業、礦務集團。
2、上游-傳感器
智慧礦山整體解決方案的核心在于數據采集與傳輸。傳感器、物聯網和通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礦山各個環節,實時采集和傳輸礦山的設備狀態、生產參數、環境監測等數據。
在智慧礦山中,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可以用于監測各種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這些氣體對工人健康和礦山環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約為2975.1億元,同比2020年的2505.6億元增長了18.74%。2022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
3、下游-采礦業
我國已是全球礦產資源生產大國,采礦業的數智化轉型對于國家經濟建設意義重大。2022年我國采礦業資產達到12.87萬億元,同比6.3%;采礦業主營業務收入6.82萬億元,同比增長19.65%。
在中國,無疑煤礦是主角。煤炭是我國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料,其資源的安全穩定開發與國計民生及能源安全息息相關。2016-2021年件,中國原煤產量總體呈穩定小幅增長趨勢,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原煤產量出現小幅下降,2021年、2022年在我國原煤產量恢復疫情前的發展,原煤產量分別達到40.7億噸、45億噸。
五、行業發展背景
在過去,煤礦事故頻出報端。但在5G技術條件下,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一方面,傳感器和網絡的疏通,讓采礦變得更可控,另一方面,由于智慧礦山的發展,也間接提升了整體行業的生產效率。
智慧礦山作為確保煤炭工業安全、高效、經濟、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家及相關部門高度重度,相繼頒布了多項關于支持、鼓勵、規范智慧礦山行業的相關政策,各個重點省份也相繼出臺政策支持智能開采。
六、智慧礦山行業發展趨勢
智能化礦山的建設需要技術先進、業務全面、功能強大、性能穩定的通信系統平臺做支撐。5G通信技術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大規模設備連接等特性,為礦山設備群的“萬物互聯”提供了通道,可實現礦井全范圍通信網絡覆蓋、對井下設備和環境數據進行全方位采集和傳輸、精準可靠的實現設備控制,滿足礦山各類業務系統的網絡數據傳輸需求。
我國智慧礦山建設以打造先進數字化基礎設施、構建以人為本的礦山應用體系為核心目標,依托業務側與平臺側雙向驅動,構建智能化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基礎軟件平臺、數據融合平臺,實現生產智能化、安全智能化,以及支撐系統智能化,從而激發工業潛能,深入推動智彗礦山建設。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智慧礦山行業運營現狀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智慧礦山行業運營現狀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慧礦山行業運營現狀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重點區域智慧礦山建設形勢與經驗借鑒,中國智慧礦山企業經營分析,中國采礦業可持續發展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