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迫切需求。農業信息化可以提供精細化的農業管理和決策支持,幫助農民實現高效、精準的農業生產。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成本不斷降低,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根據數據顯示,中國農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呈現上漲態勢,2022年中國農業信息化市場規模約為1141.95億元
一、農業信息化行業概述
信息化農業是指以農業信息科學為理論指導,農業信息技術為工具,用信息流調控農業活動的全過程,以信息和知識投入為主體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高級階段。
農業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對農業生產、管理、決策等各個環節進行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和應用。它包括農業信息化管理系統、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農業云平臺等方面。按照模式分類可分為政府引導型、技術推動型、市場帶動型、產業引領型。
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可以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通過精準農業技術和農業物聯網,可以實現對土壤肥力、水分、氣候等農業生產要素的實時監測和管理,優化農業生產決策,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農業信息化可以幫助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管理、農業物資采購、農產品銷售等環節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中間環節的成本,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通過農業信息化技術,可以追溯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和供應鏈,實現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全程監控和溯源,增強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優化農業資源配置:通過農業大數據分析,可以對農業資源的利用情況進行評估和優化,幫助農民合理配置土地、水資源和農業投入品,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發展背景
農業信息化對于加快推動農業發展方式根本轉變、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022年10月,農業農村部在《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數字化建設指南》中提出未來發展目標,力爭用3到5年,示范區數字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大數據應用場景豐富拓展,建成一批智慧農業先行樣板。
隨著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的擴大,農業信息化行業將面臨更廣闊的市場機遇。數字經濟的發展將為農業信息化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場景,包括農產品溯源、智能農業設備、農業云服務等領域;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的上漲對農業信息化行業將帶來更廣闊的市場機遇和技術創新,推動農業生產效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提升,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協同發展。農業信息化行業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上漲至50.2億元。
三、農業信息化產業鏈
農業全產業鏈是指由農資供應與采購、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倉儲與物流、農產品加工與深加工、品牌建立與營銷、農產品銷售等多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的產業鏈系統。而農業信息化是在農業全產業鏈基礎上,所形成的覆蓋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全過程和全要素的各類標準的信息化體系。農業信息化產業鏈上游為電子元器件及通信網絡等;產業鏈中游為農業信息化行業;產業鏈下游為種植業、畜牧業、農資流通、農產品流通等。
農業信息化行業產業鏈下游主要為農業,隨著中國農林牧漁總產值的上漲,對農業信息化行業需求隨之增加,農業總體發展態勢良好,根據數據顯示,中國農林牧漁總產值從2013年的93173.7億元上漲至2022年的156065.94億元。
四、全球農業信息化行業發展現狀
全球農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呈現上漲態勢,市場規模的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驅動。首先,人口增長和食品需求的增加推動了農業生產的自動化需求。其次,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農村勞動力短缺也促使農業采用自動化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此外,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壓力也推動著農業自動化的發展。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農業信息化市場規模約為603.38億美元。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五、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迫切需求。農業信息化可以提供精細化的農業管理和決策支持,幫助農民實現高效、精準的農業生產。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成本不斷降低,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互聯網在中國農村的普及,農民的數字素養和信息獲取能力不斷提升。這為農業信息化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基礎和支持。根據數據顯示,中國農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呈現上漲態勢,2022年中國農業信息化市場規模約為1141.95億元,其中硬件市場占據了半數以上的份額,市場規模約為661.53,軟件市場規模約為467.53億元,服務市場規模約為67.6億元。
中國農業信息化市場在全國范圍內分布廣泛,而華東地區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農業信息化市場。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和上海等省市,經濟發達、農業資源豐富,農業信息化發展較為成熟。在華東地區占比為26.40%,另外中國農業信息化在西部地區占比同樣較重,這與西部地區農業資源豐富、經濟相對滯后但有發展潛力的特點相吻合。西部地區的農業信息化發展有助于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民收入和農產品質量。其占比為25%。
六、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農業信息化市場競爭激烈,涉及到眾多的企業和創新公司。中國農業信息化市場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和創新公司參與競爭。隨著國家對農業信息化發展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農業信息化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給行業內企業帶來機會的同時也加劇了行業內的市場競爭。農業信息化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行業內企業必須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兼并收購、提高市場占有率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行業集中度將有所提升。現階段,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中主要玩家為金谷高科、旗碩科技、托普云農、佳沃集團。
金谷高科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建立起 IT、信息整理分析以及信息推廣團隊。推廣團隊與客戶進行接洽,了解客戶實際需求,并可及時將市場需求傳遞至信息服務團隊,根據公司年報顯示, 其農產品銷售業務收入呈現上漲態勢,2022年上漲最為明顯,其業務收入為3.74億元。
七、未來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
智能化和自動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化和自動化將成為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方向。農業機械、農業無人機、智能傳感器等技術將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和管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數據驅動決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將為農業信息化提供更大的支持。通過采集、分析和利用農業數據,農民和決策者可以做出更準確、科學的決策,提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和經濟效益。
農業物聯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通過將農業設備、傳感器、無人機等連接到互聯網,實現設備之間的智能互聯和數據共享,農民可以實現遠程監控、精準施肥、水資源管理等功能。
農產品質量追溯: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質量追溯成為發展的重要方向。農業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全程追溯,提供農產品的溯源信息,增加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
農村電商和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村電商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加速農業信息化的推廣。通過電商平臺,農產品可以更直接地與消費者對接,提高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效益。
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科技創新將不斷推動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的出現將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總的來說,未來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的發展將朝著智能化、自動化、數據驅動決策、農業物聯網、質量追溯、農村電商和科技創新等方向發展。這些趨勢將為農業提供更高效、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提高農民收入和農產品質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農業信息化行業主要案例分析,2025-2031年農業信息化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2025-2031年農業信息化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