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鏈
縫紉機械設備指通過—根或多根縫紉線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以及織物、皮革、塑料、紙張等制品的機械設備,其通常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等零部件組合而成,其產品起始于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后,是交織或縫合各類縫料的重要設備。只要可分成縫前設備、縫中設備、縫后設備。縫紉機行業的產業鏈上游主要為生鐵、伺服電機等行業,下游的應用范圍較為廣,主要為服裝、家紡等行業。
縫紉機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上游行業分析
生鐵是含碳量大于2%的鐵碳合金,工業生鐵含碳量一般在2.11%-4.3%,并含Si、Mn、S、P等元素,是用鐵礦石經高爐冶煉的產品。根據生鐵里碳存在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煉鋼生鐵、鑄造生鐵等幾種。生鐵性能為堅硬、耐磨、鑄造性好,但生鐵脆,不能鍛壓;我國2022年生鐵產量為86383萬噸。
2017-2022年中國生鐵產量(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伺服電機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伺服電機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近年來,我國伺服電機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到了2022年其市場規模達到181億元,同比增加7.1%。
2017-2022年中國伺服電機市場規模(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縫紉機械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三、中游行業分析
從我國工業縫紉機產量情況來看,2017-2022年,在行業產品更新換代與下游行業景氣度提升的雙輪驅動下,我國縫紉機產量呈現出很大的波動性,2021年產量達1000萬臺,為近年來最高值;2022年我國縫紉機的產量為630萬臺,同比減少37%。
2017-2022年中國縫紉機產量(萬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2年中國工業縫紉機需求量為478萬臺,同比2021年下降9.5%,未來在國民經濟的恢復背景下,預計中國縫紉機需求量將會呈現上漲趨勢。
2017-2022年中國縫紉機需求量(萬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紡織行業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中國紡織工業發展良好,帶動中國縫紉機行業健康發展,數據顯示,中國縫紉機市場規模在2021年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2021年中國縫紉機市場規模為166億元,2022年中國縫紉機市場規模為190億元。
2017-2022年中國縫紉機行業市場規模(億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縫紉機主要分為工業縫紉機、普通家用縫紉機、多功能家用型縫紉機以及縫前縫后設備;各自的占比分別為58%、23%、17%以及2%,其中我國縫紉機類型主要為工業縫紉機。
中國縫紉機產品種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下游行業分析
2022年,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疲弱、原材料成本高企、外貿環境更加錯綜復雜等風險因素的影響下,我國服裝行業經濟運行壓力顯著加大,總體呈現了持續放緩的發展態勢。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產量232.42億件,較2021年小幅下滑。
2016-2022年中國服裝產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中國企業的設計和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家紡市場巨大的消費潛能將被釋放出來;近年來,我國的家紡行業市場規模持續上漲,由2017年的2118億元上漲到2021年的2587億元。
2017-2021年中國家紡行業市場規模(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縫紉機械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3-2029年中國縫紉機械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3-2029年中國縫紉機械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縫紉機械行業內知名企業競爭力及關鍵性數據剖析,2023-2029年中國縫紉機械行業投資機會及風險規避指引,2023-2029年中國縫紉機械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