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規模、市場結構、高爾夫用品品牌分析、高爾夫用品行業發展前景
1、高爾夫用品定義及分類
高爾夫用品,是指打高爾夫球時所需要的物資,是高爾夫運動專用物品的統稱。高爾夫用品主要包括高爾夫球桿、高爾夫球包、高爾夫用球、高爾夫服裝、高爾夫鞋、高爾夫帽子、高爾夫手套及相關配件等方面。
高爾夫用品行業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中國高爾夫運動發展現狀
根據國內球場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將中國高爾夫運動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起步階段(1984-1994年): 1984年,中國第一座高爾夫球場——廣東中山溫泉高爾夫球場建成開業,這標志著現代高爾夫球運動在中國的起步,填補了中國高爾夫的空白。隨后,我國組建了高爾夫協會和高爾夫球隊,舉辦了高爾夫球賽,產生了第一批職業高爾夫選手。在這十年里,高爾夫以“貴族運動”的身份進入中國百姓視野,但當時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眾多球場面臨著球客少、專業化程度不高的發展瓶頸。因此這一時期,我國高爾夫球場數量增長緩慢,到1994年我國一共只建設了16家高爾夫設施。
穩步發展階段(1995-2003):1995年,中國高爾夫協會首次將國際職業高爾夫賽事引入中國,舉辦了VOLVO中國巡回賽和VOLVO中國公開賽。同年中國第一所培養高爾夫專業人才的中等專業學校——北京高爾夫運動學校成立;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開設高爾夫管理專業,開創了中國高爾夫球專業高等教育的先河。1998年,中國高爾夫球協會正式加入世界高爾夫球聯合會,成為其中一員。2002年11月,當時世界高爾夫球頭號職業球手老虎.伍茲訪問中國,在在中國刮起了一股高球旋風。在這一階段,中國球手嘗試走出國門,挑戰各國高手,中國高爾夫也向全世界伸出橄欖枝,巨星來訪,賽事落戶,中國的高爾夫正在被全世界慢慢認可。這個階段我國球場數量快速增長,增加了136家高爾夫設施。另一方面,90年代后期開始國家對高爾夫球場建造土地進行嚴格限制。
快速發展階段(2004-2013年):中國高爾夫球場的建設與房地產相連接,各地紛紛發展以高爾夫球場的景觀要素為建設開發載體的房地產項目,得益于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中國高爾夫球場數量以較快勢頭繼續發展。高爾夫球場的建設帶動高爾夫運動在中國的發展。2006年,中國高爾夫國家隊成立。中國的高爾夫運動中,涌現出了很多青少年球手,其精彩的表現,將為中國高爾夫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調整發展期(2014年至今):一方面,國家堅決處置高爾夫球場違建行為;另一方面,支持高爾夫運動健康發展。
高爾夫球場需要大面積的土地和水資源,浪費耗能,并且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2014年開始,中國政府進行了系列的針對違規高爾夫球場建設的檢索整治行動。自2017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體育總局、銀保監會、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連續5年聯合部署開展了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治“回頭看”工作。地方政府已對違建球場進行了堅決取締,并嚴肅追究了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累計關停球場259個,占全部球場37.6%。
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高爾夫列入健身休閑產業體系。2016年8月,在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務院發布的《競技體育“十三五”規劃》中更是將高爾夫運動列入了競技體育范圍,對高爾夫運動的本質做了認可。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發布了的《高爾夫球運動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將推動高爾夫運動大眾化工作的全面開展。
我國高爾夫運動產業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中國高爾夫人口規模在150-200萬,其中高爾夫核心人口(年下場打球8輪次及以上的人群)的數量為62萬。且在近年的經濟環境與政策制度的影響下,高爾夫人口呈現下降的趨勢,需求進一步萎縮。
2015-2022年中國高爾夫消費人口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3、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銷售收入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高爾夫運動起步期,高爾夫用品均來自進口,到了九十年代,伴隨著外商直接投資的熱潮,許多國外知名高爾夫球具品牌紛紛在中國興建生產基地,進行來料加工。這些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并存在明顯的產業集聚。長期以來,國內高爾夫用品企業主要以貼牌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自主品牌較少,產品附加值較低,企業競爭力較弱。我國高爾夫用品是典型的外向型產業,國內產品大量出口至海外市場。2022年我國高爾夫用品行業銷售收入為138.46億元。
2017-2022年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銷售收入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4、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進出口規模情況
近年來,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出口規模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2022年中國高爾夫用品出口規模達到128.12億元。因為國內高爾夫用品品牌大多定位于中低端,因此我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高爾夫用品。2022年中國高爾夫用品進口規模達到24.08億元。
2017-2022年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進出口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5、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近年來高爾夫人口呈現下降的趨勢,加劇了中國高爾夫市場供求失衡狀態。2022年我國高爾夫用品行業國內需求規模僅為34.42億元。
2017-2022年中國高爾夫用品市場需求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高爾夫球具和服裝是高爾夫愛好者在運動中所不可或缺的核心裝備,就球具和服裝來看,二者在零售端存在差異。對大多數的高爾夫愛好者而言,每年參與高爾夫運動的次數有限,其球具升級的需求就沒有那么強烈,因此一套適合的球具可能在幾年內長期使用;高爾夫服裝則與之不同,擁有高爾夫這一標簽的服裝具有文化消費的屬性,因此購買高爾夫服裝是伴隨著消費者的休閑需求自然產生的。我國高爾夫服裝占高爾夫用品市場的近40%,2022年市場規模為13.41億元。隨著高爾夫運動從精英體育向大眾體育轉變,高爾夫服飾的價格將向平民化的趨勢發展,自主品牌的高爾夫服裝將會有較大的市場前景。
2017-2022年中國高爾夫用品細分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6、中國市場上的主要高爾夫用品品牌
美國、日本高爾夫運動普及度高,國際領先高爾夫用品品牌,如HONMA、Callaway、PING、NIKE、Taylor Made等都是出自這兩個國家。中國只是扮演加工工廠的角色,大部分利潤被國外跨國公司獲得。
在中國市場領先的國際高爾夫用品品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國內企業品牌意識的不斷提升,國內一些優秀的企業開始注重品牌的培育和發展。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積累,這些企業在品牌運營、產品開發、技術、人才等方面已經具備較強的競爭實力,開始以自主品牌參與市場競爭,并逐漸成長壯大。中國自主品牌中較為知名的有PGM高爾夫系列產品、TTYGJ(天宇詠勝)高爾夫球具及相關產品,其定位是高爾夫初學者,前身主要是幫國際高爾夫品牌代工生產球桿,自主研發能力較低。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專門制造高爾夫室內模擬器的品牌,如如歌、衡泰信等民族品牌。此外,還有比音勒芬是國內領先的高爾夫服裝品牌。
中國本土主要高爾夫用品品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自主高爾夫品牌大多數誕生于2000年以后,遠遠落后于這項運動在美國和日本的發展。并且自主研發能力較低,致使其很難與其他國際品牌競爭。國外品牌占據國內高爾夫用品市場,在我國最受球友喜歡的排名前十的高爾夫用品品牌被美國和日本品牌全部占據,無一國內品牌進入前十。從產品定位來看,中高端品牌大多為國外品牌,而我國國內品牌大多定位于中低端。此外,一些高爾夫配件,如專門的練習輔助器材占有很大的進口份額。
7、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高爾夫運動除發展空間大外,還是個關聯性大、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以高爾天運動為龍頭,可以帶動起諸多行業的發展。由于自然資源的限制、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以及發展時間較短,高爾夫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程度比較低,導致其自身的價值尚未完全發揮。
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健康和運動的重要性。根據國家規劃,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要達到38.5%;到2035年全面建立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這些因素將會推動國內體育運動相關產業在未來幾年內繼續保持高速發展。高爾夫運動是一項典型的親近大自然的戶外運動,在寧靜安逸的環境中通過適當運動可以達到健身休閑效果。高爾夫球場風景優美,是遠離都市的寧靜“氧吧”,讓人精神愉悅、神清氣爽。高爾夫既快樂身心又優化人格,既切磋球技又方便交友。高爾夫運動讓人得到的不僅是體質的增強,還包括心理上的放松和調節。與其他競技類運動相比,高爾夫運動節奏舒適緩慢,沒有身體對抗,幾乎沒有造成運動創傷的外界因素,對年齡和體能素質要求不高,因而適合廣泛人群參加。高爾夫同時是商務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具有較強的商務性。商界人士把高爾夫球場作為重要的商務平臺。高爾夫已經成為企業進行商務洽談、聯絡感情、鞏固友誼、回饋公司高端客戶的平臺。經濟水平的提高,無疑會帶動高爾夫運動普及率的提高,使得高爾夫用品需求進一步增長。
另一方面,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高爾夫列入健身休閑產業體系。2016年8月,在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務院發布的《競技體育“十三五”規劃》中更是將高爾夫運動列入了競技體育范圍,對高爾夫運動的本質做了認可。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發布的《高爾夫球運動發展“十四五”規劃》的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動員發展更廣泛人群參與高爾夫球運動的目標。
在未來我國體育強國的建設過程中,高爾夫將成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將成為更多普通老百姓都能參與的體育項目。預計到2029年中國高爾夫用品市場規模將達到53.48億元。
我國高爾夫用品制造行業從給國外大牌代加工起步。近年來,自主品牌研發已成為我國高爾夫用品制造行業的共識和行動。國內高爾夫用品制造企業越來越注重自主品牌建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創新能力,開拓國內市場,多家企業完成從代工貼牌到自主研發、創建自主品牌并打開國內外市場的轉變,有企業不但完成了品牌從OEM到ODM的蛻變,開始走向高端私人訂制。預計未來我國高爾夫用品制造行業銷售收入及出口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到2029年銷售收入達到186.84億元。
2023-2029年中國高爾夫產業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共十五章,包含高爾夫用品相關產業發展趨勢分析,高爾夫用品行業投資機會分析研究,高爾夫用品產業投資風險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