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熱管理系統屬于新能源汽車必備部件。近年來,在“雙碳”目標下,我國不斷加快推進汽車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擴張,帶動熱管理系統需求也隨之增長;在冷卻板、電池冷卻器等新增零部件貢獻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的單車價值量達6000-7500元。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約為504億元,同比增長94%。在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量中,空調系統熱管理為最高,占比56%左右;其次為電池熱管理,電機電控熱管理;從零部件價值量來看,其中價值量最高為電動壓縮機,占比23%左右,其次為熱泵系統、電子系統等。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市場規模、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熱管理發展、新能源汽車電池熱管理發展
一、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與傳統燃油車差異較大,單車價值量更高
汽車熱管理是通過統籌調控整車熱量與環境熱量,保持各部件工作在最佳溫度范圍,同時保障汽車運行的安全性和駕駛舒適性。傳統燃油車熱管理主要包括發動機、變速箱的冷卻以及空調系統熱管理。新能源汽車由電池、電驅、電控三電系統替代了燃油車的傳統三大部件,因而相應的動力總成冷卻系統變為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和電機電控冷卻系統,同時由于新能源汽車沒有發動機提供能量,空調系統熱管理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動力源發生改變使得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更為復雜。由于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及大量電子元器件需要保持在適宜的工作溫度以保證其性能與壽命,這也使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目的由傳統燃油車的“降溫”轉變為“調溫”。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所需零部件較傳統燃油車也有所不同,除對零部件性能要求更高外,還新增了冷卻板、電池冷卻器、電子水泵、電子膨脹閥、PTC加熱器或熱泵系統等。因此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單車價值量比傳統燃油車更高,高出2-3倍。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零部件供應商包括博世、日本電裝、日本三電、銀輪股份、奧特佳、三花智能等;中游為熱管理系統集成供應商,包括博世、法雷奧、華域汽車、松芝股份等企業,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需求也隨著擴大,行業發展前景巨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汽車熱管理領域中;下游則為各大新能源車企。
二、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規模不斷擴張,發展潛力巨大
1、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為汽車熱管理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在國家財政補貼政策與雙積分政策驅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十分迅猛,產業鏈加速完善,產品矩陣逐步豐富,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質”與“量”的雙飛,全年實現產銷量354.5萬輛、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滲透率為13.4%;2022年在疫情反復出現,汽車供應鏈屢受沖擊,“缺芯貴電”困擾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表現出超強的韌性,產銷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產銷量達705.8萬輛、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滲透率達25.6%,較2021年提升了12.2個百分點。2023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為42.5萬輛和40.8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不僅顛覆了整個汽車產業格局,也為上游零部件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熱管理系統屬于新能源汽車必備部件。近年來,在“雙碳”目標下,我國不斷加快推進汽車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擴張,帶動熱管理系統需求也隨之增長;在冷卻板、電池冷卻器等新增零部件貢獻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的單車價值量達6000-7500元。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約為504億元,同比增長94%。未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進一步擴容,將拉動熱管理系統需求繼續增長,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接近1000億元,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在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量中,空調系統熱管理為最高,占比56%左右;其次為電池熱管理,電機電控熱管理;從零部件價值量來看,其中價值量最高為電動壓縮機,占比23%左右,電動壓縮機為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熱管理的核心部件;其次為熱泵系統、電子系統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
2、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熱管理價值量占比較大,熱泵空調替代PCT成趨勢
在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熱管理領域,涉及零部件有電動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儲液罐、PTC加熱器、電子膨脹閥、熱交換器等;制冷方面,傳統汽車采用機械傳動式壓縮機,而新能源汽車沒有發動機因此采用電驅壓縮機,電驅壓縮機由電池提供動力,控制器控制電機轉速,進而控制制冷,因此電驅壓縮機較機械傳動式壓縮機多出了驅動電機、控制器等結構。電動壓縮機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零部件中,技術壁壘最高,日本電裝、日本三電、韓國翰昂等國外品牌占據了我國電動壓縮機大部分市場份額。
在制熱方面,傳統燃油車熱源由發動機的余熱提供,而新能源汽車則主要通過PTC加熱器或熱泵系統兩種方式來控制。目前PTC加熱器為新能源汽車主流制熱方法,PTC具備成本低、熱效率高、壽命長等優勢,但其耗電量大的劣勢也較為明顯,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熱泵系統憑借能耗較低的優勢將逐步取代PTC加熱器方案,但成本偏高,技術壁壘高、低溫環境制熱效果差等缺陷仍限制著熱泵系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目前已有特斯拉Model Y、Model 3、寶馬i3、比亞迪海豚、蔚來ES6、埃安AIONS、小鵬G9等車型使用了熱泵系統。
由于熱泵系統技術要求高、生產成本高,主要搭載于高端車型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滲透率并不高,絕大部分新能源汽車搭載了價格更占優勢的PTC加熱器。預測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熱管理市場規模達223億元,其中70%為PCT,熱泵系統市場規模占比30%左右,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愈發焦灼,將越來越多的車型開始搭載熱泵系統,其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占比進一步提升。
3、電池熱管理為影響動力電池安全的關鍵,液冷技術為目前主流方案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為核心的零部件,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新能源汽車整車安全性,而電池熱管理則是影響電池安全的關鍵。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部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發生了約3000起,2022年第一季度發生了640起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起火原因主要為電池故障,包括電池老化、電池熱失控等。動力電池最佳工作溫度為20-30℃,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車輛的性能,甚至于產生電池熱失控風險,導致車輛自燃。因此保持電池處于合理溫度范圍內對保證新能源汽車的性能與安全至關重要。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高速增長背景下,我國動力電池也加速擴產,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545.9GWh,累計同比增長148.5%;裝車量294.6GWh,累計同比增長90.7%。有公開資料顯示:新能源汽車電池熱管理單車價值量為2000元,以該價格計算,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熱管理市場規模為137.7億元。未來新能源汽車產量增加必將帶動電池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張。
電池熱管理主要有風冷、液冷、相變材料冷卻、直冷四種技術方案。行業技術發展由風冷-液冷-直冷方向升級,早期風冷技術由于結構簡單、成本低、功耗低等優勢成為電動車電池主要散熱方式,而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要求不斷提高,電芯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快充技術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風冷技術逐漸無法滿足電池散熱需求,液冷技術憑借換熱效率高、冷卻均勻優勢逐漸替代風冷技術成為主流方案,目前宏光mini等部分A00級純電動車由于電芯密度較小,仍采用價格更為低廉的風冷技術。相變材料冷卻技術與直冷還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實現商業化。
電池熱管理涉及電池冷卻器、液冷板、電子膨脹閥、 換熱器、氣凝膠、導熱膠電池冷卻器等零部件,其中液冷板為電池液冷熱管理系統中關鍵的零部件之一。隨著液冷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池熱管理主流技術,液冷板需求量不斷上漲,尤其是市場對汽車續航要求的提升推動三元電池向著高鎳化方向發展,而高鎳三元電池熱穩定性較差,對電池熱管理技術要求更加高效精準,進一步推動了液冷技術的發展。公開資料顯示:新能源汽車單車液冷板價值量為600-700元左右,以680元價格計算,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液冷板市場規模為47億元左右。
相較于空調系統熱管理與電池熱管理,電機電控熱管理技術較為簡單,價值量也最低,主要涉及冷卻風扇、膨脹水箱、冷卻液泵、電機油冷器等零部件。技術包括風冷、水冷及油冷三種。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性能與智能化程度的提升,風冷無法在各工況下保持所需的散熱量,目前僅有熱負荷小的小型車采取風冷散熱。水冷成為市場主流技術,主要由于相較于風冷,液冷比熱更高、穩定性更好,且調節靈活性更優。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投資價值評估分析,2025-2031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分析,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