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背景:政策大力推動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環境保護支出逐漸上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已刻不容緩,國家因此發布了各項政策來保護生態環境,其中,在環境監測方面尤為重視。由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中,為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出鞏固環境質量監測、強化污染源監測、拓展生態質量監測,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監測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跨越,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水平。隨著環境保護上升到國家戰略,環境保護支出也將不斷增長。
二、發展現狀:環境監測行業市場需求旺盛,監測設備數量及技術不斷攀升
隨著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提升,國家對環境監測行業的扶持政策不斷加碼。目前,以空氣環境監測、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為主體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形成了我國環境監測的基本框架,環境檢測行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第三方檢測機構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行業認可,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逐漸上升。同時,由于污染物的濃度逐漸降低,這也就導致市場上對污染物監測種類、組分監測的精確度要求都有所提高,行業監測技術也將得到提升。
三、企業格局:頭部企業優勢明顯,研發投入費用逐漸上升
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壁壘較高,壟斷格局雛形已現,領先企業占據半壁江山。目前,在高端過程分析儀器市場,大多數被外資企業占領,而我國相關企業主要面向中低端過程分析儀器市場,如先河環保、雪迪龍等等。先河環保目前已發展成為集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環境治理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商,具有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生態環境監測方面,2021年營業收入達到5.32億元。雪迪龍是專業從事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分析、智慧環保及相關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環境監測方面,在2021年,營業收入逐漸回暖,達到7.16億元。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環境監測行業技術門檻偏高,而我國目前相關企業主要在低端市場活動,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相關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數據顯示,在2017-2021年間,研發費用整體處于上升趨勢。
四、發展趨勢:環境監測行業技術有待提升,未來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有待進一步提升,相關監測設備也大多是中低檔產品,特別是隨著監測對象的不斷擴大,相關監測難度也將進一步增強,就目前而言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無法達到要求,這就促使環境監測行業不斷提高監測技術,,相關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優化,提高其應用效果,促使質量監測的效果得到全面提升??梢姡覈h境監測行業市場增量巨大。對于環境監測行業來說,其覆蓋領域非常廣泛,其中包括了像空氣環境監測,水質檢測,當然還有污染源監測等等,這些領域也都是國家重點監控的領域。隨著國家不斷的出臺各種環保政策,市場上對環境監測行業的需求逐漸增加,未來行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研發投入、發展趨勢
一、發展背景:政策大力推動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環境保護支出逐漸上升
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已刻不容緩,國家因此發布了各項政策來保護生態環境,其中,在環境監測方面尤為重視。在2022年11月發布的《“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中,提到要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監管科技創新,重點開展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協同防治、土壤—地下水生態環境風險協同防控、減污降碳協同等關鍵技術研發,加強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促進區域流域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形成多介質生態環境污染的綜合防治能力。由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中,為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出鞏固環境質量監測、強化污染源監測、拓展生態質量監測,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監測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跨越,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水平。
在2021年9月由財政部發布的《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提到要健全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全國重要水體、重點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保護紅線等國家生態環境監測點位布局,提升自動監測預警能力,加快完善生態保護補償監測支撐體系,推動開展全國生態質量監測評估。在《關于推動建立太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到環境監測對完善太浦河水資源保護協作機制和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信息共享平臺的重要作用。在2021年6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絡,統一規劃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設置,建立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十九大以來,我國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并組建了生態環境部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和執法工作,環境保護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環境保護支出不斷增長。根據數據顯示,在2017-2019年,我國環境保護支出呈現增長態勢,在2019年增長至7390.2億元,但在此之后,環境保護支出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在2021年,中國環境保護支出下降至5525.14億元,這主要是因為在疫情的影響下,經濟發展困難逐漸增加、下行壓力增大,對生態保護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投入力度有所減小。
二、發展現狀:環境監測行業市場需求旺盛,監測設備數量及技術不斷攀升
由于環境監測能夠準確、及時、全面的反應環境治療現狀及發展趨勢,在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針對監測對象不同,環境監測可以分為水質監測、空氣監測、土壤監測、固體廢物監測、生物監測與生物污染監測、生態監測、物理污染監測。
環境監測行業產業鏈上游環節主要包括硬件、軟件、檢測試劑,相關產業基本上由外資企業占領;中游環節主要指環境監測儀器及監測系統,主要由雪迪龍、先河環保、聚光科技、天瑞儀器等上市企業占據;下游環節主要為第三方環境服務企業,包括譜尼測試、中科檢測、天鑒檢測等等。
隨著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提升,國家對環境監測行業的扶持政策不斷加碼。目前,以空氣環境監測、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為主體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形成了我國環境監測的基本框架,環境檢測行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第三方檢測機構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行業認可,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逐漸上升。根據數據顯示,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525.1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867.26億元,其中2021年增長速度較2020年同比上升10.7個百分點。
從細分領域來看,水質監測和空氣監測是環境監測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水質監測領域,我國水資源總量較多,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排除的污水量也不斷增多,造成水污染嚴重,而隨著國家環保政策趨嚴,市場上對水質監測設備的需求量急劇增長,據統計,在2022年,我國水質監測設備銷量達到82097臺/套,預計2023年銷量將達到93607臺/套。在空氣監測領域,雖然近幾年來我國減排成效明顯,空氣質量得到較大改善,但是空氣環境污染仍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在2017-2022年間,空氣監測設備銷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隨著空氣環境監測和治理工作的大力推進,預計空氣監測領域內的市場需求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到2023年行業監測設備銷量將達到40524臺/套。
隨著國家對污染治理的不斷深入,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難度越來越大,污染物的濃度逐漸降低,這也就導致市場上對污染物監測種類、組分監測的精確度要求都有所提高。據統計,在2017-2021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專利申請量逐年上漲,在2017年,環境監測行業專利申請量為2514項,到2021年逐漸增加到5990項,同比上升了7.9%,2022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專利申請量達到3276項。
(注:2022年數據截止到2022年12月5日)
三、企業格局:頭部企業優勢明顯,研發投入費用逐漸上升
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壁壘較高,壟斷格局雛形已現,領先企業占據半壁江山。目前,在高端過程分析儀器市場,大多數被外資企業占領,而我國相關企業主要面向中低端過程分析儀器市場,如先河環保、雪迪龍等等。先河環保目前已發展成為集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環境治理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商,具有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生態環境監測方面,先河環保以生態環境網格化監控系統為基礎,構建天地空一體的監測體系,通過全樣本的有效性監測,精準鎖定污染源頭,為區域環境污染防治決策提供科學的技術支撐。根據數據顯示,在2017-2019年,環境監測營業收入呈上升趨勢,2019年以后環境監測營業收入下降,這主要受疫情影響,先河環保所處產業鏈壓力較大。
雪迪龍是專業從事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分析、智慧環保及相關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環境監測方面,主要包括環境監測包括污染源廢氣監測、溫室氣體監測、大氣環境監測、污染源廢水監測、水環境監測、土壤檢測等,是為污染物減排提供自動化、全天候的監測和管理支持手段。從營業收入來看,在2018-2020年間,環境監測營業收入逐漸下降,到2021年,營業收入逐漸回暖,達到7.16億元。
從企業毛利率來看,在2017-2020年間,先河環保的毛利率略高于雪迪龍,到2021年,先河環保毛利率呈現小幅上升趨勢,達到44.12%,較2020年同比增加1.99個百分點,而雪迪龍的毛利率為46.96%,較2020年同比上升5.68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于該公司加強費用管理,初步實現降本增效,同時營業收入不斷增加。
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響,兩家企業研發費用下降以外,在2017-2021年間,研發費用整體處于上升趨勢,在2021年先河環保研發費用達到7652.42萬元,雪迪龍的研發費用達到10302.63萬元。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環境監測行業技術門檻偏高,而我國目前相關企業主要在低端市場活動,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相關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大氣環境監測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四、發展趨勢:環境監測行業技術有待提升,未來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1、環境監測技術仍需不斷提升
盡管現在我國科學技術發展較快,越來越多的技術都開始融入到環境監測技術當中,對我國環境保護工作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從總體上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有待進一步提升,相關監測設備也大多是中低檔產品,產品功能單一,故障率高,附加值低,在使用的時候還存在監測頻次低、采樣誤差大、監測數據不準確等問題,特別是隨著監測對象的不斷擴大,相關監測難度也將進一步增強,就目前而言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無法達到要求,這就促使環境監測行業不斷提高監測技術,相關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優化,提高其應用效果,促使質量監測的效果得到全面提升??梢姡覈h境監測行業市場增量巨大。
2、未來政策將持續推動環境監測行業向好發展
對于環境監測行業來說,其覆蓋領域非常廣泛,其中包括了像空氣環境監測,水質檢測,當然還有污染源監測等等,這些領域也都是國家重點監控的領域。隨著國家不斷的出臺各種環保政策,市場上對環境監測行業的需求逐漸增加。在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中,明確到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大監測”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質量監測網絡更加完善,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適應的監測評價制度不斷健全,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面得到有效保證,新技術融合應用能力顯著增強,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由此可見,未來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共十五章,包含對2025-2031年環境監測行業的投資建議,2025-2031年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展望,環境監測行業相關政策解讀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