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生素行業基本情況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類物質在體內既不能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來源,而是一類調節物質,在物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維生素的化學結構和生理功能是各不相同的,現在被列為維生素的物質有30多種,其中已知與生物體健康有關的有20多種,常見的有以下13種。從化學結構上看,各類維生素之間差異很大甚至毫無關聯,因此維生素通常根據物理性質分類,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等)和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1、B2、B6、B12、泛酸、PP、生物素、葉酸、膽堿等)兩大類,水溶性維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有機溶劑,吸收后體內儲存很少,過量的多從尿中排除;脂溶性維生素易溶于有機溶劑而不易溶于水,可隨脂肪為人體吸收并在體內儲積,排泄率不高。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維生素產業市場規模呈現上漲態勢,2017年中國維生素產業市場規模為34億美元,2021年中國維生素產業市場規模增長到37.5億美元,同比2020年增長1.35%,國內維生素市場規模正在逐步擴大。
2017-2021年中國維生素產業市場規模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些年來,為了促進維生素行業發展,我國頒布了多項關于支持、鼓勵、規范維生素行業的相關政策,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鼓勵安全高效環保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含維生素、蛋氨酸),動物促生長用抗菌藥物替代產品開發、生產。
國家關于維生素的部分政策匯總(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國家關于維生素的部分政策匯總(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維生素經濟環境分析(E)
維生素作為營養保健食品的原料,保健品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也側面說明維生素面臨著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
保健食品的市場接受度逐漸上升,加上居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提高,保健食品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2021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為2708億元,同比增長8.19%,行業整體保持穩定增長勢態。
2013-2021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維生素社會環境分析(S)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維生素整體消費水平較低,人均消費量明顯不及美國、法國、日本等維生素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我國人均維生素消費量仍有很大上升空間,加之我國人口基數大,都為我國維生素市場發展提供了機遇。
根據國際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比7-14%為輕度老齡化,14-20%為中度老齡化,21-40%為重度老齡化。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是13.5%。這意味著,中國已經處于中度老齡化的邊緣。2022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全國總人口比重為14.2%。當前我國老齡化程度較深,且從趨勢來看,2013以來,國內老齡人口比重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趨嚴重也將導致包括維生素在內的藥品和保健品消費需求的大幅提升。
2013-2021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數占全國總人口數比重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維生素下游應用主要由飼料添加劑、醫藥及化妝品和食品飲料,其中維生素的下游最主要的應用于飼料添加劑,占比最多,占比65%,醫藥及化妝品占比第二,占比25%,食品飲料占比第三,占比10%。
維生素下游應用領域分布(不含VC)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維生素技術環境分析(T)
維生素生產涉及復雜的工藝,其工藝原由國際上維生素巨頭所壟斷,未掌握技術的企業難以完全復制現有維生素生產企業的生產線和工藝參數,同時難以獲得制備維生素的關鍵中間體。近年來,維生素生產的非關鍵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因此有關維生素的相關專利申請量也越來越少。
2017年以來,我國維生素專利申請量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從2017的申請量為14152個到2021年下降到6429個。2022年上半年,我國維生素專利申請量為3558個。
2017-2022上半年我國維生素專利申請量(個)
注:僅搜關鍵詞“維生素”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維生素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維生素A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維生素A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維生素A產業鏈結構及全產業鏈布局狀況研究,中國維生素A行業重點企業布局案例研究,中國維生素A行業市場及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