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LCC配方粉的定義與性能
MLCC介質材料(配方粉)是制作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關鍵基礎材料。MLCC主要用于儲存電荷、旁路、濾波、調諧、震蕩等方面,是各種電子、通訊、信息、軍事及航天等消費或工業用電子產品的重要組件。由于其小體積、結構緊湊、可靠性高及適于SMT技術等優點而發展迅速。
一般認為,MLCC電子陶瓷材料(簡稱“陶瓷粉料”)既包括MLCC配方粉,也包括配方粉的主要原料(鈦酸鋇、氧化鈦、鈦酸鎂等)等基礎粉,改性添加劑可以提升配方粉性能,其中釔、鈥、鏑等稀土類元素保證配方粉的絕緣性;鎂、錳、釩、鉻、鉬、鎢等添加劑保證配方粉的溫度穩定性和可靠性,也屬于MLCC陶瓷粉料的組成成分。
二、產業鏈分析
MLCC配方粉行業的上游行業是基礎化工行業,下游行業是MLCC行業MLCC主要應用于各類電子整機中的振蕩、耦合、濾波等電路中,其終端應用行業包括消費電子類產品、通信通訊、汽車工業、數據傳輸以及其他電子類產品等。
MLCC配方粉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1、MLCC產業分析
按照電子元器件是否對電信號進行激發放大、震蕩甚至數據運算和處理,可將電子元器件分為主動元件和被動元件。如果說主動元器件是電子產品的大腦,則被動元器件就是電子產品的肢體,是整個電子電路產業的基石,而電容器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于電容器市場而言,又可以按照其構造主要分為陶瓷電容器、鋁電解電容器、薄膜電容器和鉭電容器等,其中,陶瓷電容器由于使用場景最為廣泛,占據主要地位,預計在電容器市場中的占比約五成。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即 MLCC)由于具有壽命長、體積小、穩定性強等優點,預計占據了陶瓷電容器中的九成市場。
MLCC 的性能高度契合終端應用要求,發展趨勢長期向好。MLCC 具有體積小、電容量大、高頻使用時損失率低、適合大量生產、價格低廉以及穩定性高等諸多特點,不但直接受益于 5G 建設的需求帶動,更會隨著包括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內的新興產業和電子產品性能升級的蓬勃發展而長期向好。
2、MLCC 行業一大壁壘:電子陶瓷粉料的材料技術
電子陶瓷材料在狹義上即陶瓷粉料,是生產 MLCC 的主要原料之一;而在廣義上,除陶瓷粉料外,電子陶瓷材料也包括陶瓷粉料的主要原料鈦酸鋇粉和改性添加劑。鈦酸鋇常溫下介電常數較高,故可作電介質材料;但鈦酸鋇也有缺點,比如常溫下損耗角正切值、介電常數溫度系數都很大,需添加改性添加劑改變其化學性能,才能被用作電介質。添加劑主要包括稀土類元素,例如釔、鈥、鏑等,以保證粉料的絕緣性;另一部分包括鎂、錳、釩、鉻、鉬、鎢等,以保證粉料的溫度穩定性和可靠性。
MLCC 成本主要由陶瓷粉料、內電極、外電極、包裝材料、人工成本、折舊設備及其他構成。其中,陶瓷粉料占比較大,在低容 MLCC 產品中占比 20%-25%,高容MLCC 成品中占比高達 35%-45%。MLCC 所用電子陶瓷粉料的微細度、均勻度和可靠性直接決定了下游 MLCC 產品的尺寸、電容量和性能的穩定。
MLCC 成本結構和比重
3、MLCC粉體產業分析
工業化生產中使用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固相合成法、草酸鹽共沉淀法、水熱法等,溶膠-凝膠法及新提出的微波水熱法均尚在實驗室小試階段。從產出瓷粉的質量來說,固相法和草酸法可用于規模化生產,但粉體顆粒較大、不夠均勻,品質較低,市場售價相應較低;溶膠-凝膠法制備的粉體最為優質,市場售價最高,生產成本也相應較高,生產周期長,粉體容易團聚,不適于用作大批量生產;水熱法生產的顆粒細且均勻,易于獲得下游客戶的認可,可用于較為高端的 MLCC 產品,相應的市場售價較高,而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因此業內普遍預測水熱法將對其他制備工藝形成一定的市場替代。
MLCC 瓷粉制備工藝
2013年我國國內MLCC配方粉產量為0.26萬噸,2021年我國MLCC配方粉產量增長至1.08萬噸,2013年以來我國MLCC配方粉產量復合增速為19.48%,隨著國瓷材料等主要供應商研發生產能力的提升,我國MLCC配方粉產業進口替代不斷加強。
MLCC配方粉是 MLCC 的關鍵原材料。從生產成本上而言,MLCC 主要由原材料、包裝材料、人工和設備折舊構成,其中原材料在成本中的占比接近一半。而在原材料之中,陶瓷粉料的占比又超過六成,隨著 MLCC等級的提高,MLCC配方粉的成本比重會更高,而且差異化也更加明顯,因此對于MLCC 企業而言,在確保性能的同時,MLCC配方粉的成本也極大地影響了終端產品的成本,因此,對于產品性質差異不大的通用型號產品,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降低MLCC配方粉的采購成本對于 MLCC 生產企業至關重要。
2020年我國MLCC配方粉銷售均價為10.34萬元/噸,2021年我國MLCC配方粉銷售均價增長至10.41萬元/噸,同比增長了0.68%。
三、競爭格局分析
MLCC 粉體市場集中于日本廠商,主要參與競爭廠家為:日本村田、國瓷材料、堺化學、美國 Ferror 等。日本廠商生產大多用于自用,而隨著公司投產項目不斷,中國企業產能釋放將有望進一步帶動市占率提升。
MLCC粉體龍頭企業:國瓷材料
山東國瓷材料主要從事各類高端陶瓷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已形成電子陶瓷材料、催化材料、生物醫療材料和包含建筑陶瓷材料在內的其他材料等四大業務板塊,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和通訊、汽車及工業催化、生物醫藥、太陽能光伏等領域。在電子陶瓷材料板塊,公司 MLCC 用介質材料生產已形成規格較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大部分產品已實現進口替代,但在高端 MLCC 領域還相對薄弱。公司電子陶瓷材料產品涵蓋鈦酸鋇、MLCC 介質材料、和電極漿料等用于 MLCC 元件生產的產品。
國瓷材料業績呈連續增長態勢。2020 年,公司經營在新冠疫情沖擊下,仍實現營收 25.42 億元,同比增長 18.08%。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1.62 億元,同比增長24.39%。2020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5.74 億元,同比增長 14.64%,2021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7.95億元,同比上升 38.50%。
以水熱法為核心,電子陶瓷材料板塊發展向好。公司是繼日本堺化學之后全球第二家、國內首家運用水熱法批量生產納米鈦酸鋇粉體的廠家,也是國內大陸地區規模最大的批量生產并對外銷售 MLCC 粉體的廠家,打破了日本在這一領域的長期壟斷低位。目前,國瓷材料在全球MLCC陶瓷粉體的市場占有率超過10%,國內市場占有率達高達 80%。公司計劃總投資 2.8 億元(其中使用募集資金 2 億元)新建超微型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用介質材料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以順應下游MLCC 器件微型化發展趨勢。
四、發展趨勢與策略分析
1、發展趨勢:
國產 MLCC 陶瓷粉體材料龍頭企業有望引領中國 MLCC 高端化發展。雖然目前中國產業承擔的主要是通用MLCC 型號的轉移產能,但這并不意味著未來中國在高端 MLCC 產業會長期受制于人。相反,在 MLCC 制造工藝不發生顛覆性創新的情況下,做好通用型號、穩扎穩打地逐漸對高端產品逐個型號進行滲透,才是中國 MLCC 產業能夠從小到大、進而從大到強的必然道路,而在此過程中,本土陶瓷粉料龍頭企業將起到重要引領作用,并且充分受益。
國產龍頭企業多年的技術積累有助于國產 MLCC 高端產品的技術突破。決定 MLCC 產品質量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三項:電介質陶瓷粉料的材料技術、介質薄層化技術、陶瓷粉料和金屬電極的共燒技術,其中每一項都與陶瓷粉料密切相關。例如,MLCC 所用電子陶瓷粉料的微細度、均勻度和可靠性直接決定了下游 MLCC 產品的尺寸、電容量和性能的穩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電子陶瓷作為新材料之一,具備新材料典型的“三高三長”特征,即高投入、高難度、高門檻,長研究周期、長驗證周期、長應用周期。因此,在前期數年的探索之中,國產龍頭企業積累了電子材料制造中大量的“know-how”,在反復的探索中奠定了對于材料制造全環節的深入理解,可以根據下游 MLCC 客戶的具體要求,通過定做加工特種生產設備、更改控制節點、改變材料成分等多種手段,生產出來適合國內 MLCC 高端產品生產所要求的陶瓷粉料,而且具有極高的性價比。
2、發展策略
1)、MLCC配方粉企業通過持續地實施較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規模擴張,做強、做大、做優現有MLCC配方粉產品,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鞏固和擴大在國內外同行競爭中的“話語權”。開發MLCC配方粉新應用,整合產業鏈上的優質資源,發揮企業在MLCC配方粉行業的技術、規模化生產方面的優勢,打通產業鏈的瓶頸,做大做強MLCC配方粉業務。
2)、升級產業結構,開發并量產一批與新興戰略產業相關聯的先進陶瓷材料與產品,并使之成為MLCC配方粉企業的支柱性產品。開發具有核心技術支撐的新型終端應用產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MLCC配方粉技術品牌。
3)、隨著MLCC產品不斷向薄介質、高層數、小尺寸、大容量、高可靠性方向發展,也要求介質材料在不影響介電性能的基礎上更加微細化。MLCC配方粉企業需求研發并生產超微型MLCC介質材料,順應下游MLCC產品微型化、高容量化、高頻化的發展趨勢,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MLCC配方粉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MLCC配方粉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
《2025-2031年中國MLCC配方粉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MLCC配方粉投資建議,2025-2031年我國MLCC配方粉未來發展預測及投資前景分析,2025-2031年我國MLCC配方粉投資的建議及觀點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