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發展目標
全球范圍內,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各國政府的核心議題之一。總體來看,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框架主要包括設定凈零排放目標,圍繞碳中和出臺行動計劃,煤電退出,遏制甲烷排放,實施碳稅、碳排放權交易等碳定價政策,以及在建筑等行業實施節能改造等。截至目前,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凈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標。2021年,多國持續探索凈零排放、碳中和。歐盟最終通過《歐洲氣候法案》,各成員國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凈排放總量與1990相比至少減少55%;德國修改《氣候保護法》,新增了交通、工業等領域的減排目標,規定2045年實現碳中和,比原計劃提前5年。
全球主要國家/地區能源氣候戰略目標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全球主要能源探明量
能源是指可產生各種能量(如熱量、電能、光能和機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質的統稱,是指能夠直接取得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氣、煤層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石油、煤炭、天然氣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是全球主要國家戰略儲備,關系到國家的安全和發展。2020年全球石油已探明儲量為1732.4十億桶;煤炭已探明儲量為1074108百萬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為188.1萬億立方米。
2016-2020年全球主要能源已探明儲量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
三、全球主要能源產量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三大能源產量縮減,全球用電量亦出現下滑。2021年全球主要能源產量均增加,其中石油產量為4221.37百萬噸,同比增長1.4%;煤炭產量為8172.62百萬噸,同比增長5.6%;天然氣產量為4036.8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8%。
2016-2021年全球石油、煤炭及天然氣產量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四、全球能源消費量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和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觸發了石油需求下降,主要由于出行限制對該部門造成了嚴重影響。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歷經幾十年來最大降幅,主要由于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導致電力需求下降。2020年,天然氣受到的影響小于石油和煤炭。
2021年全球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三大能源的消費量有所回升。其中2021年全球石油消費量為4245.68百萬噸,同比增長5.7%;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費量為3657.22太瓦時,同比增長16.2%。
2016-2021年全球主要能源消費量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2021年全球天然氣消耗量為145.3艾焦耳;水電消耗量為40.3艾焦耳;核能消耗量為25.3艾焦耳;煤炭消耗量為160.1艾焦耳;一次能源消耗量為595.2艾焦耳;可再生能源消耗量39.9艾焦耳;石油消耗量為184.2艾焦耳。
2016-2021年全球能源燃料消耗量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五、全球能源進出口情況
全球主要國家的能源對外依存以鄰國的能源進口為主,需求缺口基本集中在三大傳統能源。
亞洲地區在能源結構方面對煤炭的依賴程度較高,煤炭進口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地區,4個國家/地區2021年進口量合計占全球煤炭進口總量的61.7%。
2016-2021年全球煤炭進出口數量
資料來源:BP、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0-2024年新興能源市場發展分析,能源交易所發展分析,能源市場重點企業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