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環境(P)
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利用水利信息資源,實現水利信息的采集、輸送、存儲、處理和服務的現代化,全面提升水利事業活動效率和效能的過程。具體地講,水利信息化就是在水利全行業普遍應用現代通信、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開發與水有關的信息資源,直接為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水資源的配置與使用、水環境保護與治理等管理決策服務,提高水利行業的科學管理水平。
“十二五”期間,全國水利信息化建設開始全面推進,水利部發布的《全國水利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30年初步建成覆蓋全國各級水土保持部門的數據采集、傳輸、交換和發布體系,建成國家、流域和省三級水土保持數據中心,實現信息技術在水土領域的應用與融合。“十三五”期間,水利部發布的《全國水利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圍繞水利中心工作,整合水利信息化資源,優化水利信息化配置,深化水利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強化信息技術與水利業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推動“數字水利”向“智慧水利”轉變。2022年是“十四五”計劃的第二年,水利部發布的《“十四五”水利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深化體制改革,強化水利戰略科技力量,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
中國水利信息化相關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水利信息化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二、經濟環境(E)
水利信息化的首要任務是在全國水利業務中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水利信息基礎設施,以此來解決水利信息資源不足和有限資源共享困難等突出問題,提高防汛減災、水資源優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等水利業務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整體水平,從而帶動水利現代化。2014-2021年國家對水利建設的投資規模在逐步加大,2021年中國水利建設投資規模達到7576億元。
2014-2021年中國水利建設投資規模
資料來源:水利部、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國家財政不斷加大對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的投資力度,推動水利信息化的發展,提高用水的信息化程度。其2020年國家水網骨干工程投資金額為1220.5億元,2021年為1118.7億元。
2015-2021年國家水網骨干工程投資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三、社會環境(S)
截至2021年末,全國總人口數為14.12億,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我國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是一個水資源較為匱乏的國家。在人口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缺水形勢將更加嚴峻,如何合理的利用水資源保證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當下所面臨的問題。2014-2021年以來我國用水量一直穩定在6000億立方米左右波動,2021我國用水量為5921億立方米,巨大的用水量促進水利信息化的發展進程。
2014-2021年全國水資源總量與全年總用水量
資料來源:水利部、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受洪澇災害影響自2016年以后有所下降,得益于“十二五”、“十三五”時期全國水利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水利信息基礎設施基本支撐了水利業務應用,水利數據資源基本滿足了各領域的業務應用需求,國家防汛抗旱防災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功。2020年中國洪澇災害農作受災面積7190千公頃,受災人次7861.5萬人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699.8億元,2021年的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還未公布,受災人次為5901萬人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58.9億元。
2014-2021年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受災人次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注:2021年農作物洪澇災害受災面積沒有公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水利部、智研咨詢整理
四、技術環境(T)
截至目前,中國水利信息化專利申請量共68個,2020年和2021年的信息化專利申請量較多且集中,由于近幾年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展開,國家5G技術、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突破和發展,新興信息技術在水利領域內進一步融合和試點,使得水利信息化發展迎來新的浪潮,為中國水利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水利信息化專利申請量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水利信息化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水利信息化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水利信息化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水利行業發展趨勢預測,2023年中國水利行業投資現狀分析,2025-2031年水利行業投資機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