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精特新企業定義及發展特征
“專精特新”概念于2011年提出,2012年國務院對“專精特新”企業進行了明確定義:“專精特新”是指企業在專業、精細、特色、新穎等方面具有突出特征。通過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活力和發展動力,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并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基礎,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引導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
“專精特新”的發展特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年初,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文件,明確表示: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將安排100億元以上,支持1000余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大創新投入。
“專精特新”越來越被重視的主要原因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行業發展現狀
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對于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和解決“卡脖子”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國家非常重視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近年來,隨著中國不斷出臺相關政策,為加大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市場全面調研及市場規模預測報告》
1、企業數量分布
專精特新指的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四化"特征的企業,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
精益生產不僅成為世界公認的一種生產組織方法,更是一種思想,是“心”“技”“體”的綜合體現。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逐漸應用到各個生產領域,中小企業的精細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近年來,工信部建立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優質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截止2021年底,中國“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別為山東、北京、廣東,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分別為3031家、2688家、2492家,四川、河北、江蘇、上海、山西、湖北、湖南依次擠進全國前十,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元亨超過1300家。
截至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企業數量TOP10省市
(注:截至2021年12月31日,清科研究中心共收錄“專精特新”企業超3萬家)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工信部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有4918家,其中:浙江有475家,排名第一;廣東有433家,排名第二;山東有366家,排名第三;江蘇有289家,排名第四;上海有262家,排名第五。擠進前十的省市還有北京、湖南、安徽、福建、遼寧,分別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2家、241家、236家、227家、212家。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TOP10省市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中小企業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國制造業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產業涉及的領域有高端裝備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工及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節能與新能源產業等產業,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62家,占27.7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51家,占23.40%;化工及新材料產業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01家,占22.40%;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88家,占9.90%;節能與新能源產業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19家,占8.50%。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產業分布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投資情況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具有重要產業鏈價值的中小企業代表,發展過程中更需要創投的支持。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企業股權投資數量1680起,較2020年增加45起;“專精特新”企業股權投資金額1742.79億元,較2020年增加500.85億元。
2010-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企業股權投資數量及投資金額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從2010-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企業股權產業分布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獲得股權投資6243起,投資金額為3299.89億元,占52%;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獲得股權投資1884起,投資金額為1380.1億元,占14%;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獲得股權投資1750起,投資金額為717.02億元,占13%;化工及新材料產業獲得股權投資1372起,投資金額為747.78億元,占11%;節能與新能源產業獲得股權投資877起,投資金額為589.9億元,占6%。
2010-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企業股權產業分布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010-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產業投資比例分布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3、上市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中國“專精特新”企業中共有701家成功上市,其中2021年有176家上市,較2020年增加24家。從“專精特新”企業融資總額來看,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企業融資總額達到1180.99億元,創歷史新高。
2010-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企業境內外上市數量及融資總金額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從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上市企業產業分布來看,其中: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181家,占26%;新開代信息技術造領域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181家,占26%;化工與新材料造領域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152家,占22%;生物醫藥及器械造領域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104家,占15%;節能與新能源造領域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63家,占9%。
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上市企業產業分布(單位:家、%)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領通用型裝備領域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41家;電力裝備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34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25家;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22家;航空航天裝備產業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14家;農機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有各有“專精特新”上市企業2家。181家新開代信息技術“專精特新”上市企業中,核心元器件有 90家;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有51家;云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服務有30家。在152家化工與新材料“專精特新”上市企業中,新材料有 113家;化工有39家。在104家生物醫藥及器械“專精特新”上市企業中,生物醫藥有74家;高性能醫療器械有30家。在63家節能與新能源“專精特新”上市企業中,節能環保產業有36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有15家;新能源產業有12家。
2021年中國“專精特新”上市企業各細分產業企業數量(單位:家)
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三、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但是,中小企業數量多并不代表它們一定具有經濟韌性,必須有更多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為特征的中小企業才能更好地增強經濟韌性。
近年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已成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載體,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部分企業數字化轉型內生動力不足、營商環境“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立足國內超大規模市場、持續聚焦“專精特新”、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鏈。政府在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合力,夯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根基,增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新動能。
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2-2028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
《2022-2028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發展潛力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重點區域中小企業發展分析,中國中小企業融資主要模式分析,中小企業市場發展前景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