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國家針對新技術風險的最新監管政策
科技金融是指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及創業投資等各類資本,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模式,搭建服務平臺,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機結合,為初創期到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統安排。
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成為全球趨勢,深刻改變金融服務市場格局,對傳統商業模式和監管規則提出新挑戰。隨著新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不斷深化,算法缺陷、技術失控、信息篡改泄露等新技術風險及其帶來的金融安全問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注。
加強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不僅有利于發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也有利于金融創新和金融的持續發展。2021年以來,各國金融監管部門不斷強化金融領域新技術應用風險防控的監管政策,從技術、業務和主體等多個方面細化監管政策,明確各方責任。
2021年以來部分國家針對新技術風險的最新監管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在新技術風險的監管方面,各國持續加強國內金融數據安全頂層設計與立法工作,推動金融數據安全標準制定,并設立第三方數據安全服務機構,強化對金融機構數據安全能力的第三方風險評估和漏洞檢測。
從金融數據保護方向來看,也成為國際協同監管重點。美國在金融數據監管方面采取“寬進嚴出”政策,限制國內公民個人金融信息跨境流出。歐盟制定《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對金融數據跨境傳輸進行嚴格管控。
部分金融與跨境數據安全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卷煙行業發展戰略研究及投資方向分析報告》
二、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相關政策法律法規
1、強調金融科技穩妥發展,明確金融業務要持牌經營
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技術為手段,目標和利源仍在金融。金融科技自20世紀80年代興起,經歷金融信息化、互聯網金融、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三大階段。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5G等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科技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方式,對中國金融發展的規模和結構產生重大的影響。傳統金融機構對于科技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發展戰略從“科技賦能”向“科技引領”升級。金融科技跨界合作持續深化,金融業務場景化發展成為趨勢。
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強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監管,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同時,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出“探索建立金融科技監管框架,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強化監管科技運用和金融創新風險評估,探索建立創新產品糾偏和暫停機制。”
2014-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表述對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強化互聯網平臺類金融科技企業監管,反壟斷力度進一步加強
近年來,平臺型企業快速發展彌補了傳統金融服務的不足﹐但其混業經營模式也帶來了壟斷風險、信用風險、數據安全風險等問題,引發監管關注。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央行發布《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規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等文件,明確了金控公司的準入管理、股東和股本管理規范、股權結構要求等,將所有金融業務納入監管,對相關平臺類金融科技公司形成了有力的監管約束。
隨著反壟斷監管的趨嚴,頭部平臺類金融科技企業的無序擴張行為得到規范和遏制,金融科技市場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互聯網平臺類金融科技企業監管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3.金融科技業務監管要求更加細化,金融數據治理成為關注重點
圍繞“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這一政策基調,2020年以來各監管部門在金融科技的各細分領域相繼出臺相關細則、監管體制、及規范流程。
部分金融科技細分領域監管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數據保護將隨之全面擴展云計算已經如此廣泛的被人們接受,將有更多的合作利用資源與相關核心服務推動云應用。私有云與公有云的混合,在云中實施軟件開發,企業將紛紛加入云的競爭中來,會出現更多的云服務和各類的行為。
數據保護體系初見框架,金融業數據治理成為監管重點。一是強化金融數據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二是強調科技賦能金融數據治理。
部分金融業數據治理相關政策及規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4、金融科技賦能、金融區塊鏈技術
為了用好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金融,實現金融與科技“雙向賦能”。我國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中,均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均把金融支持碳中和列為2021年重點工作,其中,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綠色金融的融合應用成為達成目標的重要手段。金融科技將持續服務我國鄉村振興。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推廣隨借隨還貸款”,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2020年工信部聯合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多部委發布《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實施方案》,提出“強化金融科技合理應用,推動科技賦能產融合作”。
金融科技賦能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金融業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最廣泛的行業。近年來,我國金融區塊鏈標準相繼出臺,引導行業規范化發展。
金融區塊鏈技術標準體系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5、一系列數據安全相關政策規范出臺,風控合規管理更加嚴格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來臨,個人的信息隱私、機構的數據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在OTT行業,如何保證用戶數據安全,也成了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金融業是數據使用的重點行業,尤其是在信貸風控領域,對于數據分析具有高度依賴性,出現數據安全問題的風險性也更大。2021年9月、11月,我國《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開始施行,為數字經濟的安全與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數據安全相關政策規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卷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卷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卷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共三章,包含中國卷煙及煙草物流行業發展綜述,中國卷煙行業品牌競爭格局及競爭策略分析,卷煙品牌運作的國際經驗借鑒及擴張路徑解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