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滿載著50個集裝箱、445.69噸貨物的首趟中歐班列(泉州—莫斯科)駛出漳泉肖鐵路泉州東站(右圖),奔赴1.1萬公里之外的莫斯科,標志著繼廈門、武夷山之后福建省第三條中歐班列順利開通。
中歐班列(泉州—莫斯科)由泉州始發,由內蒙古滿洲里出境后,運抵莫斯科,全程10965公里,預計開行18天。此次中歐班列主要裝有衛生用品、箱包、鞋服及工藝品等泉州輕工產品,首趟貨物貨值1037.3萬元。“班列比海運要節省六成以上時間,可有效緩解海運運費高漲的壓力。”班列運營公司泉州中外運供應鏈總經理助理洪雙燕說。
據泉州海關晉江辦副主任方立剛介紹,泉州是輕工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市,其中,紡織、服裝、鞋類等輕工產品年出口額超千億元。由“海絲”沿線國家(地區)進口的石化產品、紙漿等原材料,在泉州加工成鞋服、衛生巾等輕工產品后,經中歐班列(泉州—莫斯科)銷往俄羅斯等“陸絲”國家,拓展了泉州向中亞、歐洲開放新空間,并實現“海絲”與“陸絲”無縫對接,助力“泉州制造”走向世界。
因開行準備時間較短,廈門海關第一時間與貨運企業、鐵路及口岸部門溝通,聯合研究確定開行方案。根據線路情況提前與口岸海關對接,協調解決班列艙單傳輸、沿途監管等問題。開辟綠色通道,采取提前申報、預約查驗、轉關無紙化等措施,企業無感快速通關,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2025-2031年中國海運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海運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共十五章,包含2024年中國集裝箱運輸業發展動態分析,2024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運行形勢分析,中國海運行業投資及發展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