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個APP,人才補貼三秒到手。”在社交APP“小紅書”上,應屆畢業生們為杭州“人才碼”自發撰寫的使用攻略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描述。來自廣西的應屆畢業生蘇同學說:“剛到杭州工作時收入并不高。通過‘人才碼’快速領到了補貼,便捷又暖心,解決了我的實際困難。”
被來杭畢業生們廣泛“種草”的“人才碼”,就是杭州人才工作整體智治的“掌上服務綜合體”。據了解,針對高層次人才、應屆畢業生、外國人才、全球人才,杭州“人才碼”統籌了杭州30家市直單位、76家企事業單位、163個眾創平臺、49家金融機構,集成政策兌現、生活服務、創新創業服務等8大類142個人才專項服務。如今,人才點點手機,即可實現“服務碼上辦、政策碼上兌、生活碼上享、雙創碼上幫”。截至11月底,已有669730位來杭人才領碼,兌現政策補貼32.39億元,“人才碼”已累計服務405.2萬人次,平均日活量2.78萬。
讓數據“開口”,道出人才所需。杭州市委人才辦開發的“人才職住熱力圖”,在歸集人社、住保、公安、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后,第一次直觀呈現出人才分布和流動的情況。如在臨平區康城國際小區居住的人才,上班地點集中在云尚工園、生物醫藥產業園、開發區柏年產業園等三大產業園,上班通勤離地鐵口步行距離遠,需要多次換乘公交,2622路公交車為此開通。“職住熱力圖”數據為黨委、政府在做好人才公寓、醫療、教育等人才服務配套資源投放時,提供了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數字化改革大潮之下,一場場有溫度的人才體制機制變革正在全面鋪開。“人才山鄉薈”匯集分析鄉村振興人才數據,貫通全域“春雨貸”,為鄉村振興人才5年授信500億元,推動共富;“生物醫藥人才地圖”,聚焦卓越工程師引育,全面掌握、精準定位,推進產才聯動。
隨著人才數據加速共享、多跨協同不斷推進,杭州人才政策體系也向著內生驅動、智慧更迭的方向不斷邁進。“人才生態37條”及補充意見、“建設人才生態最優城市 打造人才創新高地行動方案”正式發布;“杭向未來”“杭幫彩”“長三角人才云市場”“IN Hangzhou”等極具辨識度的人才品牌不斷涌現;西湖大學、國科大杭高院、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等多層次新型研發體系和重大平臺相繼落地。
改革的效能催生吸引人才的強磁場。據了解,今年截至11月底,杭州市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已超46萬人,超過了去年的總和(43.6萬人)。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