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發布《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任務措施》(以下簡稱《任務措施》),圍繞生產、流通、消費、基礎設施、綠色技術、工作落實等6個方面作出部署安排,并明確了29項重點任務和牽頭單位。
《任務措施》指出,要切實肩負起維護生態安全的歷史重任,全面推進綠色轉型發展,堅持節能優先,夯實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發展基礎,加強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費量、碳排放量、用水量持續下降,明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省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任務措施》從6個方面部署了重點工作任務。
在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方面,我省將實施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健全清潔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完善“散亂污”企業分類整改措施、加快種植養殖綠色發展進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重點服務行業綠色升級、補齊綠色環保產業短板、提升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提高供應鏈綠色化水平,并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5%。在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流通體系方面,我省將對標綠色物流先進方向,積極調整運輸結構,推進鐵水、公鐵、公水等多式聯運;加快港口岸電設施建設,支持機場開展飛機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設備建設和應用。加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到2025年,實現省域內廢舊家電拆解能力與產生量基本匹配。積極融入綠色貿易體系,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在健全消費體系方面,文件明確要加大綠色產品消費引導力度,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到2025年,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基礎設施是向“綠”轉型的難點也是重點。《任務措施》引導全省要因地制宜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綠色發展,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風電光伏裝機力爭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新增核電裝機224萬千瓦,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2.5%。
技術創新是向綠色轉型的重要保障。《任務措施》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鼓勵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引導金融資本和民間投資向科技成果轉化集聚,促進綠色技術成果產業化。
為綠色發展護航,我省還將加大該領域的財稅扶持力度、發展綠色金融、完善綠色標準體系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