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西寧市教育局獲悉,近年來,西寧市實施“3321”工程,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3”指的是推進“三個融合”,健全師德建設體系。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將堅持黨的領導貫穿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過程,加強師德建設與黨建工作融合,實施黨員教師“紅燭先鋒”工程,落實黨員“雙培養”機制,以黨建引領促師德提升,筑牢教師隊伍思想根基。
強化師德建設與管理融合,出臺師德師風建設“八禁八要”規定,實行新教師入職宣誓和師德師風年度考核制度,開展師德師風問題專項治理,建設師德師風監督建議平臺,嚴格落實師德師風“一票否決”。
注重師德與文化融合,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名家學堂,將每年9月設為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主題教育月,評選表彰師德標兵、師德楷模、優秀教師、功勛教師,選樹先進典型,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
“3”是建設“三個平臺”,搭建優秀教育人才培養平臺,制定實施名校長工作室建設與管理實施方案和名師工作室管理辦法,組建首批5個名校長工作室和新一輪20個名師工作室,遴選城鄉學校30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師進入工作室研修。
拓展教師隊伍交流展示平臺,通過青年教師匯報課、骨干教師觀摩課、名優教師示范課等展示教學成果,開展教師基本功大賽和崗位大練兵等競技,通過名師大講堂、名師云課堂等開展教學交流。
優化教師隊伍研修提升平臺,制定教師培訓五年規劃,通過“十百千萬”工程和新任教師育苗計劃、骨干教師培英計劃等,對教師隊伍開展跟蹤培訓,實現教師培訓全覆蓋和教師隊伍素質能力不斷提升。
“2”是實施“兩項計劃”,實施師資供給保障計劃,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教師招聘“柔性”用編,爭取“青南支教”專項編制302個,針對階段性結構性缺編等突出問題和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學校規模擴充等工作需要,通過面向社會招聘、赴省外招聘、公費師范生招錄、特崗計劃等,近3年累計招聘中青年教師1499名。
創新教師資源配置方式,通過外調、內調、直補,全力保障教育教學運轉。實施資源配置提質計劃,嚴把教師“入口關”,優化面試方式和內容,提升教師招聘質量。加強新任教師試用期考察,實行新任教師試用期中期評估,促進新聘教師快速完成職業角色轉變。深入推進城鄉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落實縣域內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每年實現600余名校長、教師縣(區)域內交流支教,推動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
“1”是打造“一個體系”,健全教師隊伍建設制度體系,構建導向明確、體系完善的教師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優化工作機構及教職工工作量核定標準,規范班主任津貼和教師超課時薪酬標準,納入績效工資考核。用活崗位管理政策,建立崗位變更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實現評聘結合,不斷提升教師工作積極性。建立分類評價機制,暢通干部專業技術職稱發展通道,激發教師隊伍干事創業熱情。建立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落實情況抽查核實機制,保障鄉村教師待遇。落實教職工全面體檢制度、重大疾病救助制度,組織優秀教育人才學術療養,切實提高教師榮譽感、成就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