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布局,實現從跟跑到領跑
6月17日,2021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在合肥市開幕,國內顯示行業優秀企業家、行業專家齊聚合肥,華山論劍,共商顯示產業發展大計。
“全球每4塊顯示屏,就有1塊來自京東方。”在開幕式主題演講現場,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曉東底氣十足地說。京東方現有16條生產線,其中6條8.5代線,2條10.5代線,3條柔性OLED的生產線。其中,合肥京東方10.5代線,是全球首條最高世代、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液晶屏生產線。2020年京東方出貨量達到7.8億片,市場占有率穩居全球第一。
“創新驅動發展是企業經營的原則,我們始終保持對技術的尊重、對創新的堅持。京東方落戶合肥以來,累計投資超過1000億元,吸納就業人數超過25000人,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集聚發展,目前吸納關聯配套企業超過120家,集群產值每年約1700億元。”劉曉東說。
京東方的崛起是安徽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縮影。安徽是全國最早大規模發展新型顯示產業的地區之一,目前已建成了包括液晶顯示、柔性顯示、激光顯示、微顯示在內的完整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發展路子。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直接營收達到4460億元,全球占比達到了40.3%,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未來五年顯示行業產值將繼續維持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有望達到7%。到2025年,預計我國在顯示面板領域出貨量將占全球的70%以上。
創新驅動,提升核心競爭力
“板凳要坐十年冷,科技的發展既需要能力還需要定力,每一項重大技術的研發、開發和應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德強表示,維信諾深耕OLED領域,始終堅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實現“從基礎研究到中試到量產”的發展模式,推動OLED產業發展。2013年實現了國內首款柔性AMOLED顯示屏點亮。2016年實現了首款180°對折的包括觸控功能在內的柔性AMOLED全模組點亮。2020年實現了360°內外折的折疊終端演示。
康寧是全球材料科學領域的領先企業,其生產的大猩猩玻璃被廣泛應用于絕大多數手機的蓋板玻璃,歷經十幾年技術迭代,始終保持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康寧的成功源于我們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以及不懈的創新,每年我們將銷售額8%到10%的比例投入到研發當中,目前在中國已經獲得1300多項專利。”康寧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李萌說。康寧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發展,通過不斷推出新的產品,通過不同玻璃的性能,為顯示和移動電子行業提供了多種玻璃應用,從堅韌的蓋板玻璃到顯示基板玻璃,到實現人臉識別技術的組件,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高分辨率、大尺寸顯示等需求。
“顯示器由單色顯示到彩色顯示,由被動發光到主動發光,由有機材料到無機材料,由表面成像到空間成像,呈現出輕量化、立體化、集成化等趨勢,高畫質和低功耗已成為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標。”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李宏韜表示,Micro-LED技術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更柔性、快速響應等特點,康佳堅定看好其產業前景,堅持融合創新,加大技術研發,積極推動Micro-LED技術的產業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快顯示產業發展,要推動創新驅動,加強基礎突破。瞄準全柔性顯示、微顯示、超高清等重點領域,加快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進程,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帶動產品創新,加快生態化布局,推動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協同創新,優化產業鏈供應鏈
“我們非常重視協同創新,尤其對于上游原材料、設備廠商以及下游客戶的協同創新合作,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推動建設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張德強說。與會專家認為,推動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注重協同創新,引導建立從前瞻研究到產業落地的多層次創新體系,突破產業鏈供應鏈難點。引導面板企業和配套企業建立深入合作機制,提升資源配置水平和協作效率。
本次大會集中簽約項目共46個,總投資金額為267億元,涵蓋了上游的原料、配件、設備,中游的面板、模組,下游的應用、終端等完整產業鏈。持續深化的新型顯示領域協同創新,將進一步提升長三角新型顯示產業價值鏈水平,努力把長三角地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強化政策引導,注重資源要素集聚和整合,統籌資源推動上下游聯動,補齊產業短板,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下一步,應圍繞穩定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推動新型顯示產業聚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更好地實現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
站在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新風口,安徽將大力推進新型顯示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模式創新,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做強新型顯示產業。


2025-2031年中國新型顯示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型顯示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鏈全景及產業鏈布局狀況研究,中國新型顯示行業重點企業分析,中國新型顯示行業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