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技術進步和消費者對高質量視聽體驗需求的提升,激光顯示產品如激光電視和投影儀的普及率顯著提高。2023年中國激光顯示行業市場規模達463.17億元,同比增長9.22%。同時,激光顯示技術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在電影放映領域,激光影廳在院線行業的普及加快,其超長壽命和環保優勢使其成為主流技術。在家用娛樂領域,激光電視憑借其大屏、高畫質等特性,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在教育領域,激光顯示技術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此外,激光顯示還應用于車載顯示、商業顯示等領域,展現出其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
一、定義及分類
激光顯示是搭載激光光源的投影顯示技術。它利用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光源,將三色激光分別經過擴束、勻場、消相干后入射到對應的光閥上,經調制后由棱鏡合色,再入射至投影物鏡,最后投射至光學屏幕,實現高保真圖像再現。這種技術能夠最完美地再現自然色彩,提供更具震撼的表現力。激光顯示行業基于顯示方式分類可以分為激光投影顯示、激光點掃描顯示、激光線掃描顯示,基于光源類型分類可以分為RGB三基色激光顯示、激光熒光顯示、激光熒光混合LED,基于光調制方案分類可以分為DLP(數字光學處理)技術、3LCD(3液晶顯示)技術、LCoS(硅基液晶)技術。
二、行業政策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激光顯示產業的發展。2023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激光顯示從小型激光投影機向大型超高清、高畫質、超大尺寸激光顯示系統方向發展,推動激光電視、投影等產品普及。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激光顯示技術的持續創新和升級。
三、發展歷程
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960年至1989年的萌芽階段,1964年,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議將中文“受激發射的光”縮寫為“激光”,“激光”這一中文名稱開始正式被國人所熟知。早期的激光器以氣體激光器為主,運用激光方向性好的優勢,美國Texas公司、美國通用電話與電子公司、日本日立公司以及中國中科院物理所等單位研制了自家的掃描式激光顯示,但由于氣體激光器存在體積龐大、電光效率低、工作壽命短等缺陷,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究仍停滯不前,難以滿足顯示應用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1990年至2009年的產業化前期階段,由于全固態激光器具有體積小、效率高、光譜線寬窄、光束質量優、易調制等優點,國際上眾多國家如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促進全固態激光顯示產業化發展,激光顯示進入產業化前期。
2010年至今的規模產業化階段,2010年以后,激光顯示的研發日漸成熟,全球市場出現了大量商業化激光投影產品,如2010年美國Microvision公司發布了消費級微型掃描式激光投影機;2012年科視、巴可、NEC分別發布了自家的激光工程投影機;2013年日本索尼公司發布了全球首臺三片式液晶顯示全色激光投影機;2014年中國海信首次大規模量產激光電視;2015年中科院團隊研制了全球首臺100寸三基色LD激光電視樣機;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中國研制的十萬流明超高亮度超高清全色激光投影機進駐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利用雪面作為顯示屏實現了超過1000平米的大規模復雜表面超高清顯示。
四、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激光顯示技術涉及精密的光學元件、激光光源、光學引擎等核心器件的研發與制造。這些技術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高端的科研人才以及長期的技術積累。例如,光學元件的質量和精度對激光顯示模組的畫質和亮度有很大影響,而激光顯示模組要求光學元器件具有高光學性能,包括精確的光學參數和優良的光學質量,以確保顯示圖像的清晰度和色彩的準確性。此外,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發和創新需要企業具備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這對于新進入者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2、資金壁壘
激光顯示行業的資金壁壘較高。由于激光顯示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市場推廣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這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門檻。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產品研發、生產線建設、市場開拓等,且回報周期較長。此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力,還需要持續投入資金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這些因素都增加了行業的資金壁壘。
3、市場壁壘
激光顯示行業的市場壁壘主要體現在品牌影響力、銷售渠道和客戶資源等方面。對于新進入者來說,要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品牌影響力和銷售渠道是非常困難的。已有的企業通過長期的市場運作,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和品牌忠誠度,這為新進入者設置了較高的市場壁壘。此外,激光顯示產品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家庭娛樂、商務會議、教育培訓等多個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其特定的市場需求和客戶群體,新進入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和開拓這些市場。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激光顯示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如光學元件、半導體外延片、泵浦源、激光晶體、顯示芯片、玻璃基板、特種光纖和電子元器件等。產業鏈中游為激光顯示生產制造商。產業鏈下游為激光顯示的應用環節,包括電影放映、家用微投、汽車車載、教育、激光投影儀、激光電視、激光顯示屏幕、手機投影、VR/AR顯示等。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激光行業上游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元器件和激光光學元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形成了共晶鍵合技術、熱管理技術、熱應力控制技術等九大類核心技術。炬光科技在激光領域的成就顯著,被譽為“中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產業化先驅”,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銷售壟斷。公司牽頭制定的《半導體激光器總規范》和《半導體激光器測試方法》兩項國家標準已頒布實施,是國家首次對半導體激光器進行國家標準的制定。2024年上半年,炬光科技營業收入為3.11億元,同比增長29.85%;歸母凈利潤為-0.28億元,同比下降206.71%。因并購海外標的資產整合等原因,公司現階段處于虧損狀態。
(2)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原創技術、核心專利、核心器件研發制造能力的激光顯示科技企業。光峰科技是激光顯示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其發明的ALPD激光顯示技術已歷經四代技術升級。ALPD技術是一種基于激光激發稀土材料、混合多色激光的技術路線用于圖像顯示的技術,既保留了激光的高亮度,又克服了傳統激光顯示技術的散斑缺陷。2024年上半年,光峰科技營業收入為10.81億元,同比增長0.76%;歸母凈利潤為0.11億元,同比下降85.44%。智能座艙打造正在成為車企的核心競爭力,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尤其是在高端車型的滲透領先。光峰科技在激光技術領域積累深厚,以車載光學作為切入參與智能座艙市場,已經取得多個定點項目。尤其是與問界M9車型合作車載投影巨幕已經落地實現收入,有效帶動公司營收增長。
六、行業現狀
隨著技術進步和消費者對高質量視聽體驗需求的提升,激光顯示產品如激光電視和投影儀的普及率顯著提高。2023年中國激光顯示行業市場規模達463.17億元,同比增長9.22%。同時,激光顯示技術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在電影放映領域,激光影廳在院線行業的普及加快,其超長壽命和環保優勢使其成為主流技術。在家用娛樂領域,激光電視憑借其大屏、高畫質等特性,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在教育領域,激光顯示技術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此外,激光顯示還應用于車載顯示、商業顯示等領域,展現出其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
七、發展因素
1、機遇
(1)技術創新與突破
中國激光顯示行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激光顯示產品在亮度、對比度、色域等方面的表現不斷提升,滿足了消費者對高端視覺體驗的需求。特別是在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等關鍵技術方面,中國已經實現了全球領先,這為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此外,中國企業在激光顯示領域的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一,這意味著中國在全球激光顯示產業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2)市場需求的增長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升級趨勢的加強,消費者對于顯示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傾向于大屏化、高清化和個性化。激光顯示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如高色域、大屏幕顯示和健康護眼等,恰好滿足了這些需求,因此在家用、商務、教育等多個應用場景中得到了廣泛的市場認可和快速的增長。特別是在激光電視領域,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占據了全球近一半的市場份額。
(3)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激光顯示技術的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拓展,從傳統的家庭娛樂、教育、商業展示等領域,逐漸擴展到車載顯示、智能投影、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這些新興應用場景的拓展,為激光顯示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和發展空間。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品的不斷升級,激光顯示技術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和推廣,進一步推動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的發展。
2、挑戰
(1)技術創新挑戰
激光顯示技術涉及精密的光學元件、激光光源、光學引擎等核心器件的研發與制造。這些技術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高端的科研人才以及長期的技術積累。盡管中國在激光顯示領域的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一,但要持續保持技術領先,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培養專業人才,并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此外,激光顯示產品在亮度、對比度、色域等方面的表現仍需進一步提升以滿足消費者對高端視覺體驗的需求。
(2)市場競爭挑戰
隨著市場的擴大,激光顯示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國內外眾多企業都在積極布局激光顯示領域,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中國企業需要在保持技術優勢的同時,加強品牌建設、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以應對來自國內外競爭對手的挑戰。同時,激光顯示產品價格相對較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是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便讓更多消費者能夠接受和使用激光顯示產品。
(3)產業生態構建挑戰
激光顯示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的支持。盡管中國激光顯示產業鏈正在逐步完善,但從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到中游的核心器件和整機制造,再到下游的應用和服務,整個產業鏈的協同效應還需進一步加強。此外,激光顯示技術的應用場景需要進一步拓展,如在醫療、教育、汽車等領域的應用,這需要企業、政府和研究機構共同努力,推動激光顯示技術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
八、競爭格局
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的競爭格局目前呈現出以技術研發能力較強的頭部企業為主導的局面。這些頭部企業主要集中在高端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領域,其產品在國內市場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根據企業盈利能力、研發能力和營收規模,中國激光顯示行業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公司有炬光科技、光峰科技、中潤光學、極米科技、海信視像等;第二梯隊公司為聯合光電、瑞豐光電、鴻合科技等;第三梯隊有四川長虹、中光學、冠捷科技等。
九、發展趨勢
1、技術創新與產品多樣化
隨著技術的進步,激光顯示技術將向更高亮度和分辨率發展,以滿足大屏幕和高精度顯示需求,特別是在影院和高端家庭娛樂系統中。此外,激光顯示設備有望進一步小型化,便攜式激光投影儀和微型投影設備將變得更加普及,適用于移動辦公和便攜展示。技術創新還將推動激光顯示產品向多樣化發展,包括在教育、商務、工程、車載、航空、虛擬現實等多個領域的應用。
2、市場競爭與國產化
隨著國內外企業的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企業需要在保持技術優勢的同時,加強品牌建設、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以應對來自國內外競爭對手的挑戰。同時,激光顯示核心器件的國產化進程也在加速,這將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并減少對外依賴,增強國內產業的競爭力。
3、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激光顯示產業的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該行業的健康成長。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升級趨勢的加強,消費者對于顯示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傾向于大屏化、高清化和個性化,激光顯示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如高色域、大屏幕顯示和健康護眼等,恰好滿足了這些需求,因此在家用、商務、教育等多個應用場景中得到了廣泛的市場認可和快速的增長。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4年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產業鏈圖譜、發展歷程、相關政策、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分析:隨著國內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鏈的完善,核心器件的國產化率有望大幅提升[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dd2a6e2dd1963d26c8672c625ba6166e69bd4120.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4年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產業鏈圖譜、發展歷程、相關政策、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分析:隨著國內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鏈的完善,核心器件的國產化率有望大幅提升[圖]
激光顯示使用具有較高功率(瓦級)的紅、綠、藍(三基色)單色激光器為光源,混合成全彩色,利用多種方法實現行和場的掃描,當掃描速度高于所成像的臨界閃爍頻率,就可以滿足人眼“視覺殘留”的要求,人眼就可清晰觀察。臨界閃爍頻率應不低于50Hz。人眼所能看到的色域中,液晶只能再現27%,等離子為32%,而激光的理論值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