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試驗機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試驗機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現在已經成為全球試驗機行業的重要參與者。近年來,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引下,試驗機下游行業有了快速的發展,也帶動了試驗機行業需求的增長。近年來,隨著國內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試驗機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試驗機營業收入約為271.78億元,利潤總額約為35.13億元。
一、定義及分類
試驗機是測試、評定和研究材料、零部件、整機(整車)和各類工程項目的物理性能、機械(力學)性能、工藝性能、安全性能、舒適性能的試驗儀器和設備。長期以來,試驗機作為一類科學實驗儀器被廣泛應用于冶金、建筑、航天、航空、機械、石油化工、電力、實驗室、計量室、質檢機構和制造業的生產線及各類工程現場。
根據用途的不同,試驗機可分為金屬材料試驗機、非金屬材料試驗機、力與變形檢測儀器、動平衡機、振動臺、沖擊臺與碰撞臺、無損檢測儀器、包裝件試驗機、汽車專用試驗設備、各種環境模擬試驗裝置等。
二、行業主管部門及政策
1、主管部門及職責
根據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的行業目錄及公司行業分類,試驗裝置屬于制造業中的儀器儀表制造業(分類代碼:C40)。按照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分類標準,屬于“C制造業”中“4114實驗分析儀器制造”類別。中國試驗機行業主管部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行業自律性組織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試驗儀器分會(簡稱“試驗儀器分會”)和全國試驗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試標委”)。
2、相關政策
試驗機是制造業的基礎設備之一,它能夠為制造業提供可靠的性能檢測和質量控制。產品研發與改進試驗機能夠為產品研發和改進提供準確的性能數據。而制造業是中國實體經濟的基礎,也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為大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國家及相關部門都陸續印發了試驗機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著力于推進試驗機的技術創新。
三、發展歷程
中國試驗機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起步階段到自主研發、技術攻關再到快速發展的過程,現已成為全球試驗機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試驗機發展逐步邁入數字化閉環控制時代,試驗機的測量精度、穩定性均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但國內試驗機行業的高端市場仍被MTS、INSTRON等國際著名試驗機生產商把持。隨著中國制造2025等政策的實施和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中國試驗機行業有望實現更大的發展。
四、行業壁壘
試驗設備屬于試驗機領域內、光機電一體化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國家重要的基礎科研生產裝備,具有技術密集型特點,行業內企業所生產的設備主要為訂制產品,從前期的技術方案確定、到生產工藝及流程的控制以及售后的技術服務支持,需要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長期的生產工藝積累及大量從業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資金作為支撐,因此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高。此外,中國試驗機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外企業都在爭奪市場份額,新進入企業還要面對品牌建立的壁壘。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試驗機行業的上游行業主要是鋼材、銅、鐵等金屬冶煉及機械、電子等行業及零部件供應商,上游行業的發展水平以及產品價格,對試驗機行業生產制造試驗設備的質量、性能及成本會產生一定影響。
試驗機制造位于行業中游,中游市場國內外品牌眾多,競爭激烈,高端產品市場主要被國外品牌占據,而中低端市場則以國內品牌為主。一些中國本土企業在試驗機行業中也具有一定競爭力,它們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較強的研發實力,能夠提供多種類型的試驗機產品。同時,一些中小型企業也在特定領域開展試驗機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試驗機行業的下游行業較為廣泛,主要分為三類:國家基礎設施領域的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橋梁建筑、核電、等行業;汽車、電子、電器、船舶等工業行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實驗室等。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蘇州蘇試試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蘇試試驗是一家工業產品環境與質量可靠性試驗驗證與綜合分析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環境試驗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以及為客戶提供從芯片到部件到終端整機產品全面的、全產業鏈的環境與可靠性試驗驗證及分析服務。自2009年起,蘇試試驗就著力打造由單一設備制造與銷售,轉向由“設備+服務”雙輪驅動的發展方向。2009年公司收購蘇州廣博,成立旗下首家第三方綜合環境實驗室,專業為客戶產品提供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試驗,目前已經形成“制造+服務”兩大業務板塊。蘇試試驗提供的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根據不同客戶的試驗需求,為客戶設計定制化的試驗方案和試驗項目。
蘇試試驗主營業務包括試驗設備及試驗服務兩大領域,橫跨儀器儀表制造業及檢測服務業。2023年受益于對高成長下游行業的前瞻部署,蘇試試驗抓住了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儲能等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實現綜合類設備及相關試驗服務的快速增長。據企業公告數據顯示,2023年,蘇試試驗實現營業收入21.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其中:試驗設備業務收入7.53億元,同比增長23%,占總營收的35.57%。
(2)中機試驗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中機試驗,原名機械工業部長春試驗機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是以“試驗裝備”研發制造為主業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歷史悠久,原機械工業部長春試驗機研究所,是國內試驗裝備領域規模較大和影響力較大的高科技公司。中機試驗的主要產品:試驗機、萬能試驗機、電液伺服試驗機、疲勞試驗機、校直機、矯直機、蠕變試驗機、三方檢測等。2023年,中機試驗實現營業收入5.47億元,同比增加8.3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1億元,同比增加85.02%。
六、行業現狀
中國試驗機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試驗機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現在已經成為全球試驗機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微觀層面,試驗機主要應用于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制造、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等領域,近年來,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引下,試驗機下游行業有了快速的發展,也帶動了試驗機行業需求的增長。近年來,隨著國內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試驗機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試驗機營業收入約為271.78億元,利潤總額約為35.13億元。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試驗機市場是一個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市場,其主要原因是與工業化進程和科技進步的加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制造業和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各種材料和產品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國家財政科研支出的不斷增長,各種新型材料和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將不斷增加,為促進試驗機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不利因素
中國試驗機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試驗機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技術水平不足、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品牌影響力不足以及市場競爭激烈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試驗機行業的發展。
八、競爭格局
中國試驗機行業的競爭格局以北美、歐洲、日本和中國四大主要試驗機廠家為主,其中中國試驗機制造商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73%以上,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目前,國內試驗機行業主要企業包括中機試驗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蘇試試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濟南鑫光試驗機制造有限公司、力試(上海)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濟南中研試驗機有限公司、濟南天辰試驗機制造有限公司、河北三宇試驗機有限公司、萊州華銀試驗儀器有限公司、濟南聯泰試驗機有限公司等。這些本土廠家在試驗機行業有一定的優勢,如蘇試試驗是一家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環境與可靠性試驗設備和試驗服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技術水平較高,行業擁有完善的供應鏈和服務體系。可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并提供優質的服務。
九、發展方向
試驗機行業的發展狀況及技術水平,對提高國防實力及國民經濟安全,以及提高武器裝備及民用設備的性能可靠性水平,促進中國制造業的整體產業升級和技術研發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而下游行業近年來的飛速發展也為試驗機行業創造了廣闊的市場需求。
隨著國家基礎戰略產業、十大振興產業、新興產業和現代制造服務業的發展,新材料、零部件、結構件、整機整車和各類工程項目領域對檢測、試驗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更復雜化的需求,也為試驗機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試驗對象方面將從材料、零部件擴展到整機、整車、系統、重大設施和各類工程項目;試驗空間方面將從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實驗室擴展到企業的中心實驗室、質檢部門、生產現場、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甚至擴展到大氣層外的宇宙空間;試驗方式方面將從單個試樣離散方式擴展到批量試樣且在線連續、實時、自動化方式;試驗理論方面將中國試驗技術和試驗方法會隨著工程理論研究和工程性能試驗的發展不斷被創新。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