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程度日益提升,市場工業化進程加速推進,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我國鉛鋅冶煉產品消費需求日益擴張,為國內鉛鋅冶煉行業發展提供重要動力。在此情況下,我國鉛鋅冶煉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業內鉛鋅冶煉廠生產產品量不斷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鉛、鋅產量分別為756.4萬噸、715.2萬噸,較2020年增長率分別為17.73%、11.32%。
一、定義及分類
鉛鋅冶煉指將鉛鋅礦石經過冶煉過程,提取出鉛和鋅金屬的過程。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我國把鉛鋅冶煉歸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國家統計局代碼32)中的常用有色金屬冶煉(C321),其統計4級碼為C3212。鉛鋅冶煉產品主要有粗鉛、電解鉛、鉛基合金、礦產鉛、再生鉛、電解鋅、精餾鋅、蒸餾鋅、氧化鋅、鋅粉、鋅餅、鋅基合金等。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我國鉛鋅冶煉行業的主管部門主要為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等部門。國家發改委負責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列明產業中鼓勵、限制和淘汰類技術和項目,對行業發展進行宏觀調控;工信部負責制定并組織實施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政策建議;自然資源部負責全國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監督管理工作;環境部負責監督和監控鉛鋅采選、冶煉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工作;應急管理部負責鉛鋅冶煉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定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此外,鉛鋅冶煉行業自律性行業組織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下設鉛鋅分會,主要職責是促進政府與企業以及企業之間的溝通、協助政府制定相關政策、行業統計調查、促進國際合作等。
2、行業相關政策
近年來,針對于鉛鋅冶煉行業發展,中央及地方有關部門相繼發布的一系列政策,一方面提出,支持加強鉛鋅冶煉伴生有價金屬提取、提純等技術研發應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有序發展鉛鋅冶煉及下游加工產業,推動產業延伸高端產品鏈條;另一方面更是重點提到,支持重點推廣鋅精礦大型焙燒技術、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技術、復雜多金屬鐵閃鋅礦綠色高效煉鋅新技術、鋅二次資源萃取關鍵技術,重點研發難選冶難處理鉛鋅復合礦熔池熔煉、鉛冶煉低碳還原、氨法煉鋅、鋅加壓濕法冶金等技術,全力推動鉛鋅冶煉產業綠色節能改造。
三、行業壁壘
1、行業準入壁壘
國家發布實施的《鉛鋅行業準入條件》對新建鉛鋅產能的生產規模、自有礦山資源、冶煉的技術工藝、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作出了相關規定。根據該文件,進入鉛鋅冶煉行業的企業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本實力、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產業存在著一定的行業準入壁壘。此外,《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3年本)》中,鉛鋅冶煉行業中,單系列 5 萬噸/年規模以下鉛冶煉、再生鉛項、單系列 10 萬噸/年規模以下鋅冶煉項目(含鋅二次資源利用除外)被列為限制類項目,進一步體現了明確的行業準入標準。
2、資源壁壘
在鉛鋅產品生產成本中,鉛鋅礦產資源成本占據主要地位。特別是,目前國內已探明的大型鉛鋅礦床少,低品位資源占比較高,鉛鋅平均品位較低,導致我國鉛鋅礦產資源開采難度較大,開采價值低,且隨著鉛鋅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加深,市面上鉛鋅資源開采量增速逐步放緩。在此背景下,我國具有競爭優勢的較大規模的鉛鋅冶煉企業大部分都擁有鉛鋅礦產資源,沒有礦產資源而單純依賴對外采購鉛鋅精礦的企業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另外,政府對新建鉛鋅冶煉項目也要求有自有礦產資源的支持。因此,礦產資源成為進入鉛鋅冶煉行業的一個重要壁壘。
3、資金人才壁壘
鉛鋅冶煉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需要進行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企業業務發展推進具有較大的資金需求。同時,鉛鋅冶煉企業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工藝、設備等行業標準不斷提高,企業擴大產能、投資或更新工藝和生產設備均需要大額資金投入,形成了行業進入的資金壁壘。另外,由于鉛鋅冶煉流程較長,企業需要擁有專業性技術人才團隊進行生產推進。而技術團隊的形成往往需要較長周期,相較于行業內現有企業往往已具備良好的人才儲備及完善的人才梯隊,新進入企業則是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其人才缺乏問題,使得鉛鋅冶煉行業也存在著一定的人才壁壘。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鉛鋅冶煉產業鏈上游環節主要包括鉛鋅礦采選企業,以及相關冶煉設備生產制造企業。其中,鉛鋅礦采選企業負責開采鉛鋅礦石,如閃鋅礦、菱鋅礦、異鋅礦以及纖鋅礦等,并對其進行初步的加工和選礦處理,獲得鉛鋅精礦。產業鏈中游則是鉛鋅冶煉企業,負責接收上游環節提供的鉛鋅精礦,通過一系列物理和化學過程,將其轉化為粗鉛、粗鋅或鉛鋅合金。隨后,這些粗制金屬會進一步經過精煉過程,以去除其中的雜質,提高金屬的純度,得到精煉后的鉛和鋅。產業鏈下游涉及鉛鋅金屬的應用和加工。在這一階段,鉛和鋅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力、建筑等多個行業。例如,鉛可以用于制造電池、電纜護套和防水材料;鋅則被廣泛用于防腐涂層、合金制造以及化工生產等領域。此外,鉛鋅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如硫酸等,也在化工行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云南會澤鉛鋅礦始建于1951年,公司成立于2000年,于2004年4月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馳宏鋅鍺”。馳宏鋅鍺是一家以鉛鋅鍺產業為主,集地質勘探、采礦、選礦、冶煉、化工、深加工、貿易和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礦業公司,是我國鉛鋅冶煉行業代表上市企業之一。2023年馳宏鋅鍺營業收入為219.54億元,同比增長0.24%。
(2)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源于1956年始建的株洲冶煉廠,2000年開始由工廠制轉為公司制、股份制,200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株冶集團”。株冶集團擁有獨立的鉛鋅礦山資源,成為一家集鉛鋅等有色金屬的采選、冶煉、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主營產品有鋅錠、熱鍍用鋅合金錠、鑄造鋅合金錠、鎘錠等。2023年前三季度株冶集團營業收入為148.06億元,同比下降8.02%。
五、行業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程度日益提升,市場工業化進程加速推進,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我國鉛鋅冶煉產品消費需求日益擴張,為國內鉛鋅冶煉行業發展提供重要動力。在此情況下,我國鉛鋅冶煉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業內鉛鋅冶煉廠生產產品量不斷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鉛、鋅產量分別為756.4萬噸、715.2萬噸,較2020年增長率分別為17.73%、11.32%;2024年1-2月,國內鉛、鋅產量分別為117.5萬噸、123.9萬噸,同比變化率分別為-14.5%、15.5%。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鉛鋅產品需求保持穩中有升
我國仍處于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上升階段,經濟保持穩步增長。與此同時,國家重點實施的“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戰略規劃推動市場需求新亮點顯現,成為拉動我國鉛鋅冶煉行業長期增長的新動力。隨著各類經濟發展政策出臺,勢必帶動基建產能的持續釋放,使得鉛鋅冶煉下游行業包括建筑、電力、汽車等行業將會保持一定的增速,帶動鉛鋅產品需求量不斷上漲,并進而帶動鉛鋅冶煉行業的發展。
(2)行業規范條件逐步形成
我國鉛鋅冶煉行業之前存在產能盲目擴張、資源浪費、污染嚴重等現象。為了確保我國鉛鋅產業平穩運行,資源合理開發,提高資源利用率,維護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先后制定政策規范我國鉛鋅產業發展,對鉛鋅冶煉企業的布局、工藝、裝備、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規范,有利于出清行業落后低效產能,有利于優勢企業充分發揮規模、技術、管理等優勢做大做強,增強行業企業的競爭力。
(3)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在規范鉛鋅冶煉行業的基礎上,國家支持鉛鋅行業的整合以及優勢企業的做大做強。此外,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的系列政策指出,鼓勵有色金屬企業開展行業內上下游及跨行業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同時加強有色金屬企業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執法力度,經整改仍達不到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要求的,依法依規退出。疊加近年來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持續推進及污染防治工作的貫徹落實,我國鉛鋅冶煉低效產能得到壓減淘汰,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得到增強。
2、不利因素
(1)環境保護壓力增大
鉛鋅冶煉行業屬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的“兩高一資”行業,隨著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一系列環境保護法規及政策相繼出臺,行業環境保護壓力越來越大。未來,隨著國家各級政府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作為重要污染源之一的鉛鋅產業鏈上的冶煉業務,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的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冶煉業務,勢必受到較大抑制,一些落后企業及產能將被迫退出市場,環境污染治理所帶來的壓力將一定程度限制鉛鋅冶煉行業的產能釋放。
(2)國內鉛鋅精礦供給能力不足
雖然我國鉛鋅礦產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區域分布相對不均,且總體而言,貧礦較多、富礦較少,共生礦較多、單礦種礦少,導致國內鉛鋅資源開發利用難度較高,成本較大。在此情況下,我國鉛鋅冶煉能力大于礦山開采能力,國內鉛、鋅精礦供應不足,部分鉛、鋅精礦需要依賴進口。鉛鋅精礦的供應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鉛鋅冶煉行業的發展。
(3)產能過剩與供需失衡
全球鉛鋅冶煉產能相對充裕,但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的供需情況存在一定差異。在一些主要鉛鋅生產國,如中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等,雖然擁有較為充足的產能,但產能的急劇擴張可能導致礦產資源大量消耗,環境污染加劇,并造成生產經營集中度下降,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產能過剩可能導致市場競爭加劇,鉛鋅冶煉企業將面臨更大生存壓力,對行業平穩健康發展也會造成巨大影響。
七、競爭格局
隨著全球化發展和市場整合深入,我國鉛鋅冶煉行業發展日益國際化,國內企業面臨的國際市場挑戰和機遇日益增加,產業競爭不斷激烈。從國內鉛鋅冶煉企業分析,根據企業競爭實力和業務規模,我國鉛鋅冶煉行業可大致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企業往往擁有自主的鉛鋅礦產資源,且通常具有較大的生產規模、先進的技術水平,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品牌建設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能夠引領行業的發展趨勢,如株冶集團、中金嶺南、馳宏鋅鍺等;第二梯隊企業則是在某個領域或某個產品上具有獨特的優勢或特色,產能規模適中、技術實力較強且具有一定市場份額的中型企業與特色企業,如宏達股份等;第三梯隊企業通常指產能規模較小、市場份額有限的小型企業和新興企業,這部分企業數量眾多,且大部分均專注于某個細分領域或市場,通過技術創新、差異化經營等方式在市場立足,在行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八、發展趨勢
一方面,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規劃加快實施背景下,我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汽車、電力等鉛鋅冶煉下游行業應用需求將保持增長趨勢,將為國內鉛鋅冶煉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國家環保政策實施監管力度進一步增強,冶煉環保化必將成為鉛鋅冶煉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甚至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因此,為保障公司業務推進、推動國家綠色高質量發展,鉛鋅冶煉企業將持續增加環保投入,積極運用新工藝、新技術來進一步控制、治理冶煉生產污染,實現產業環保化生產,推動業務綠色低碳化升級。此外,在鉛銻合金、鉛鎢合金等鉛鋅深加工產品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發展趨勢下,鉛鋅冶煉企業將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布局鉛鋅冶煉高端產品領域,不斷推動鉛鋅冶煉產業鏈延伸,助力產業高端化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