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在國民生活工作節奏不斷加快以及壓力不斷增加背景下,國民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等因素導致的消化類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使得我國消化類藥物市場規模超千億元。2022年我國消化類藥物市場規模為1507.42億元,同比下降0.02%。隨著未來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消化類藥物市場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
一、定義及分類
消化類藥物主要是指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包括消化不良、胃炎和胃潰瘍以及腸胃痙攣等。消化類藥物主要包括抑酸藥、抗酸藥、胃黏膜保護劑、助消化藥、促胃腸動力藥、胃腸解痙藥、止吐、催吐藥、瀉藥、止瀉藥、微生態藥等類型。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消化類藥物行業相關政策,旨在加強藥品監管,確保藥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藥需求和醫療費用的可負擔性。2021年12月,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印發《湖北省醫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要重點發展糖尿病藥物、消化系統藥物、心血管類疾病藥物、抗感染類、抗病毒類、抗過敏類藥物等。2023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云南省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聚焦惡性腫瘤及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疾病,遴選10個重大疑難病種開展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形成并推廣一批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提升重大疑難疾病救治水平。
三、行業壁壘
1、準入壁壘
我國對消化類藥物的生產和經營均采取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開辦消化類藥物生產的企業須先取得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其生產線必須通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GMP認證),且生產的每個品種、規格的藥品均必須取得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藥品注冊批件》。此外,由于新辦企業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資質認證、藥品注冊批件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因此,消化類藥物行業存在較高的行業準入壁壘。
2、技術壁壘
消化類藥物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要求高,產品生產工藝路線較復雜,對生產環境的要求也非常嚴格。隨著新版GMP的實施、國家藥品審批標準的提高以及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工作的開展,對消化類藥物生產企業的技術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化類藥物生產企業獲得國家藥品批準文號更加困難。因此,消化類藥物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3、資金壁壘
消化類藥物行業屬于高風險、高投入、投資周期長的行業,消化類藥物從研究、臨床試驗、試生產到正式的生產、銷售,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和時間成本,資金周轉相對較慢,且市場開發和產品推廣的前期投入較大。因此,消化類藥物行業的新進入者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消化類藥物行業存在較高的資金壁壘。
4、人才壁壘
消化類藥物行業在新藥或仿制藥的研發、注冊、生產現場管理、供應鏈管理、市場推廣、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均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及豐富經驗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和積累需要較長時間,對于新進入消化類藥物行業的企業而言,消化類藥物行業具有較高的人才壁壘。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消化類藥物產業鏈上游主要是生產消化類藥物所需的原材料及設備,包括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制藥設備和實驗室耗材。產業鏈中游主要是消化類藥物的制造,產業鏈下游主要是消化類藥物的銷售,銷售渠道包括醫院、藥店和電商平臺。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中、西成藥的生產和銷售,擁有醫藥工業、醫藥商業、藥材種植、醫藥研發等完整的產業鏈。企業擁有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藥廠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有限公司、太極集團四川綿陽制藥有限公司等13家制藥廠,還擁有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醫藥商業公司,是集“工、商、科、貿”于一體的大型醫藥集團,同時也是目前國內醫藥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大型企業集團之一。據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企業消化及代謝用藥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6.26%至26.92億元。
(2)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994年,是一家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主要產品為代謝及消化系統疾病治療領域核心產品、抗腫瘤治療領域核心產品等。在創新、國際化、智能化、整合化的戰略指導下,企業持續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和對外協作能力,豐富產品管線,提高運營效率。與此同時,企業還積極推進醫療健康產業的線上和線下布局,始終堅持“創新轉型、整合運營、穩健增長”的發展戰略,持續提升經營業績。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企業代謝及消化系統核心產品營收同比增長8.76%至15.04億元。
五、行業現狀
近年來,在國民生活工作節奏不斷加快以及壓力不斷增加背景下,國民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等因素導致的消化類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使得我國消化類藥物市場規模超千億元。2022年我國消化類藥物市場規模為1507.42億元,較2021年減少0.3億元,同比下降0.02%。隨著未來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消化類藥物市場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消化類藥物行業發展
國家產業政策對消化類藥物行業的發展給予了重要支持。近年來,國家為加快消化類藥物的發展,印發了《“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湖北省醫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云南省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為消化類藥物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動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醫療保障體系日益完善促進消化類藥物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不斷強調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并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的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據統計,2023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33387萬人。隨著國家醫療保險覆蓋面的持續擴大,我國消化類藥物的消費需求也將大幅提高。
(3)人口老齡化加劇推動消化類藥物行業發展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老年人口比例持續上升,消化系統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也相應增加,對于消化類藥物的需求不斷增長,為消化類藥物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此外,人口老齡化也促進了消化類藥物行業的多元化發展。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他們對藥品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除了傳統的西藥外,中藥、生物藥等也在消化系統疾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不利因素
(1)消化類藥物技術創新投入不足
我國消化類藥物企業技術研發創新動力不足,相關經費投入和技術、研發人員比例偏低,導致產品創新缺乏,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大壓力。目前,我國消化類藥物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低于國外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我國消化類藥物研發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此外,我國消化類藥物行業仿制藥品較多,且重復建設、重復申請、市場惡性競爭現象嚴重。
(2)藥品審批流程繁瑣
藥品審批流程繁瑣、周期長,無疑成為了制約消化類創新藥物及時進入市場的瓶頸。這種狀況不僅限制了消化類藥物的技術進步和療效提升,還使得一些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藥物無法及時惠及廣大患者。此外,部分消化類藥物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可能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如低價銷售、夸大宣傳等,這不僅損害了消化類藥物行業的聲譽,也影響了患者的用藥體驗和用藥安全。
(3)患者用藥意識不規范
合理用藥是疾病治療的關鍵,消化類疾病對應的治療藥物較多,合并用藥的情況常見。不合理用藥會影響疾病的治療,甚至導致病情進展惡化。目前,由于患者對消化類藥物的認識和用藥意識不足,常常出現用藥不規范、不合理的現象。這些行為不僅影響了消化類藥物的正常作用,還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進而威脅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例如,患者可能在沒有明確指示的情況下隨意更改藥物劑量、用藥頻率或用藥時間,這可能導致消化類藥物在體內積累過多或過少,從而影響其療效和安全性。
七、競爭格局
由于消化類藥物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企業的參與,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目前,我國消化類藥物上市企業主要包括太極集團、復星醫藥、羅欣藥業、葫蘆娃、奧賽康等,這些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廣泛的研發能力,競爭優勢較為明顯。從經營業績來看,2023年上半年,太極集團、復星醫藥、羅欣藥業、葫蘆娃消化類藥物營收分別為21.52億元、15.04億元、2.97億元、2.03億元。
八、發展趨勢
消化系統疾病通常需要采用綜合治療策略,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可以綜合利用不同的治療手段,包括運用不同針對性的消化藥,來提高治療效果。未來,預計將有更多的消化類藥物在消化系統領域得到應用,提高綜合治療水平、優化治療方案的同時,大大解決消化系統疾病對人們的困擾。與此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藥物療效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開發具有更高療效、更低副作用的創新藥物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同時,隨著基因測序、免疫療法等新技術的發展,消化類藥物的研發也將迎來新的突破。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4年中國消化類藥物行業發展歷程、市場規模、重點企業經營情況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逐漸提升,推動消化類藥物行業快速發展[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408/55d853aceb464ffcf6fad7c27bbd7795797b1b5a.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4年中國消化類藥物行業發展歷程、市場規模、重點企業經營情況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逐漸提升,推動消化類藥物行業快速發展[圖]
消化類藥物主要是指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包括消化不良、胃炎和胃潰瘍以及腸胃痙攣等。消化類藥物主要包括抑酸藥、抗酸藥、胃黏膜保護劑、助消化藥、促胃腸動力藥、胃腸解痙藥、止吐、催吐藥、瀉藥、止瀉藥、微生態藥等類型。
![2022年中國消化類藥物行業重點企業對比分析:奧賽康vs華森制藥[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99d4e8a78387e45474dcca8da0b56041c69dec09.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國消化類藥物行業重點企業對比分析:奧賽康vs華森制藥[圖]
從2020年-2022年奧賽康及華森制藥的消化類藥物營業收入來看,奧賽康的消化類藥物營業收入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華森制藥的消化類藥物的營業收入相對穩定,2022年兩企業各自的消化類藥物營收分別為8.56億元以及1.9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