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5年以來,隨著國家加大制造業供給側改革,原料藥行業格局得到了顯著優化。一些環保標準較低的中小型產能逐漸退出市場,導致化藥原料藥產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隨著行業整合和優勢企業的發展,以及國外醫藥產品消費增加,近幾年來,我國化藥原料藥生產情況再度呈現回升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計生產化藥原料藥產品394.9萬噸,同比增長8.91%。
一、定義及分類
化藥原料藥,指用于生產各類制劑的原料藥物,是制劑中的有效成分,由化學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術所制備的各種用來作為藥用的粉末、結晶、浸膏等,但病人無法直接服用的物質。根據來源不同,化藥原料藥可以分為化學合成原料藥、生化原料藥和植物原料藥。其中,化學合成原料藥指將化合物進行化學合成所得,包括有機合成原料藥和無機合成原料藥。生化原料藥指從生物體分離、純化所得,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質,以及用化學合成或基因重組等現代生物技術制得的這類物質,如抗生素一般系由微生物發酵制得。生化原料藥主要包括氨基酸、肽、蛋白質、酶及輔酶、多糖、脂質、核酸及其衍生物。植物原料藥則指從藥用植物中提取、分離獲得的一類具有明顯生理活性的化學物質,可作為原料藥加工成藥物制劑供臨床應用,主要包括生物堿、糖及甙類、蛋白質類等。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
化藥原料藥制造行業屬醫藥制造業,行業的主管部門主要為國家藥監局、衛健委以及國家發改委。其中,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屬機構。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安全監督管理、標準管理、注冊管理、質量管理、上市后風險管理;負責執業藥師資格準入管理;負責組織指導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督檢查;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督管理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參與相關國際監管規則和標準的制定;負責指導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工作。
衛健委的主要職責包括組織擬訂國民健康政策,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法律法規草案、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章和標準并組織實施;協調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大方針、政策、措施的建議;組織制定國家藥物政策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開展藥品使用監測、臨床綜合評價和短缺藥品預警,提出國家基本藥物價格政策的建議,參與制定國家藥典;制定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業管理辦法并監督實施,建立醫療服務評價和監督管理體系。
國家發改委負責起草中長期規劃草案,提出發展戰略,以及中長期的總量平衡、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政策,規劃生產力布局;組織擬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組織擬訂需報國務院審批或跨多部門的工業和服務業發展政策,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負責推進價格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對依法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藥品的價格進行監督管理;實行行業管理等。
另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科學技術部、商務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分別對醫藥行業產業鏈的各環節進行監督管理。化藥原料藥制造行業的自律性管理機構為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其主要職責包括向政府部門提出有利于制藥工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利用多種渠道和方式為會員單位提供有價值的經濟、技術、政策等國內外信息;組織開展培訓、交流、咨詢等。
2、行業相關政策
近年來,國家藥監局、工信部等部門接連頒布《“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關于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的通知》《化學藥品創新藥Ⅲ期臨床試驗前會議藥學共性問題及相關技術要求(試行)》等政策,指出要明確化藥原料藥產業鏈短板和支持重點,引導支持企業突破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推進領域改革和創新發展,提升產業鏈整體配套水平和供應保障能力,同時多部政策重點提出,要進—步樹立質量安全意識,完善國內醫藥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進—步鞏固基礎醫療質量安全管理,促進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
三、行業壁壘
1、行業準入壁壘
藥品的使用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國家在醫藥行業的準入門檻、生產經營資質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加強對藥品生產、藥品流通企業的監管。我國對藥品生產和藥品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藥品生產企業必須按照《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取得藥品批準文號、《藥品生產許可證》并通過GMP認證;藥品經營企業必須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并通過GSP認證。
2、技術工藝壁壘
化藥原料藥制造行業具有多學科交叉、技術水平高、研發周期較長的特點,一項新藥的研發要經歷從研究開發、臨床試驗、試生產到最終產品的銷售,可能經歷幾十年的時間,一項仿制藥的研發也需要前期調研準備,藥品工藝研究、質量研究、穩定性研究、等效性研究、申報、審批、投入生產等環節,需要企業具有一定的人才儲備及技術研發實力方能實現。因此,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工藝壁壘。
3、客戶壁壘
由于原料藥生產企業的生產環境、工藝路線不同,導致不同原料藥生產企業生產的同一類產品之間會存在純度、雜質等方面的差異,該等差異將使得制劑產品的毒性、副作用、藥物代謝等方面出現重大差異。因此,制劑生產企業會對原料藥供應商的生產環境、生產工藝、產品純度和雜質等進行嚴格的審計和分析,方能將其列入某一原料藥的合格供應商名單。一般情況下制劑生產企業不輕易更換已入圍的合格供應商。大多數制劑企業對某一種原料藥或中間體一般只會有兩到三家合格供應商。醫藥行業這種獨特的購銷合作模式,構成了其他企業進入本行業的重要壁壘。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化藥原料藥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主要包括基礎化工、植物種植、動物養殖和部分醫藥中間體制備等。由于上游產品的價格變動直接影響化藥原料藥行業的銷售價格和利潤,因此產業發展對上游原料有著較強的依賴性。產業中游為化藥原料藥的加工制造,即通過化學合成、動植物提取、微生物發酵或其他現代生物技術等制備得到各種形態、功效的化藥原料藥,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產業下游則為應用市場,主要包括藥品制劑、保健品、飼料、食品、化妝品等領域,是產業鏈盈利的重要來源。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2008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恩華藥業專注于中樞神經藥物領域發展,公司業務包括醫藥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醫藥銷售含公司生產的原料和制劑銷售以及醫藥批發和零售業務,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完整的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產品系列和營銷網絡。2023年前三季度,恩華藥業業務經營總收入為36.56億元,同比增長17.17%。
(2)江蘇聯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聯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誕生于1999年12月,由成立于1958年的揚州制藥廠發起創建,2003年3月上市。聯環藥業是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業務涵蓋醫藥制造和醫藥流通領域。其中,在醫藥制造領域,公司主要產品有泌尿系統藥、抗組胺藥、心血管藥、甾體激素、抗生素等幾大系列,涵蓋化藥原料藥和注射劑、固體制劑多種藥物劑型,包含國家一類新藥愛普列特片(川流)、二類新藥依巴斯汀片(蘇迪)等。2023年前三季度,聯環藥業營業總收入為14.83億元,同比增長5.04%。
五、行業現狀
自2015年以來,隨著國家加大制造業供給側改革,原料藥行業格局得到了顯著優化。一些環保標準較低的中小型產能逐漸退出市場,導致化藥原料藥產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隨著行業整合和優勢企業的發展,以及醫藥產品消費增加,近幾年來,我國化藥原料藥產量再度呈現回升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計生產化藥原料藥產品394.9萬噸,同比增長8.91%。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原料藥產業從歐美等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受全球仿制藥市場快速發展的推動,在仿制藥價格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出于成本控制的考慮,仿制藥原料藥有向具有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進行產業轉移的需求。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由于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以及人力成本優勢,成為承接全球原料藥轉移的重點地區。
目前,成本優勢仍是我國原料藥行業得以迅速發展并占領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中國原料藥生產的成本優勢具有整體性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原輔料、能源、勞動力、制造設備、土地購置和廠房建造等硬性生產要素的較低投入。國內企業的上述成本優勢與國內基礎化工產業的相對成熟、勞動力供應的相對豐富以及常規制藥設備的配套齊全等因素一起構成了我國原料藥產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2)國內藥品生產日益規范并獲國際市場認可
藥品GMP是藥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基本準則。自2004年起,我國所有藥品制劑和原料藥均實現了在藥品GMP條件下進行生產,且經過多年的GMP認證實踐,國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規范水平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2011年,新版藥品GMP正式施行,該標準全面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美等發達地區的藥品GMP規范,對國內原料藥行業提出更高的規范要求,使中國藥品生產企業在生產質量管理方面能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隨著國內藥政法規的日益健全以及嚴格執行的落實,國內原料藥生產日益規范,質量也逐步提高。國內原料藥產業因而更易獲得國際藥政機構認可,國際客戶對生產企業和產品的信任度也逐步提高,國內越來越多的原料藥生產車間和產品通過歐美藥政機構的注冊及認證,有利于國內原料藥產業的產品儲備和銷售市場的開拓。
(3)醫保制度的健全與完善為行業發展平添助力
醫保基金作為藥品消費的重要支付方式,支出的增加對于藥品的銷售額影響巨大,同樣會影響到行業的增速。醫保覆蓋面的擴大和資金投入不斷增加的同時也推動著醫藥行業的發展。1998年,我國已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疊加隨后開始實行覆蓋廣大農村人口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及覆蓋城鎮無業人口、低收入人群的城鎮居民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醫保覆蓋人群數量和范圍都有巨大的提升,為國內化藥原料藥產業發展增添了強有力支持。
2、不利因素
(1)化藥原料藥企業創新能力較弱
近年,我國化藥原料藥行業發展迅速,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化藥原料藥行業研發投入相對不足、研究成果轉化率相對較低、研究水平相對落后,限制了我國化藥原料藥行業創新能力,導致產業整體研發實力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致使包括化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在內的國內醫藥企業只能停留在產業鏈的低端,不僅企業利潤率較低,更是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產業升級的進程。
(2)國內環保要求趨嚴
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強,化藥原料藥行業越來越成為環保關注的焦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多部政策明確指出,要強化地方政府及其負責人的環保責任,加大對違法排污的處罰力度,提升地方政府及排污企業增加環保投資的積極性,同時要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征收環境保護稅。國內環保法規政策密集頒布,給化藥原料藥行業帶來一定的環保壓力。
(3)印度原料藥工業迅速崛起
在國際原料藥市場中,印度的競爭力正在不斷增強。印度由于其國內人力成本及環保成本十分低廉,加上印度政府長期一貫的支持政策及已形成的基礎規模,未來印度的原料藥產業將具備很強的實力。我國和印度在國際競爭力上雖然各有優勢,但是由于印度近些年技術水平有較大提高,全球銷售網絡覆蓋和產品推廣上領先于國內企業,因此印度對我國原料藥市場會構成一定威脅。
七、競爭格局
近年來,我國醫藥制造行業發展較快,但由于起步較晚,產業集中度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各醫藥制造企業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按企業業務規模進行劃分,可將國內化藥原料藥企業大致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企業通常憑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以及完善的銷售網絡和渠道,占據行業領先地位,具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如恒瑞醫藥、華海藥業、新華制藥等。第二梯隊企業可能在某些特定的產品領域或者地區市場具有一定的優勢,但相對于第一梯隊企業來說,市場份額和影響力較小,自身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也存在一定差距,如浙江醫藥、普洛藥業、海普瑞等。第三梯隊企業則通常指規模較小、市場份額較低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往往可能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需要積極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不斷尋找新的市場機會和發展方向,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八、發展趨勢
受國家政策、市場需求、技術創新和環保要求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化藥原料藥產業結構升級、綠色轉型、國際化程度提升等發展趨勢日益明顯。一方面,隨著國家對醫藥行業政策的不斷完善和監管的加強,化藥原料藥行業將面臨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壓力,企業需要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兼并重組等方式提高核心競爭力,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另一方面,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加嚴,化藥原料藥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引入先進的環保技術和設備,降低污染排放,提高環保水平,成為業務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推動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最后,隨著國內化藥原料藥企業在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的不斷提高,國產化藥原料藥產品出海進程日益加速,行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將日益提高,將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