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以及康復輔具產業的升級換代和技術進步,康復輔具市場需求不斷增長。2022年我國康復輔具市場規模為1210.98億元,同比增長7.65%。預計2023年我國康復輔具市場規模為1303.62億元,同比增長7.65%。
一、定義及分類
康復輔具亦稱康復輔具器具,是指對老年人、殘疾人、傷病人進行功能補償、功能代償以及改善適應環境能力的輔助器具、設備、儀器、技術和軟件。根據民政部修訂的《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目錄(2023年版)》,將康復輔具劃分為12個主類,包括矯形器和假肢、個人移動輔助器具、個人生活自理和防護輔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場所的家具和適配件、溝通和信息輔助器具、個人醫療輔助器具、技能訓練輔助器具、操作物品和器具的輔助器具、環境改善和評估的輔助器具、家務輔助器具、就業和職業訓練輔助器具、休閑娛樂輔助器具等,并在主類下設置101個次類、432個支類。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負責康復輔具行業的綜合監督管理,起草市場監督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有關規章、政策、標準,指導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等工作。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制定醫療器械研制、生產、經營、使用的行政監督和技術管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設醫療器械注冊管理司、醫療器械監管管理司及其直屬機構,主要的職能為負責醫療器械注冊和監督管理,負責組織制定、發布醫療器械標準、分類管理制度并監督實施,組織開展對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環節的監督檢查,組織開展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檢測和再評價、監督抽驗及安全風險評估,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處理措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醫療器械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是康復輔具廣告審查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器械廣告審查工作。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要負責組織實施康復輔具行業產業政策,研究擬訂中長期行業發展規劃與戰略,宏觀指導行業結構調整及實施行業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承擔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職責)負責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法律法規草案、政策、規劃,改革與發展戰略目標,依法制定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會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建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報機制和聯合處置機制等。
2、行業相關政策
近年來,國內康復輔具行業相關政策頻出。2023年12月,商務部等十二部門印發《關于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康復輔具器具適老化改造和信息化無障礙建設,組織引導康復輔具器具等生活服務企業進社區,為人們提供康復輔具器具租賃等服務,加速康復輔具數字化賦能,促進生活服務的便利化和普惠化,為需要康復輔具器具的人群提供更加方便和經濟的解決方案。
三、行業風險
1、政策變化風險
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調整,康復輔具企業可能面臨合規風險和法規遵從的挑戰。政策變化可能導致企業需要調整業務模式、產品注冊要求或者投入額外的成本來符合新的監管標準。且如果監管部門對現有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質量提出質疑,企業可能需要重新提交材料或進行額外的測試,以確保產品能夠繼續在市場上銷售。
2、技術創新風險
康復輔具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提高產品性能。然而,技術創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面臨技術難度、成本、資源等方面的挑戰。康復輔具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需要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突破,才能保持市場優勢。但是,技術創新并不一定能夠帶來商業成功,企業需要在市場中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以適應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
3、市場推廣風險
康復輔具的市場推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以確保有效的市場傳播和宣傳。這包括尋找合適的渠道和平臺來推廣產品,與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以及與專業人士進行合作和溝通。另外,康復輔具的市場推廣需要面對較為專業化的目標受眾。由于康復輔具的特殊性質,目標受眾主要是醫療機構、康復中心和專業醫護人員等。與普通消費品相比,這些專業受眾對產品的質量、臨床效果和科學依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通過科學研究、臨床試驗和專業論證等手段來證明產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發展歷程
康復輔具經歷了從自然草藥、按摩、運動和物理療法到工業化,再到智能化、數字化、個性化定制的發展過程。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康復需求的增加,康復輔具在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康復服務方面持續發展和創新。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我國康復輔具行業中,上游環節主要涉及原材料的供應。這些原材料包括電子電器類、結構件類、產品配件類和包裝材料等。這些原材料是康復輔具生產制造的基礎。中游環節則是康復輔具的生產制造過程。在這個環節中,生產商將原材料進行加工和組裝,制造出各種類型的康復輔具產品。下游環節主要包括綜合醫院、社區康復醫院、康復醫院、醫藥連鎖機構以及養老院等機構。這些機構是康復輔具的主要購買者和使用者。他們通過與上游和中游環節的合作,提供康復輔具給最終的終端用戶群體。終端用戶主要包括老年群體、殘疾群體、慢性病群體、產后康復群體以及術后患者群體等。他們需要康復輔具來改善生活質量、恢復功能或提供輔助治療。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河南翔宇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翔宇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從事康復福醫療器械行業的研發生產,并于2021年上市。公司產品包括上肢康復訓練器、踝關節訓練器、吞咽神經和肌肉電刺激儀、肘部功能訓練機、腰背功能訓練機等。2023年前三季度,翔宇醫療營業收入為5.42億元,同比增長51.99%;歸母凈利潤為1.79億元,同比增長92.83%。公司經營指標向好。2023年12月23日,公司發布“經顱磁輔助治療機器人”新品,實現人機共融,解決了經顱進行磁刺激治療時的眾多難題,開創AI導航系統新時代。公司不斷提升技術壁壘,強化市場占有率,持續擴大公司市場規模。
(2)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從事治療與康復產品、體外診斷產品及配套試劑的研發生產工作。其物理治療器械包括升級版空氣波壓力治療儀、臺式氣壓彈道沖擊波、立式氣壓彈道沖擊波以、便攜式電磁彈道沖擊波、沖擊波治療儀LC-580等產品。2023年普門科技營業收入為8.09億元,同比增長20.15%;研發投入金額為1.39億元,同比下降0.37%。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三部門公示了2017-2019年(前三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通過復核名單,普門科技作為2018年第二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企業,成功通過三部委復核,再次被認定為“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企業。這是對公司在治療與康復產品上科技創新能力的認可,促進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持續創造盈利增收點。
六、行業現狀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以及康復輔具產業的升級換代和技術進步,康復輔具市場需求不斷增長。2022年我國康復輔具市場規模為1210.98億元,同比增長7.65%。估計2023年我國康復輔具市場規模為1303.62億元,同比增長7.65%。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
康復輔具行業受到政府的關注和支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康復輔具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減免稅費、資金扶持、市場準入等。有了政府的支持,企業可以更加自信地開展業務,創新和發展,進一步提升整個行業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力。這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支持,降低了進入門檻和經營成本。
(2)進口替代需求上升
康復輔具產品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生產存在巨大的替代需求。進口產品可能受到國際貿易政策、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而國內生產可以減少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風險。此外,國內生產還能夠降低成本,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使消費者能夠以更合理的價格獲得所需的康復輔具產品。政府也鼓勵國內企業加大研發和生產力度,以減少對進口產品的依賴。這為國內企業提供了發展的機會,同時也降低了進口風險和成本壓力。
(3)市場需求旺盛
康復輔具行業受益于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患者增加的趨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康復輔具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市場規模龐大,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并且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康復和輔助產品的作用。人們對于康復輔具產品的認可度不斷提高,愿意購買和使用這些產品來改善生活質量。這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和銷售機會。
2、不利因素
(1)市場競爭激烈,人才短缺
康復輔具行業的品牌競爭非常激烈。一些知名品牌積累了較高的品牌認知度和市場份額,新進入者可能面臨品牌建設和市場滲透的挑戰。在沒有明確差異化優勢的情況下,企業難以與已有品牌競爭。且康復輔具行業需要專業的人才,如工程師、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等。然而,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和競爭激烈的情況,人才供應相對有限。這可能導致企業難以招聘到合適的人才,影響企業的研發和市場拓展能力。
(2)技術更新速度快,成本較高
康復輔具行業的技術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產品和技術不斷涌現。這對企業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需要不斷跟進和投入研發資金,以保持競爭力。對于小型企業來說,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因為他們很難與大型企業競爭。且康復輔具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康復輔具設備的生產和維護成本也相對較高。這可能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壓力。
(3)消費者觀念和偏好變化風險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康復輔具產品的需求和偏好也在發生變化。消費者可能更傾向于使用新型、更加方便、更舒適的產品,而放棄老舊的產品,這可能導致企業銷售額減少。如果企業無法及時了解和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可能會導致品牌形象受損。消費者對品牌的不滿意度或投訴等負面信息可能對企業聲譽造成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銷售量和市場份額。
八、競爭格局
目前,國內康復輔具生產企業主要包括翔宇醫療、偉思醫療、麥瀾德、普門科技、好博醫療等。2023年前三季度,翔宇醫療營業收入達5.42億元,同比增長51.99%;偉思醫療營業收入為3.32億元,同比增長53.19%;麥瀾德營業收入為2.98億元,同比下降2.64%;普門科技營業收入為8.09億元,同比增長20.15%。翔宇醫療和偉思醫療在康復輔具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強,而麥瀾德和普門科技也在市場中占有一定的份額。康復輔具市場競爭激烈,各家企業在不斷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保持競爭優勢。
九、發展趨勢
1、移動便攜化、輕量化
未來的康復輔具將注重移動便攜化、輕量化設計,方便用戶的同時減輕用戶的負擔。通過采用輕量化材料和結構優化,康復輔具可以變得更加輕便,并且易于攜帶和使用。例如,可折疊的助行器、便攜式康復訓練設備等將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這樣康復輔具可以更容易地放入背包、手提箱或者其他攜帶設備中。用戶就能夠隨時隨地使用康復輔具進行康復訓練,無論是在家中、辦公室還是旅途中。
2、智能化、集成化
未來的康復輔具將配備智能化控制系統,通過傳感器和算法的支持,實現對康復輔具的智能控制和調節。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來監測、調整和記錄康復過程中的數據和參數。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監測用戶的運動狀態,提供個性化的康復訓練方案,并根據用戶的進展自動調整康復計劃。未來的康復輔具也將趨向于多功能集成化設計,將不同的康復功能和輔助工具整合在一起。例如,一個智能康復手套可以集成手部運動訓練、物體抓取輔助、生物反饋等多種功能。這樣一來,用戶可以使用一款康復輔具滿足多種康復需求,減少康復過程中的設備數量和復雜性。
3、居家化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和國民康復理念增強,家庭康復輔具市場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在康復床位長期不足的情況下,居家康復輔具更是成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家用康復輔具可以更便捷地實現預防、診斷、保健、治療、康復等功能。面對市場需求,企業不斷加強研究和開發,推出更多適合家庭使用的康復輔具產品,并不斷提高患者和家庭對康復輔具的認識和使用意識,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