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中國有10個新農藥(即新有效成分)取得登記,涉及19個制劑產品。根據農藥用途,其中含殺蟲劑5個(產品9個),殺線蟲/殺菌劑1個(產品2個),殺菌劑4個(產品8個)。有8個母藥與制劑同時登記,占新農藥的80%(截至2023年12月20日)。從新農藥登記的種類看,新生物農藥占比是目前為止最多的一年,占新農藥品種數量的90%,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26.0%。其中除1個信息素,其余都是微生物農藥,說明微生物農藥的研發和生產步伐正在與日俱進,是中國農藥發展進程中的一亮點。
一、定義及分類
微生物農藥是一種利用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動物等)作為活性成分,用于控制農作物病蟲害、促進植物生長和提高農作物產量的農用化學品。這類農藥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對農作物病蟲害產生殺滅、防治、調節作用。微生物農藥的主要種類包括微生物殺蟲劑、微生物殺菌劑、微生物殺生劑、微生物調節劑等。
二、行業政策
1、國家層面相關政策
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強調推廣使用更加高效、更加安全的農藥,同時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監管要求的進一步提高,高毒、高風險的農藥不斷被淘汰,市場對高效、綠色、低毒、低殘留農藥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如《“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中指出,要推行綠色防控,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新型農藥,《“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加強綠色農藥研發,加大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的研發力度,這些政策為中國微生物農藥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2、地方層面相關政策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省市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推進生物農藥產業發展,如《湖北省2022-2025年農藥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大力發展生物農藥,逐步淘汰退出老舊農藥品種和劑型,不斷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及環保劑型的創新,加快湖北農藥產業轉型升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農業科技發展規劃》明確加大新型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微生物飼料、疫苗等綠色投入品研發和新制劑創制。
三、發展歷程
中國微生物農藥經歷了從起步到發展、暴發式增長、技術升級和創新,再到國際合作與市場拓展的演變過程。政府的政策支持、科研投入以及企業的積極參與都推動了中國微生物農藥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隨著環保和可持續農業理念的深入推進,微生物農藥在中國農業生產中的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
四、行業壁壘
中國微生物農藥行業發展面臨一些壁壘,這些壁壘可能對企業的進入、發展和競爭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些可能存在的壁壘包括技術、注冊審批、投資規模、供應鏈管理、技術服務和售后服務、市場認可及市場準入等。克服這些壁壘需要企業在技術研發、注冊申報、市場拓展等方面投入充分的資源,并建立起合理的戰略布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行業合作也有助于企業共同應對行業壁壘。
五、產業鏈
微生物農藥的上游原材料通常包括、微生物菌株、培養基、發酵設備、提取和制備設備、其他添加劑(如植物提取物、表面活性劑等),作為微生物農藥的核心成分,微生物菌株是上游環節的關鍵原材料,主要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等。
行業中游為微生物農藥的研發與生產,主要企業有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安道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等。行業下游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殺蟲劑、殺菌劑以及提高植株抗逆性的葉面肥都有應用,主要有阿維菌素、氨基寡糖素、菇類蛋白多糖、多抗霉素、井岡霉素、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寧南霉素、瀏陽霉素等。















六、行業現狀
隨著《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的實施,提高了登記門檻,對新化學農藥登記要求嚴格,生物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相對較低,不少企業轉向研制生物農藥,微生物農藥登記數量一直在平緩上升。在生物農藥中,微生物農藥是研究熱點之一。經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查詢,截至2016年底,中國已登記生物農藥有效成分107個,其中:微生物農藥有效成分42個;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登記生物農藥有效成分142個,其中:微生物農藥有效成分56個。據悉,2022年,農業農村部將批準登記5個新農藥有效成分(10個產品),全部為微生物農藥(解淀粉芽孢桿菌HT2003TK/WP、撕裂蠟孔菌GXMS1TK/SC、哈茨木霉菌DS-10TK/WP、芹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Kew1TK/SC、草地貪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Hub1TK/SC)。2023年中國有10個新農藥(即新有效成分)取得登記,涉及19個制劑產品。根據農藥用途,其中含殺蟲劑5個(產品9個),殺線蟲/殺菌劑1個(產品2個),殺菌劑4個(產品8個)。有8個母藥與制劑同時登記,占新農藥的80%(截至2023年12月20日)。從新農藥登記的種類看,新生物農藥占比是目前為止最多的一年,占新農藥品種數量的90%,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26.0%。其中除1個信息素,其余都是微生物農藥,說明微生物農藥的研發和生產步伐正在與日俱進,是中國農藥發展進程中的一亮點。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中國微生物農藥行業發展有利因素涵蓋了政策、市場需求、技術創新、多樣性、技術合作與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這些因素將對微生物農藥行業的增長、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也為中國微生物農藥行業提供了發展機遇。
2、不利因素
相比傳統的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具有一些優勢。隨著對可持續農業和綠色化學品需求的增加,微生物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行業迎來許多發展機遇,然而,微生物農藥的研發和應用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如技術難題、市場推廣、環境適應性、產品生命周期短、知識產權風險、國際市場競爭以及農藥法規的變化等。
八、競爭格局
1、主要競爭企業
中國微生物農藥行業競爭格局并不明顯,市場份額紛繁,龍頭企業已經形成明顯優勢。同時,由于生產技術、市場反應等各方面的影響,各品牌之間的差異化競爭不明顯,品牌知名度相對較低。目前,中國微生物農藥行業主要企業有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安道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等。
2、代表企業分析
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綠色農藥及其上下游一體的“三藥”中間體科研制造為主業的,以國際貿易、農資連鎖、農村云商為市場支撐的全球化、全產業鏈的農業生命科學高新技術上市公司。歷經33年的匠心奮斗,不僅發展成為擁有全球三大“世界領先、自主可控”的綠色農藥全產業鏈,現位居亞洲品牌500強、中國專利百強,形成了從“基礎原材料+中間體+原藥+制劑+國內外市場”的排他性核心競爭力優勢。近年來,紅太陽主要產品吡啶堿、百草枯、敵草快等占據全球50%以上市場份額,具有“技術先進、綠色循環、自主可控”等核心競爭優勢。2022年紅太陽農藥產量22.03萬噸,較2021年增長0.53萬噸;銷量19.5萬噸,較2021年增長0.76萬噸。
九、發展趨勢
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對新農藥創制引領作用凸顯。《農藥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研制、生產、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藥,推進農藥專業化使用,促進農藥產業升級。微生物農藥在農產品質量提升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種植和儲存過程中,常常會受到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侵害,導致農產品的質量下降和損失。通過使用微生物農藥,可以有效地防治農產品的病害侵染,延長農產品的保鮮期,減少損耗,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微生物農藥對環境和人體安全無毒害作用,不會殘留于農產品中,符合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需求。
盡管目前微生物農藥的使用比例還較低,但在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場需求增長等有利因素的影響下,預計微生物農藥產業會進一步發展。未來中國微生物農藥行業將朝著更為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在這個過程中都將發揮關鍵作用,微生物農藥在生物農藥中的應用與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