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2281
0
46
國家醫保局: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可用于家庭成員醫療費用支付
4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通過采取增強門診共濟保障功能、改進個人賬戶計入辦法、規范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加強監督管理、完善與門診共濟保障相適應的付費機制的主要措施,建立健全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在22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就有關情況進行了詳解。
2020年美年健康營業總收入為78.15億元,業績符合市場預期,疫情影響仍然存在[圖]
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2004年,是中國知名的專業健康體檢和醫療服務集團2017年已為2000萬人次提供專業健康服務,2018年將為超過3000萬人次提供專業健康服務。集團于2015年8月成功在A股上市(SZ:002044),分別于2016年、2017年收購“美兆”、“慈銘”,成為醫療和大健康板塊中市值和影響力杰出的上市公司。
國常會明確深化醫改重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持續推進網絡提速降費,更多惠企利民;確定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措施,拓寬個人賬戶資金使用范圍,減輕群眾醫療負擔。
AI+醫療 步態識別落地智慧醫療
3月11日,記者獲悉,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與銀河水滴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將步態識別技術與醫療檢測技術相結合,共同研發步態輔助診療系統及系列產品。
新型療法有望誕生!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特殊蛋白,可抑制機體過度炎癥反應
過度的炎癥,是多種疾病發生的突出特征,多發性硬化癥、關節炎和炎性腸病等都容易出現這樣的“過激”時刻。抑制這些過度炎癥反應,顯然對于控制病程非常關鍵。
多部門詳解《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
備受社會關注的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邁出重要步伐——近日,《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于日前公布,旨在保障醫保基金安全,促進基金有效使用。在國新辦2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圍繞《條例》相關問題進行了詳解。
《2021年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解讀
年度目標來源于國家發布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醫療質量控制指標、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范或行業診療指南等相關政策要求,是在基于對我國醫療質量安全情況客觀量化分析,充分考慮科學性、時效性、可操作性的基礎上,針對當前醫療質量安全領域突出或者共性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提出的。
《心血管系統疾病相關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1年版)》解讀
質控指標體系是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科學、規范的醫療質控指標體系對加強科學化、精細化醫療質量管理,促進醫療質量持續改進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委陸續制定印發了呼吸內科、產科、神經系統疾病、腎病、藥事管理、護理等專業質控指標,對促進相關專業的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2028年中國公立醫院醫療行業市場發展模式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2-2028年中國公立醫院醫療行業市場發展模式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公立醫院醫療改革創新模式及案例分析,中國公立醫院醫療改革信息化建設分析,中國公立醫院醫療改革發展總結及投資策略分析等內容。
國家醫保局:全國27省份開展門診費跨省直接結算試運行
國家醫療保障局1日發布消息稱,新增山西、內蒙古等15個省區作為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區、市)開展普通門診費用(不含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