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
153681
20000
1
計算機點評報告:NEURALINK公布腦機接口新進展 產品完成度迅速提升
8 月22 日,Neuralink 在官網上公布了第二例腦機接口手術的最新進展。受試者于7 月中旬接受了Neuralink 腦機接口手術,在手術第二天即可出院,截至目前恢復情況良好。患者在術后可以用CAD 軟件畫圖,以及玩第一人稱槍戰游戲。
腦機接口產業有望實現高級人機交互,迎來巨量市場增長
科技感滿滿的假肢不是裝飾,而是能握拳、抓取,甚至持筆寫字、握拍打球;僅靠“意念”就能驅動機械臂拿取東西,甚至操作電腦輸入信息;穿戴式的設備記錄腦電波的波動,將大腦的運轉情況以數值形式反饋……眾多科幻電影般的情景正在現實中上演,腦機接口這一未來產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科學家利用超高密度腦電記錄系統實現單個手指運動精準解碼
腦機接口(BCI)技術能讓用戶在不移動身體的情況下操作外部設備。基于腦電圖(EEG)的BCI系統具有時間分辨率高、使用方便和便攜等優點。然而,有關高空間分辨率EEG對解碼精確肢體運動(如手指運動)的研究仍然較少。韓國科學技術院等合作通過超高密度腦電記錄系統實現單個手指運動精準解碼。
中美科學家合作在依托新型導電聚合物研發柔性可拉伸高密度微陣列電極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柔性可拉伸的電極在可穿戴設備中記錄肌肉電活動、腦機接口獲取腦或神經界面信號等方面均具有廣泛的應用。
科學家構建新型腦機接口讓完全閉鎖綜合征患者實現語言交流
閉鎖綜合征的特點是失去自主肌肉控制,導致四肢癱瘓和失音的同時保留正常認知,該綜合征通常與腦干中風相關,但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晚期患者,病情惡化至全部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時,也會進入“完全閉鎖狀態”,無法與外界交流。
我國科學家腦機接口研究成果獲得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授予的獎項
近日,天津大學神經工程團隊在國際神經工程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上發表題為“Enhance decoding of pre-movement EEG patterns for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的研究論文,被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IOP Publishing)授予“CHINA TOP cited paper award 2021”。該獎項由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發布,旨在表彰研究人員發表的最具影響力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