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V
153379
30000
1
2023年中國BIPV行業發展環境(PEST)分析: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圖]
BIPV技術是將太陽能發電(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 現代化社會中,人們對舒適的建筑環境的追求越來越高,導致建筑采暖和空調的能耗日益增長。BIPV和地面光伏電站相比,在保溫、防火、采光等方面約束較多,加之其主要應用在單棟建筑上,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導致資本投資積極性普遍不高,投資動力主要來自綠色低碳需求。
2022年中國BIPV產業鏈分析:上游供給增加,行業發展迅速[圖]
近年來,我國太陽能光伏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使用于邊遠農村的帶蓄電池的獨立發電系統,發展為適用各類建筑使用的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電池組件也從單一的發電功能,發展為與建筑構件功能相結合。太陽能光伏技術正從示范工程應用逐步向工程化規模應用發展。
2021年中國BIPV市場動態及前景分析:政策密集出臺,市場或迎爆發[圖]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我國主要光電建筑產品生產企業BIPV總裝機容量約709兆瓦,總安裝面積為377.4萬平方米,約占全球BIPV市場七成。近年來,特斯拉、隆基股份、東方日升、中信博等紛紛推出BIPV產品,推動了BIPV技術進步及產業升級。
2021年重點企業(隆基股份、東方日升、中信博)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行業布局分析 [圖]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測算,我國目前既有建筑面積約800億平方米,同時目前市場上每年新增近一億平米的采光瓦屋頂面積,一旦走向規模化應用,BIPV將是一個近萬億的市場。
2021年光伏建筑一體化產業鏈全景分析: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將推動BIPV快速發展[圖]
光伏建筑一體化(即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種將太陽能發電(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雙碳“政策來臨后,中國產業格局正在迎來劇烈變革,而建筑光伏有助于建筑減排。BIPV強調光伏組件的建材與建筑渾然一體,在觀賞性、安全性、環保方面都有一定優勢,是未來發展方向。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利好背景下,2021年國內外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政策盤點
“光伏建筑一體化”在發達國家發展較早,歐美等發達國家相繼提出節能建筑發展目標。美國提出2030 年達到凈零能耗。日本提出2030 年建筑節能路線圖。英國提出2019 年公共建筑達到零碳,德國提出2020 年新建建筑達到近零能耗;丹麥提出2020 年后居住建筑全年冷熱需求降至20kWh/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