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0年中國醫藥數字化營銷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增加,2019年中國醫藥數字化營銷市場規模15.7億元,比上年增加2.8億元,同比增長21.71%,預計2021年中國醫藥數字化營銷市場規模將會突破25億元。
2017-2021年中國醫藥數字化營銷行業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衛健委數據,2016-2019年中國中醫類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從9.6億增長至11.6億,年復合增速達6.5%。2020年受疫情影響短暫下滑。預計2021年將恢復增長趨勢。
2016-2020年中國中醫類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
資料來源:衛健委、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統計局數據,中藥產業工業營收自2015年7867億下降至2019年6520億,年復合增速4.6%。2020年新藥典法實行,中藥生產監管趨嚴, 2021年,中成藥被納入帶量采購目錄,未來中成藥生產在市場集中度提升的同時也將迎來短時間的增長壓力。
2016-2020年中國中藥工業營業收入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9年全國信息化建設現狀調查收集的2219家醫院數據, 94.32%的中醫醫院專門設立了信息化部門,以中醫電子病歷為核心的業務,應用系統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相關信息化系統建設率較高(但與綜合醫院相比,中醫院信息化水平仍有較大差距),而中醫特色信息系統建設不足,中醫體質辨識輔助診療臨床研究分析及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等建設率僅在10%左右。
2019年中醫醫院業務應用系統信息化建設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5月,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政府網發布《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 2020年) 》,文件中特別提到,運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開發智能化中醫健康服務產品。這份我國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未來五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也是該領域首個國家級發展規劃。 中醫產業在2015-2016年間迎來了一次融資高峰。
2014-2020年中醫投融資事件數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中醫數字化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隨著我國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中醫企業也逐漸向數字化轉型。同時,由于資本的趨利性和行業敏感性,投資機構在這一領域尚未顯得活躍。2020年中醫企業投資事件多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從融資角度看,國
內數字化中醫企業大多數還處于成長階段,競爭激烈,淘汰風險大,只有少數企業能夠進入到B輪及以后。超過90%的項目融資輪次處在B輪以前。
數字化中醫企業最新融資輪次占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醫藥產業園區主要集中在2015年之后成立,這也與彼時的政策環境有關。2015是中醫藥發展史的重要節點。2015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政府網發布《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自此之后,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意圖明顯,中醫藥利好政策出現"井噴"之勢,從戰略頂層設計,到法律保駕護航,再到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一系列為"振興中醫藥事業"的政策陸續面世。
2010-2020年中醫藥產業園區成立數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年中國中醫醫生省域分布中, 北京、廣東、河北、山東、四川、河南、山西7個省級區域占比為54.84%,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互聯網醫療利用技術連接優質醫療資源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醫療需求,我國互聯網醫療在過去二十年得到了快速發展,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借助其便利性、及時性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消費者的青睞,互聯網+中醫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線上問診、中藥材代煎送藥上門、互聯網中醫慢病管理等領域為患者提供服務。
2020年中國中醫醫生省域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中醫藥產業信息分會、智研咨詢整理


2022-2028年中國中醫數字化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2-2028年中國中醫數字化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九章,包含2017-2021年中醫數字化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中醫數字化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2-2028年中國中醫數字化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