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制造產業鏈
云制造是先進制造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貫穿于產品、制造、服務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及制造系統集成。從產業鏈來看,云制造可劃分為物理資源層、虛擬資源層、核心服務層、應用接口層、應用層等五個層面。
云制造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慧云制造是一種基于泛在網絡,人機融合的智慧制造新模式和新手段。智慧云制造系統是實施“工業云”的一種智造模式和手段。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新的制造業經濟發展模式:以用戶為中心,以“產品+服務”為主導,制造全生命周期、全系統隨時隨地按需構建與運行個性化、柔性化的智慧制造模式;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種新的制造業技術手段,具備服務化、協同化特征的制造資源和能力智慧化技術手段。
智慧云制造服務內容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云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制造業(Manufacturing同比增長industry)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利用某種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制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
制造業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制造業在世界發達國家(developed同比增長countries)的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份額。2020年中國制造業產業增加值高達265943.6億元;2021年上半年中國制造業產業增加值高達148523.2億元,2021年全年有望達到30萬億元。
2015-2021年上半年中國制造業產業增加值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我國制造業長期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資源分布不均、孤島化閑置化現象嚴重,制造資源存量規模沒有發揮應有效能。如今,中國制造不僅實現了數量擴張,而且在質量上也有了顯著提升。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中國制造所涵載的產品、技術、裝備、品牌、結構與效益得到優化或升級,不斷向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高質量發展的態勢逐步顯現。同時,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以生產導向為主的發展模式逐漸演變為以用戶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制造業開始由大規模生產模式向面向用戶的個性化服務模式轉變。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云制造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云制造已經在國內外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力。近年來,在政府和產業的雙重驅動下,云制造產業呈高速發展發展,對制造業的產業發展和分工格局帶來深刻影響。2018年全球云制造市場規模為387.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2019年全球云制造市場規模為473.9億美元,同比增長22.4%;2020年年全球云制造市場規模大約為569.2億美元,同比增長20.1%;預計2021年全球云制造市場規模為674.5億美元,同比增長18.5%。
2015-2021年全球云制造市場規模及增長
資料來源:Einpresswire、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技術的逐漸完善,應用產業的不斷拓展,中國云制造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8年中國云制造產業市場規模達到933.8億元,同比增長30.4%;2019年中國云制造產業市場規模達1208.4億元,同比增長27.9%;2020年中國云制造產業市場規模約1496.5億元,同比增長26.5%;預計2021年中國云制造產業市場規模約1875.6元,同比增長25.7%。
2015-2021年中國云制造產業市場規模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智能制造系統創新研究院、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我國政府和企業業務創新、流程重構、管理變革的不斷深化,同時伴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需求的提升和云信任度的不斷加強,我國云制造加速發展,滲透率逐漸提升,預計2021年我國云制造行業滲透率達到15.3%,較2015年增長11個百分點。
2015-2021年中國云制造行業滲透率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創業邦、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華北云制造產業占23.1%,位居中國第一;第二是華東,云制造產業占21.7%;其次是華南,占20.2%,主要是華北、華東、華南區域集中了中國最主要的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消費品、制造業等行業用戶,華中、西南、西北、東北的占比分別為12.6%、9.1%、7.9%、5.4%。
2019年中國云制造產業區域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智研咨詢整理
三、發展趨勢及建議
云制造是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等技術運用于工業制造領域并進一步向流通、消費等領域拓展的產物。作為一種新的生產模式,云制造的出現不僅能夠實現資源跨地區、跨空間的大規模配置,滿足各種制造任務需求;其專業化的平臺還可以幫助制造資源的匹配和檢索。云制造為制造業信息化提供了一種嶄新的理念與模式,未來云制造將向著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發展云制造可以促進智能制造業實現以下五個轉變:由技術跟隨戰略向自主開發戰略轉變再向技術超越戰略轉變,由傳統制造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轉變,由粗放型制造向質量效益型制造轉變,由資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由生產型制造向生產+服務型制造轉變。
云制造發展趨勢及發展云制造促進智能制造業實現以下五個轉變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云應用開始融入到制造企業的日常業務中,從管理信息化到研發信息化再到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云制造要想完全實現,還需要云計算、物聯網、語義Web、高性能計算、嵌入式系統等各種技術的支持,以應對制造資源云端化、制造云管理引擎、云制造應用協同、云制造可視化與用戶界面等等一系列復雜關鍵技術的挑戰。
云制造發展面臨的挑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云制造的技術逐漸成熟,企業上云的趨勢也日益明朗,圍繞云制造的產業鏈合作及發展云生態已經成為行業重要趨勢。未來,云計算無處不在,不知不覺地“滲透”到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的各個方面。但是云制造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問題。我國云制造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企業間協同存在技術壁壘,其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對于云制造的研究和實踐工作的開展,需要“政、產、學、研”等多方聯合與共同努力。云制造是一個戰略性的系統工程。它的發展將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漸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要看到云制造帶來的嶄新的商業模式和完善的管理運行技術,更要看到未來發展將面臨的生產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并在挑戰中摸索前進,加快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邁入“云制造”時代的進程。
云制造未來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云制造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云制造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中國云制造細分服務平臺發展分析,2020-2024年云制造環境下傳統制造業運營管理變革,中國云制造行業發展前景展望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