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是海的平均高度。指在某一時刻假設沒有潮汐、波浪、海涌或其他擾動因素引起的海面波動,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
一、沿海海平面變化
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2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202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3毫米,比2019年略高,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
2015-202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智研咨詢整理
2020 年,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較常年分別高86毫米、60毫米、79毫米和 68毫米,渤海沿海海平面偏高最明顯。與2019年相比,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略有上升,其中渤海和黃海沿海海平面均上升12毫米,東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均下降9毫米。
2016-2020年中國各海區沿海海平面變化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班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海洋工程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1980-2020年,渤海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6毫米/年;黃海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2毫米/年;東海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南海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5毫米/年。
2019-2020年中國各海區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智研咨詢整理
浙江沿海海平面偏高明顯,較常年分別高88毫米、98毫米、85毫米和88毫米;江蘇和廣東沿海次之,海平面較常年分別高74毫米和71毫米;福建和廣西沿海海平面較常年分別高58毫米和51毫米。
2018-2020年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沿海海平面相對常年變化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智研咨詢整理
二、海平面與氣候變化
全球海平面上升主要由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增溫膨脹、陸地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等因素造成。全球平均海平面加速上升,1993-2020 年上升速率為3.3毫米/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5-2020年全球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智研咨詢整理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中國沿海海溫和氣溫升高,氣壓降低,海平面上升。1980-2020年,中國沿海海溫和氣溫均呈上升趨勢,上升速率分別為0.27℃/10年和0.39℃/10年;氣壓呈下降趨勢,下降速率為0.14百帕/10年。
2015-2020年中國沿海海溫/氣溫/氣壓速率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沿海海溫較常年高0.9℃,與2019年基本持平,處于1980年以來最高位;氣溫較常年高0.8℃,較2019年低0.1℃,與2017年和2007年并列為1980年以來第二暖年;氣壓較常年高0.3百帕,比2019年高0.4百帕;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3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
2015-2020年中國沿海海溫/氣溫/氣壓變化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智研咨詢整理
三、海平面上升應對策略
海平面不斷上升造成低地淹沒、生態系統變遷、沿海現有防護能力降低,加劇風暴潮、濱海洪澇和咸潮入侵,導致岸線不斷后退、沿海淡水資源短缺,對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為有效應對海平面上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國海平面上升發展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