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群發展核心
1、人口
從各城市規模來看,重慶常住人口3205萬,北京成功突破至2189萬人口,人口穩步增長;成都人口提升至2094萬;鄭州成為河南省唯一千萬人口城市,總人口達到了1260萬人;另外廣州、深圳人口分別達到1868萬人和1756萬人,西安、鄭州、杭州、東莞、長沙、青島均成功突破1000萬人口。
2020年全國各城市常住人口數
資料來源:各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深圳、廣州人口吸引力保持領先,成為2010-2020年間全國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深圳十年人口增加714萬人,廣州增加598萬人;隨著城市價值不斷提升和區域規劃利好逐步兌現,佛山、東莞的人口吸引力亦在不斷增強,人口增加230萬和225萬人。
2010-2020年全國常住人口增量
資料來源:各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各城市中,北京、南京、上海、鄭州、深圳每10萬人大專及以上人數最高,人口受教育程度較高,其中,北京每10萬人大專及以上人數41980人,居全國首位;南京依托于較多的高校資源,每10萬人中大專及以上人數達到35229人,超過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位列第二。
重點城市每10萬人口中擁有的大學(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數
資料來源:各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2、產業經濟
2020年,無錫人均GDP達16.6萬元,超北京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克拉瑪依);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人均GDP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人均GDP分別是16.5萬元、15.6萬元、13.4萬元、15.8萬元;杭州、蘇州、常州等其他東部城市人均GDP均達到13萬以上。
2020年全國重點城市人均GDP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3、交通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持續高速發展。截至2020年末,全國城軌交通開通城市45座,較上年增加5座;城市交通運營線路244條,較上年增加36條。
2015-2020年全國城軌交通開通城市及運營線路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截至2020年末,全國城軌交通新增運營線路里程1234公里,較上年增加259公里,同比增長26.56%;“十四五”期間,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仍將在“新基建”政策的推動下繼續快速發展。
2015-2020年全國城軌交通新增運營里程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4、房地產市場
2020年,全國首批供應土地面積約5464萬平方米,占供地面積的33%,整體供應規模較為均衡,其中,杭州、蘇州、北京首批集中供地規模較大,占比均超過去年供地量的50%;青島、廈門、深圳、重慶首批集中供地較小,占比均為去年供地量的20%左右。
2020年全國部分城市首批集中供地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與周邊房價對比來看,廈門、重慶、無錫等城市住宅用地地價房價比相對較高。在2021年首批集中供地成交的地塊中,廈門、重慶地價房價比相對較高,0.7≤地價房價比≤1的地塊占比達60%,無錫占比近一半。
部分“兩集中”城市首批成交地塊地價房價比占比(宗數)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房地產開發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二、城市群房地產發展規模
全國五大城市群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也是房地產開發投資的重點區域。2020年,中國五大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成渝以11%的土地,聚集了全國42%的人口,實現GDP達54.8萬億元,占全國GDP總額的54%。
2020年全國五大城市群城市數量及面積
資料來源:各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經濟方面,2020年長三角城市群的GDP規模最突出,達21.2萬億元,顯著高于其他城市群,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成渝城市群GDP規模6.8萬億元,同比增速4.0%;長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經濟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020年全國五大城市群GDP及增速
資料來源:各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人口方面,長三角城市群人口數量最多, 常住人口規模1.75億人,長江中游、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緊隨其后,常住人口數量均超1億人;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人均效益領先,人均GDP均超過11萬元。
2020年全國五大城市群常住人口及人均/地均GDP
資料來源:各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五大城市群在聚集人口和資源的同時,也為房地產開發投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2020年,長三角城市群房地產開發投資額30500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27538平方米,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2%、16%;成渝、長江中游城市群商品房銷售面積均達到1.8億平方米。
2020年全國五大城市群房地產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