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農林牧漁產業競爭現狀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指以貨幣表現的農、林、牧、漁業全部產品的總量,它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業生產總規模和總成果。農業總產值的計算方法通常是按農林牧漁業產品及其副產品的產量分別乘以各自單位產品價格求得;少數生產周期較長,當年沒有產品或產品產量不易統計的,則采用間接方法匡算其產值;然后將四業產品產值相加即為農業總產值。
2011-2020年中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指數呈波動下降趨勢,2020年中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指數為103.4%,較2011年減少1個百分點。
2011-2020年中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指數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在國內總產值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穩定快速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2011-2020年中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呈直線增長趨勢,至2020年底,中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78萬億元,較2011年增長5.9萬億元。
2011-2020年中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份額越來越大,農業總產值是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農、林、牧、漁業全部產品的總量。反映農業生產總規模和總成果。2011-2020年中國農業總產值呈逐年增長趨勢,2020年中國農業總產值71748.23億元,同比增長8.60%。
2011-2020年中國農業總產值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1-2020年中國林業產業穩中有進、穩中向好,2011年中國林業總產值3092.44億元;2020年中國林業總產值5961.58億元,較2011年增長2869.14億元。
2011-2020年中國林業總產值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畜牧養殖業簡稱牧業,是指牲畜飼養業。中國是世界畜牧業生產大國,我國畜牧業產品平均生產價格指數持續增長,推動中國牧業總產值的增長。2019年中國牧業總產值33064.3億元,同比增長15.22%;2020年中國牧業總產值實現歷史新高,達到40266.67億元,同比增長21.78%。
2011-2020年中國牧業總產值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漁業的悠久歷史可追溯到原始人類的早期發展階段。那時人類以采集植物和漁獵為生,魚、貝等水產品是賴以生存的重要食物。隨著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和發展,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比重逐漸降低,但在江河湖泊流域和沿海地區,漁業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始終占有程度不等的重要地位。
為進一步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漁業現代化水平,構建漁業發展新格局,我國實施新一輪漁業發展支持政策。相關支持政策對漁業上市公司是重大利好,漁業補貼政策將使得漁業龍頭企業獲益。2011-2020年中國漁業總產值穩健增長,2020年中國漁業總產值12775.86億元,同比增長1.62%。
2011-2020年中國漁業總產值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7月,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于實施漁業發展支持政策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了“十四五”期間繼續實施漁業發展相關支持政策。提出漁業發展補助資金主要支持納入國家規劃的重點項目以及促進漁業安全生產等設施設備更新改造等方面,包括支持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支持建設現代漁業裝備設施、支持建設漁業基礎公共設施、支持漁業綠色循環發展、支持漁業資源調查養護和國際履約能力提升等五個方面;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主要支持地方政府統籌推動本地區漁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新一輪漁業發展支持政策,有助于優化漁業產業結構,實現漁業轉型升級,對漁業上市公司而言是個重大利好。
二、農林牧漁業企業
2013年以來,中國農林牧漁業企業數量呈高速發展態勢,2020年中國中國農林牧漁業企業871家,較2013年增加29692家;截止2021年7月13日,中國農林牧漁業企業27669家。
2013-2021年中國農林牧漁業企業數量
(注統計時間為截止2021年7月13日,包括企業名稱、經營范圍為農林牧漁的在業/存續企業)
資料來源:企查查、智研咨詢整理
從各省市來看,2021年中國農林牧漁業企業數量TOP10省市排名第一的是山東省,農林牧漁業企業數量12746家;四川省排名第二,農林牧漁業企業數量6734家;江蘇省排名第三,農林牧漁業企業數量5592家。湖南省、廣東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建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浙江省等七省擠進全國前十。
2021年中國農林牧漁業企業數量TOP10省市
(注統計時間為截止2021年7月13日,包括企業名稱、經營范圍為農林牧漁的在業/存續企業)
資料來源:企查查、智研咨詢整理
截至2020年12月30日收盤,中國農林牧漁行業上市企業市值排行榜上共29家企業超100億元,5家企業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其中金龍魚位列農林牧漁行,市值達到5691.59億元,排名第一,遙遙領先其余企業;牧原股份市值為2858.47億元,排名第二;溫氏股份市值1154.87億元,排名第三,海大集團、新希望、正邦科技、安琪酵母、大北龍、圣農發展、北大荒市值排名擠進全國前十。
2020年中國農林牧漁行業上市企業總市值排行榜(截至2020.12.30)排名
序號 | 證券代碼 | 證券名稱 | 市值(億元) | 所屬省市 |
1 | 300999.SZ | 金龍魚 | 5691.59 | 上海 |
2 | 002714.SZ | 牧原股份 | 2858.47 | 河南 |
3 | 300498.SZ | 溫氏股份 | 1154.87 | 廣東 |
4 | 002311.SZ | 海大集團 | 1091.75 | 廣東 |
5 | 000876.SZ | 新希望 | 1002.39 | 四川 |
6 | 002157.SZ | 正邦科技 | 424.15 | 江西 |
7 | 600298.SH | 安琪酵母 | 419.46 | 湖北 |
8 | 002385.SZ | 大北農 | 403.17 | 北京 |
9 | 002299.SZ | 圣農發展 | 334.92 | 福建 |
10 | 600598.SH | 北大荒 | 329.40 | 黑龍江 |
11 | 000998.SZ | 隆平高科 | 251.54 | 湖南 |
12 | 600201.SH | 生物股份 | 235.16 | 內蒙古 |
13 | 600737.SH | 中糧糖業 | 207.47 | 新疆 |
14 | 601118.SH | 海南椽校 | 203.27 | 海南 |
15 | 688526.SH | 科前生物 | 194.28 | 湖北 |
16 | 002041.SZ | 登海種業 | 193.07 | 山東 |
17 | 002124.SZ | 天邦股份 | 191.14 | 浙江 |
18 | 601952.SH | 蘇墾農發 | 190.16 | 江蘇 |
19 | 000930.SZ | 中糧科技 | 154.67 | 安徽 |
20 | 600873.SH | 梅花生物 | 144.46 | 西藏 |
21 | 300087.SZ | 荃銀高科 | 127.85 | 安徽 |
22 | 600195.SH | 中牧股份 | 124.92 | 北京 |
23 | 300761.SZ | 立華股份 | 124.60 | 江蘇 |
24 | 002100.SZ | 天康生物 | 114.50 | 新疆 |
25 | 002891.SZ | 中寵股份 | 110.59 | 山東 |
26 | 002458.SZ | 益生股份 | 110.00 | 山東 |
27 | 603609.SH | 禾豐牧業 | 107.88 | 遼寧 |
28 | 300829.SZ | 金丹科技 | 103.72 | 河南 |
29 | 000735.SZ | 羅牛山 | 102.48 | 海南 |
30 | 300138.SZ | 晨光生物 | 98.84 | 河北 |
31 | 000048.SZ | 京基智農 | 92.21 | 廣東 |
32 | 603363.SH | 傲農生物 | 83.04 | 福建 |
33 | 603718.SH | 海利生物 | 81.08 | 上海 |
34 | 002567.SZ | 唐人神 | 77.54 | 湖南 |
35 | 000713.SZ | 豐樂種業 | 76.80 | 安徽 |
36 | 300119.SZ | 瑞普生物 | 74.31 | 天津 |
37 | 600108.SH | 亞盛集團 | 72.43 | 甘肅 |
38 | 600127.SH | 金健米業 | 72.01 | 湖南 |
39 | 300313.SZ | 天山生物 | 68.67 | 新疆 |
40 | 605198.SH | 德利股份 | 67.31 | 山東 |
41 | 603566.SH | 普萊柯 | 67.29 | 河南 |
42 | 002746.SZ | 仙壇股份 | 65.97 | 山東 |
43 | 688098.SH | 申聯生物 | 65.63 | 上海 |
44 | 002982.SZ | 湘佳股份 | 65.36 | 湖南 |
45 | 600313.SH | 農發種業 | 65.04 | 北京 |
46 | 300189.SZ | 神農科技 | 64.00 | 海南 |
47 | 000505.SZ | 京糧控股 | 60.25 | 海南 |
48 | 200505.SZ | 京糧B | 60.25 | 海南 |
49 | 600251.SH | 冠農股份 | 57.84 | 新疆 |
50 | 300511.SZ | 雪榕生物 | 57.11 | 上海 |
51 | 002548.SZ | 金新農 | 54.59 | 廣東 |
52 | 000592.SZ | 平潭發展 | 53.51 | 福建 |
53 | 002852.SZ | 道道全 | 52.83 | 湖南 |
54 | 600975.SH | 新五豐 | 52.21 | 湖南 |
55 | 300673.SZ | 佩蒂股份 | 50.95 | 浙江 |
56 | 300094.SZ | 國聯水產 | 48.28 | 廣東 |
57 | 002234.SZ | 民和股份 | 45.70 | 山東 |
58 | 600371.SH | 萬向德農 | 45.41 | 黑龍江 |
59 | 300021.SZ | 大禹節水 | 44.09 | 甘肅 |
60 | 300871.SZ | 回盛生物 | 43.47 | 湖北 |
61 | 002772.SZ | 眾興菌業 | 41.55 | 甘肅 |
62 | 600467.SH | 好當家 | 40.76 | 山東 |
63 | 002286.SZ | 保齡寶 | 40.25 | 山東 |
64 | 000798.SZ | 中水漁業 | 38.46 | 北京 |
65 | 603336.SH | 宏輝果蔬 | 35.32 | 廣東 |
66 | 603739.SH | 蔚藍生物 | 34.49 | 山東 |
67 | 002688.SZ | 金河生物 | 34.24 | 內蒙古 |
68 | 600359.SH | 新農開發 | 33.57 | 新疆 |
69 | 600191.SH | 華資實業 | 30.94 | 內蒙古 |
70 | 002069.SZ | 獐子島 | 28.16 | 遼寧 |
71 | 300106.SZ | 西部牧業 | 28.09 | 新疆 |
72 | 002679.SZ | 福建金森 | 27.91 | 福建 |
73 | 600257.SH | 大湖股份 | 26.90 | 湖南 |
74 | 603668.SH | 天馬科技 | 26.26 | 福建 |
75 | 600540.SH | 新賽股份 | 25.90 | 新疆 |
76 | 600962.SH | 國投中魯 | 25.12 | 北京 |
77 | 600097.SH | 開創國際 | 25.01 | 上海 |
78 | 000911.SZ | 南寧糖業 | 24.82 | 廣西 |
79 | 600265.SH | ST景谷 | 24.45 | 云南 |
80 | 600354.SH | *ST敦種 | 22.96 | 甘肅 |
81 | 300175.SZ | 朗源股份 | 21.19 | 山東 |
82 | 002696.SZ | 百洋股份 | 21.03 | 廣西 |
83 | 002321.SZ | 華英農業 | 20.52 | 河南 |
84 | 002868.SZ | 綠康生化 | 19.55 | 福建 |
85 | 300268.SZ | 佳沃股份 | 19.34 | 湖南 |
86 | 000972.SZ | ST中基 | 17.51 | 新疆 |
87 | 600506.SH | 香梨股份 | 15.33 | 新疆 |
88 | 000702.SZ | 正虹科技 | 14.98 | 湖南 |
89 | 002086.SZ | *ST東洋 | 13.69 | 山東 |
90 | 600275.SH | ST昌魚 | 12.52 | 湖北 |
91 | 200992.SZ | 中魯B | 7.11 | 山東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推進農林牧漁結合發展的有效策略分析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自改革開放至今,我國農業依靠科技創新、機械化進程加速取得了發展上的重大突破。隨之而來的便是農業發展對環境的污染、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嚴重阻礙。在推進農林牧漁結合發展過程中存在匱乏農林牧漁之間的結合要素、農林牧漁結合發展的協同性差、農林牧漁結合發展的融合度低等問題。
推進農林牧漁結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序號 | 問題 | 具體分析 |
1 | 匱乏農林牧漁之間的結合要素 | 在推進農林牧漁協同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很多農戶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未形成整體意識,多將目光局限于單一行業中;另一方面農林牧漁勞動強度偏大,并且對成本的要求相對較高,有的種植戶不愿再向飼養業發展。此外,存在一定的資金限制——信貸機構優先為發展具有一定規模、市場前景較好的企業放貸,對前景發展不確定的小微企業審核嚴格、借貸門檻較高。 |
2 | 農林牧漁結合發展的協同性差 | 難以形成農林牧漁的結合,最主要的還是難以找到利益結合點。信息化發展提高了區域農戶的組織化程度,使傳統的種植、飼養工作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但農民對市場的了解、分析、把控能力有限,還處于被動地位。市場是逐利的,不同角色對農業發展的決策也具有教的差異性。大中企業為了提升自身影響力,會在農副產品品質、食品安全性等層面設立較高標準,小微農戶、企業便會因質量不達標被拒之門外。 |
3 | 農林牧漁結合發展的融合度低 | 農林牧漁結合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農戶理念上的轉變尚未完全形成,且其具有一定的技術、經營門檻。只有具備科學理念、先進技術,能夠找準產業結合點,才是促進產業結合的黏合劑。其中,種植業利潤水平相對偏低,且需應對自然與市場的雙重考驗,資本的態度一般比較審慎;受限于農戶的自身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先進技術推廣的速度。此外,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雖然種養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但受困于交通網絡的不完善、物流條件欠缺,難以實現與市場的及時對接。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一直以來,我國農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各類養殖廢棄物的隨意丟棄與排放、亂砍亂伐、過度施肥用藥等問題,其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一大阻礙,也嚴重破壞了民眾的生活環境。找準行業結合中的利益結合點,不僅有助于推進農林牧漁的協調發展,提升對資源的循環再利用,也將顯著提高農民的收入,走出一條抗風險能力強、產出高效、節能環保、產品安全、生態友好的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
推進農林牧漁一體化發展的有效策略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農林牧漁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農林牧漁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農林牧漁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分析,農林牧漁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