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處于家庭關系、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及社會關系之中,一切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都同人口發展過程相關。
近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雖然有所下降,但2020年仍有1200萬新出生人口;其次美國新出生人口數量360萬人;其余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韓國新出生人口數量分別是84.8萬人、75.5萬人、73.5萬人、64萬人、27.6萬人。
2020年全球各國新出生人口數量
資料來源:各國政府統計部門、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規模190.6百萬,老齡人口占比13.5%,較2010年上升4.6個百分點;其次美國65歲及以上人口規模53.2百萬,老齡人口占比16.2%;日本65歲及以上人口規模35.4百萬,老齡人口占比28%。
全球各國65歲及以上人口規模及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班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人口老齡化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從總體規模上看,我國總人口保持了低速增長的趨勢。2020年,全國總人口1412百萬人,較2010年六普的1340百萬人增加了72百萬人;我國總人口年均增速為0.53%,較2010年0.57%的年均增速下降了0.04個百分點。
1953-2020年中國總人口及人口年均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全國人口中15-64歲人口占比68.6%,較2010年下降了6.0個百分點;0-14歲人口占比18%,較2010年增長1.4個百分點;65歲以上人口占比13.5%,較2010年增長4.6個百分點;未來隨著第二波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逐步步入老年時期,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將進一步下降,對宏觀經濟帶來多方面影響。
1953-2020年中國各年齡段人口數量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全國城鎮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比重達到15.8%,農村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比重達到23.8%,農村地區較城鎮地區高約8個百分點。中國人口遷移的主要動力是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由于城市工作機會更多,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吸納了大規模來自農村的勞動口,年輕人進城就業是整體趨勢。
2000-2020年中國城鎮、農村60歲以上人口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人口遷移和流動也更為活躍。2020年我國共有流動人口376百萬人,較2010年增加70.14%。其中,2.5億人為從鄉村到城鎮的流動,較2010年增長1.1億人,在總流動人口中占比達66.2%。
1990-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大學(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15.5%,較2010年提升6.6個百分點;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15.1%,較2010年提升1.1個百分點;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34.5%,較2010年下降4.3個百分點;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24.8%,較2010年下降2.0個百分點。
2010-2020年各教育程度人口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全國35-44歲人口數量196百萬,預測2030年人口數量達到224百萬;55-64歲人口數量175百萬,預測2030年人口數量達到232百萬;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172百萬,預測2030年人口數量達到247百萬。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將帶來消費結構的改變,嬰幼兒消費、銀發經濟這一老一小市場空間廣闊。
2020-2030年中國各年齡段人口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UNWPP、智研咨詢整理



